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傳統體育

蒙古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蒙古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蒙古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蒙古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蒙古族概況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青海、甘肅、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區,其餘散居於寧夏、河北、四川、雲南、北京等地。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蒙古族人口為5813947人。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文字是13世紀初用回鶻文字母創製的,後經多次改進,現已規範。蒙古族語言文字是內蒙古自治區法定的語言文字之一,在教育、文化、新聞、圖書出版、衛生等社會領域得到了廣泛套用。

蒙古族歷史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生息在祖國北方遼闊的大草原上。據史籍記載,蒙古族始源於大約公元7世紀的唐朝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南岸)的一個部落,以“蒙兀室韋”之名初見於《舊唐書》。公元840年回鶻汗國崩潰後,這個部落的大部分人向西遷移,逐漸同突厥語族的居民相融合,當時有90個部落分布在東起合刺溫山(今興安嶺),西到阿勒台山(今阿爾泰山),南達陰山,北抵菊海(今貝加爾湖)以及謙河(今葉尼塞河上游)和也兒的石河(今額爾齊斯河)上游一帶。他們都是後來蒙古族的主要組成部分。公元12世紀,蒙古社會中充滿了新興貴族追逐政治、經濟的權力之爭,原來部落林立的蒙古社會,只剩下蒙古、塔塔爾、克烈、蔑兒乞、乃蠻五大對抗集團。蒙古部落的首領鐵木真力量逐漸壯大,連續擊敗了其他部落,統一了蒙古。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了大聚會,被推戴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國。從此,“蒙古”也就由原來的一個部落的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

在我國行政建制上,1947年5月1日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民族自治地方——這就是內蒙古自治區,此外還有三個自治州和八個自治縣。其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方式。

蒙古族傳統體育

長期的遊牧生活和草原環境,形成了蒙古民族特色的傳統體育活動。尤其是在傳統的那達慕大會上,更成為許多傳統體育活動的大展示。在蒙古族的體育活動中,代表性的傳統項目主要有射箭、摔跤、布木格、賽馬、馬術、套馬、賽駱駝、打布魯、沙塔拉(蒙古象棋)和鹿棋等 。

代表性體育項目

射 箭

射箭,是生活在北方草原地區蒙古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具有悠久的歷史。

史載,十三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落後,曾大力發展和推廣射箭活動,騎射之風聞名於世。而他的軍隊中,每個戰士都配備有射箭用的弓和箭筒。成吉思汗的軍師木華黎,就是一個著名的射箭能手。據《元史·列傳》就記載了木華黎的事跡,說他“猿臂善射,挽弓二百強。”

歷史上,蒙古族射箭比賽使用的多是牛角弓、皮筋弦、木製箭和鐵鏈等,每次射的距離只有15米、20米。箭靶是五種不同顏色塗成的“氈片靶”。靶的中心是活的,箭射著中心後就會掉下來。還有一種比賽是不設箭靶,從幾十米處遠射堆在地面上的目標。該目標是堆砌起來的,呈塔形,箭射中並全部倒塌,為優勝。

定居在新疆的蒙古族中也盛行射箭比賽。比賽用的弓箭是土弓箭,其中弓長二米三,弓寬四厘米,兩頭尖扁圓形,為白色木製品;箭桿長1米左右,桿粗一指,木製;箭頭象小孩拳頭那樣大,長五厘米,木製;箭靶有三排羽毛,為牛筋等皮條繞起來的拳頭大小的圓球。比賽距離有10米、20米和30米。

一般來說,蒙古族射箭主要分靜射和騎射兩種。

靜射比賽時,參加比賽的射手身穿彩袍,腳蹬馬靴。裁判員一聲令下,眾射手盤弓搭箭,一齊射向靶心。凡是射中的,靶心自行脫落。每人射4箭,分3輪射完,以中靶次數多少評定勝負。比賽完畢後,觀眾給予熱烈喝彩。最後由大會主持者一一發給獎品。

騎射比賽,是蒙古族傳統射法。這種射法早在遼金元時期已經很興盛了。每逢重大節日,多舉行各種騎射活動。遼有“射免”活動,金有射柳之戲,元以騎射立國,以弓失為作戰的重要武器。歷代騎射技藝的發展,為後來騎射比賽的完善奠定了基礎。當代蒙古族的騎射比賽,分為大、中、小型。其中大型的騎射比賽,參加者多達百餘人;中型的約20~30人;小型的也有10~20人。比賽共設3個靶位,靶位與靶位之間相距25米。三個靶都各掛一個約1尺見方的彩色布袋,每個布袋裡邊裝的都是棉花。第一、二靶位在射手的左側,第三靶位在射手的右側。比賽規則規定1馬3箭,即每人每輪射3支箭,共射9支箭。不分男女老少,凡參加比賽的人都要自備馬匹弓箭,弓箭的式樣、弓箭的拉力、箭的重量和長度等不限。比賽時背上弓,把3支箭插在背後箭袋裡,騎馬到騎馬線。裁判員發令後,開始起跑,同時取弓抽箭,搭箭發射。每輪跑完全程沒射完3箭者,被認為最不光彩。

當代,古老的弓箭已經逐漸由鋼弓、塑膠弓、尼龍弦、金屬箭所代替,蒙古族射箭技藝也將會隨著時代的發展更加走向完善。

馬 術

作為草原民族,馬與蒙古族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除了賽馬,人們以馬作為平台而進行的各種技巧活動,也成為蒙古族的一項民族體育項目,這就是馬術。

蒙古族民間流行的馬術運動,形式多樣。人們在馬上進行的不同形式的技巧表演,多是技藝驚險,緊張激烈,引人入勝。這些技巧形式若按項目來分,主要包括馬上技巧、乘馬斬劈、乘馬射箭、超越障礙、賽馬、馴馬和馬球等。

為了推廣蒙古族的馬術活動,早在1951年,內蒙古自治區就建立了馬術隊,有計畫地培訓骨幹,制定規劃,舉辦競賽,以提高騎術。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們在各個項目上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除了能在馬上做各種平衡、支撐、倒立、空翻、轉體、飛身上馬等動作外,還能在賓士的馬背上疊羅漢和進行雙槓表演。其動作高難,優美精彩,深受觀眾喜愛。尤其是隨著近年來旅遊事業的發展,馬術表演成為當地旅遊活動項目之一。

內蒙古馬術隊還積極參加全國比賽,不斷獲得好的成績。自1958年首次參加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大會開始,歷屆民運會上都能見到蒙古族馬術隊的身影,其精湛技藝博得觀眾稱讚。近幾年,蒙古族的馬術運動更加彭勃發展,那達慕、全區運動會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均有馬術項目表演。為了與國際奧委會奧運會競技項目相適應,培訓相關人才,還增加了國際奧林匹克場地障礙和現代五項的馬術訓練。這對推動蒙古族以至全國馬術運動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套 馬

套馬,原為蒙古族民眾草原放牧生活中的一項內容,在後來的發展中,人們將其運用到體育娛樂中,形成為一項民族特色濃郁的傳統體育項目。

蒙古族的套馬活動,一般是在喜慶節日中表演或比賽,主要為