蔬菜基地
蒲灣人沿山居住。古時山下系海塗,清時在海塗上先後築起茶灣塘、大茶灣塘、小茶灣塘和墩頭塘,耕地面積不斷擴展,從此向南分里塘畈、中塘畈、外塘畈,民國時期土地面積800餘畝。1955年時,有水稻田736畝,山地392畝,平均每人土地1.5畝。1958年始,為滿足沈家門鎮上居民吃菜,部分水稻田改種蔬菜。至1964年有蔬菜田180餘畝,大隊成立蔬菜專業隊。1980年起從無錫引進茭白,崇明引進大白菜,寧波引進蘑菇等蔬菜品種。後又不斷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最多時達380畝,成為沈家門鎮的主要蔬菜供應基地。從1958年起每年向城鎮提供蔬菜數百噸至數千噸,豐富了沈家門居民的蔬菜供應。
村為扶持蔬菜生產的發展,1980~1992年間,從企業收入中用於補貼菜農,改善蔬菜基礎設施的資金達52萬多元。1985年,全村尚有蔬菜種植面積220畝。後由於沈家門街區建設的發展,329國道建設等土地徵用,耕地逐年減少,至1992年尚存蔬菜地85畝。1992年,全村農業總收入為10萬元,從事蔬菜生產的勞力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
工業經濟
蒲灣人世代以農為生。1976年,全村人均收入不到200元;600多個勞動力整年困在300畝的耕地上。80年代初期,他們緊緊抓住改革開放的有利時機,發揮富餘勞力優勢,發展村辦企業,從此出現了新轉機。1980年,村里拍賣兩艘破舊運輸船,從寧波換回5輛舊三輪機動車,成立運輸隊,在漁港公路上跑運輸,一年獲淨利2萬元,還培養了5名汽車駕駛員。第二年,增添3輛大卡車。1981年,用40萬元資金,在村南的漁港邊建成400噸級的貨運碼頭。幾年來,運輸裝卸隊不僅收回當年的投資,還年獲利20多萬元。1983年又辦起食品飲料廠,開發出獼猴桃飲料、椰子汁、汽水、港式麵包、各式冰棍、立體生肖蛋糕等10多種飲料食品,年創利近10萬元。1984年建的紙箱廠,1991年又投資150萬元,引進單面機瓦楞生產流水線,最佳化結構,完善設施,被省商檢局、省包裝公司聯合定為全省唯一定點生產出口商品紙箱的村辦企業。1989年辦起彩印廠。1992年建立普陀南海實業公司、中外合資全立拆車有限公司。企業產值年年增加:1985年產值255萬元,1988年405萬元,1990年493萬元,1992年826萬元。企業利潤1992年達到百萬元,與1985年比增加5倍多。勞均收入從1979年的500元增至1992年的4000元。集體固定資產從1979年23萬元增至1992年的1000萬元。村級經濟既無外債,又不用銀行貸款,走向良性循環,自我完善,不斷發展的道路。村民生活隨著村辦企業的發展有很大改善,1979年前住的是低矮平屋,如今戶戶都蓋起2~3層高的樓房,水電、衛生等設施齊全,彩電、冰櫃、洗衣機、收錄機等高檔電器進入每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