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蒙陰縣修志始於明萬曆十九年(1591),由知縣杜洽修,現僅存其序言及有關藝文。現存最早的《蒙陰縣誌》為清康熙十一年(1672)本,由知縣屈逸乘主修,現缺卷一。另有康熙二十四年(1685)本,由知縣劉德芳主修,是蒙陰縣保存最完好的一部舊志。宣統三年(1911)本,由知縣沈黻清主修,陳尚仁等編纂,現缺卷三(1999年8月,蒙陰縣史志辦公室將清代三部縣誌整理,由中華書局出版,書名為《蒙陰縣清志彙編》)。民國20年(1931),由黃星垣、趙家琛編纂成縣誌一部,時未印刷,手抄本現存縣檔案局。 新編《蒙陰縣誌》始於1982年4月,蒐集資料1000餘萬字。五易篇目,三易其稿,歷時十載。新志除大事記、建置、人物、藝文部分編章節上溯較遠外,上限一般起於1911年,下限除領導人更迭至1990年外,其餘均為1987年。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記、附錄、編後記外,全書共設31編,依次為:行政區域、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林業、水利、工業、鄉鎮企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糧食、財政·稅收、金融、工商行政管理、物價·計量、計畫·審計、政黨、社會團體、政權·政協、司法、民政、人事·勞動、軍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民情風俗、人物、藝文。
內容信息
蒙陰縣位於山東東南部,沂蒙山區腹地,西漢初置縣,因在蒙山之陰而得名。後隸屬雖多有變化, 縣名沿用至今。 今縣城為元代所建。1987年底,全縣共有5鎮、10鄉, 564個行政村、1583個自然村。全縣面積1601.6平方千米,整個地形南北高,中間低,由北西向東南傾斜。擁有山東省第二大水庫--岸堤水庫,最大庫容量為7.82億立方米。人口為47.20萬人,其中99%為漢族,另有回族、滿族、朝鮮族、蒙古族、白族、苗族6個少數民族。礦產資源已查明的有23種,其中有金屬礦鐵、鈦鐵、銅、鉛、金、鉬、汞、稀土8種;非金屬礦金剛石、水晶、石灰石、粘土、脈石英、石英砂岩、石棉等15種。 金剛石分布常馬、高都、蒙陰和坡里4個鄉鎮,為全國著名的金剛石之鄉。1983年11月,重119.01克拉的金剛石顆粒被發現,命名為“蒙山一號”,這是全國已知的四顆大粒金剛寶石之一。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甘薯為主。經濟作物有花生、棉花、菸草等。1987年,全縣工業產值達到21272.52萬元,工業產值第一次超過農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6.8%。“鄉鎮企業”作為一編進行了系統記述。全縣鄉鎮企業發展到13790餘個,從業人員52200餘人,總產值達13541.9萬元。 1987年, 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86元。職工年人均工資1243元。全縣全年社會總產值達56124萬元,國民收入24777萬元。 蒙陰縣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有聞名世界的盤足龍化石(現存瑞典);有呂家莊、南芙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已發現的鴕鳥蛋化石、犀牛角化石、蚌化石和三葉蟲化石受到考古界的重視。蒙陰縣歷代人才輩出,東漢劉洪是中國古代的曆法奠基人,是中華珠算的巨擘。蒙陰是中華珠算的故鄉。 蒙陰縣屬沂蒙山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山東分局、八路軍-一五師和山東縱隊領導人郭洪濤、 徐向前、黎玉、張經武等率部隊及中共的領導機關轉戰蒙陰險峰奇崮間。解放戰爭時,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孟良崮戰役全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師,擊斃國民黨中將師長張靈甫。位於蒙陰縣的孟良崮戰役遺址、孟良崮烈士陵園已成為全國聞名的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場所。支前模範“沂蒙六姐妹”是蒙陰縣煙莊人。在歷次革命戰爭中,蒙陰有1319位英雄兒女犧牲,同時有3510位烈士長眠在蒙陰縣這塊土地上。
新編《蒙陰縣誌》在藝文、附錄中收錄了大量的革命回憶錄及有關詩文,其中有陳毅的《臨沂蒙陰道中》、遲浩田的孟良崮大捷四十周年紀念感懷《偉哉孟良崮》、葉飛回憶孟良崮戰役的文章《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等。 蒙陰文物名勝遍及全縣,旅遊資源豐富。境內蒙山為山東第二高峰。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登東山而小魯”的感嘆(東山即蒙山)。歷史上許多帝王將相、文化名人慕名蒞蒙遊覽吟詠,他們中有孔子、老子、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張養浩、蕭穎士、洪?和康熙、乾隆皇帝。康熙南巡三次駐蹕蒙陰,並留下了《蒙陰曉雪》等詩篇。乾隆曾兩次駐蹕蒙陰,寫有《望蒙山雪色》的詩篇。位於坦埠鎮駐地的中山寺群山環抱,古木成林,唐代白居易、宋代蘇軾來瀏覽賦詩。宋真宗為該寺御製詩碑立於響石上。縣境的東北部,山巒密集,郁崛奇瑰,地貌學上稱“方山”,俗稱崮。沂蒙七十二名崮,蒙陰縣占有三十六崮。
新編《蒙陰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