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團簡介
蒙特婁交響樂團是加拿大的一個老資格的樂團,它創建於本世紀早期的1934 年,是加拿大三大著名交響樂團中的一個。這個樂團是一個有著光榮歷史的樂團,因此它的歷任指揮也都是世界指揮史上的顯赫人物,尤其是在樂團發展的中期,先後由義大利著名指揮家馬克維奇和印度著名指揮家梅塔擔任了該團的音樂指導和常任指揮,不但使這個樂團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還使得它在世界上的地位變得更加顯要。但當梅塔於1963 年辭職轉而擔任美國洛杉磯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以後,該團便一直沒有找到一位合適的指揮來接替梅塔的位置。這樣一來,樂團的各種業務狀況就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然而迪圖瓦從1978 年上任以後,便通過他那天才的能力和卓越的技藝,使蒙特婁交響樂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至一躍而成為當今世界一流的著名交響樂團。樂團由1934年創建,1935年1月14日首次演出。首位藝術指導是蒙特婁的音樂家維爾福雷德•帕勒蒂。1940年比利時指揮家德福接任,在他的帶領下,樂隊水平逐步提升,諸多音樂大師,包括布魯諾•瓦爾特,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倫納德•伯恩斯坦等,都曾來訪指揮。1961年到1967年,祖賓•梅塔執掌樂隊,在這期間樂隊到歐洲進行了巡迴演出,這是第一支加拿大樂隊訪問歐洲。1977年到2002年瑞士指揮家查爾斯•迪圖瓦擔任藝術總監,樂隊真正成為一支世界級的交響樂團。2006年起,長野健擔任樂團的藝術指導。
蒙特婁交響樂團和德卡,EMI,菲利普等合作共錄製了88張唱片。 1996和1999年兩次獲得葛萊美獎。
發展
蒙特婁交響樂團(Orchetre Symphonique de Montreal)
直到19世紀末,許多人都在致力於在蒙特婁建立一個永久性的管弦樂團,其中最有成果的是來自比利時的小提琴家約瑟夫•古萊,他成功地將此前那些短命的樂團散落在各地的樂師組合在一起。這個首次以蒙特婁交響樂團的名稱出現的樂團,從1897年開始的十餘年間,每年都要舉辦4到5場音樂會。
本世紀20年代末,隨著有聲電影的出現,過去一些以在電影院的樂池和雜耍場演奏背景音樂為職業的樂師忽然發現他們已經面臨失業的威脅,特別是在經濟大蕭條的環境下,他們的生計都發生了嚴重的危機。這時,麥克吉爾大學的音樂系主任道格拉斯•克拉克將他們組織成一個固定的樂團,定名為蒙特婁管弦樂團,從1930年開始舉行音樂會演出。克克最初野心勃勃胸懷遠大,給樂團定下了很高的標準和要求,然而現實與他的構想相去甚遠,樂團第一年演出25場,次年減少到20場,到了第三年只能演出18場。他們的音樂會都是在星期天的下午進行,演出的曲目足以和當時的美國樂團相媲美。克拉克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是沃恩•威廉斯和霍爾斯特的學生,也是一位熱心而專注的音樂家,在樂團存在的11年裡他一直拒絕接受任何薪俸,並且向樂團捐獻了大量樂譜。在他領導期間,樂團向蒙特婁民眾所介紹的作品中有許多是現今標準的音樂會曲目。他請來了許多名家與樂團合作,其中包括埃奈斯庫、霍爾斯特和庫貝利克等人。
1934年,樂團的董事會在音樂會曲目的選擇上與克拉克發生了分歧,最後以阿塔納斯•大衛為代表的一部分法裔樂師從樂團中分裂出來,另立山頭組織了以“交響音樂會”為名的新的系列演出,其曲目自然而然地以法國作品為主。一時之間,兩個交響樂團在蒙特婁形成了競爭之勢。由於缺少整體上有效的指導和管理,“交響音樂會”的演出曲目顯示出非常不平衡的趨向,而它責任重大的指揮之職又大都是由當地才華一般的人物擔當,這給樂團初期的發展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音樂會的創建者之一維爾弗里德•佩爾捷是一名水準不俗的本地指揮,但是他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工作使他根本無法顧及這裡的樂團,只有到了多年之後,他才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這裡,使這個樂團的演奏水準立即有了明顯的提高。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克拉克領導的蒙特婁管弦樂團不久後便解體了,“交響音樂會”遂成為蒙特婁唯一的交響樂演出活動。
在40年代,比利時人德西雷•德福擔任了指揮。隨著這座城市中的兩大語言群體之間的鴻溝日趨彌合,兩種文化也逐漸融合,不再是水火不容、各不相讓了。此時樂團的演奏曲目也佐證了這種融合的趨勢,兩大流派的傑作都在音樂會上有所體現。1954年,這個樂團被重新命名為蒙特婁交響樂團,喚起了人們對這個已經消失多年的名字的記憶。在德福奠下穩固的基礎之後,蒙特婁交響樂團開始迎來一流的指揮大師。克倫佩勒於1950年到1953年期間任職於此,但是在蒙特婁機場的一次意外事故差一點兒斷送了他的藝術生涯,他幾乎一直是在輪椅上指揮樂團而完成了在這座城市的任期。隨後是伊戈爾•馬爾科維奇。1961年是年輕的印度人梅塔大出風頭的一年,他不僅作為最年輕的指揮分別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舉行了音樂會,而且還在蒙特婁臨時替代不能登台的奧曼迪,在洛杉基替代萊納,因此他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蒙特婁交響樂團和洛杉基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
在70年代中期,蒙特婁交響樂團的演出季已經擴大到46個星期,其中分為兩大系列,4場大型的合唱音樂會,在一座大型的露天體育場舉行的通俗音樂會,以及專門為年輕人開辦、同時用英語和法語解說的具有教育作用的音樂會。1977年以後,夏爾•迪圖瓦成為樂團的首席指揮,從此樂團也進入了它的成熟期。出生於瑞士的迪圖瓦在1964年曾經因為出色地演繹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而引起卡拉揚的關注,並於次年受邀赴維也納音樂節指揮,隨後便頻繁地出現於世界各大樂團的指揮台上。在蒙特婁,迪圖瓦從不過分限制樂團的曲目範圍,從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到現代主義都毫無例外,對待威爾第和梅西安一視同仁。正是由於他的這種態度,蒙特婁交響樂團在這個以法語文化為主體的都市裡居然能夠表現出多元化的傾向,這不能不令人感到驚訝。當然,迪圖瓦演出最多的還是他最拿手的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他對於這位現代音樂開山鼻祖的作品中那種銳利的節奏感和強烈的色彩對比都有著極強的把握能力,因而也被廣泛稱作“斯特拉文斯基專家”。不可忽視的是,在迪圖瓦時代,蒙特婁交響樂團仍舊是法國學派交響樂曲目最突出的演奏團體之一,其強大的傳統優勢並沒有在新的條件下消失殆盡
樂團成員
指揮家:查爾斯·迪圖瓦夏爾·迪圖瓦於1936 年出生在瑞士的洛桑,早年曾在瑞士的洛桑音樂學院和日內瓦音樂學院中學習小提琴、中提琴、樂器法和指揮,後來他又先後赴義大利和美國留學深造。迪圖瓦早年是以樂隊中的小提琴手的身分來開始其音樂生涯的,雖然如此,他卻始終時指揮藝術抱有著更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尋找著各種各樣的機會來從事指揮藝術。在1959 年,他終於有幸成為老一輩著名指揮大師查爾斯·明希的學生·這個難得的學習機遇對他日後所從事的指揮事業來說,的確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迪圖瓦從1959 年開始到1963 年,一直擔任著合唱指揮,這期間他曾指揮了洛桑大學合唱團和洛桑巴赫合唱團等團體,同時他也見習指揮了一些業餘性質的管弦樂團,這些看似平常的經歷雖並不突出,但卻給了他成為真正的指揮家所必須的鍛鍊機會,使他在指揮技巧和經驗方面都獲得了很大的提高。 1964 年,瑞士的伯爾尼交響樂團首次將他聘為副指揮,從而使他首次成為專業交響樂團中的職業指揮家,三年後,即1976 年,他便由於成績出色而被該團提升為首席指揮了。迪圖瓦在擔任瑞士伯爾尼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時,就已經走出了自己的國門,開始步人到世界指揮舞台上了,當時他主要是在歐洲各國廣泛地開展活動,其最重要的對象便是老牌的倫敦皇家愛樂樂團,迪圖瓦與這個英國很有影響的樂團曾有過一段非常和諧的合作經歷。
迪圖瓦從20 世紀60 年代開始走向世界以後,其作為國際指揮家的藝術形象便被完好地樹立起來了,在這段時間裡,他曾多次到歐洲、北美、南美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逐步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 1978 年,加拿大的蒙特婁交響樂團宣布,將迪圖瓦聘為該團的新任音樂指導與常任指揮,從此,這位在歐洲出生的指揮家便在北美洲的加拿大紮下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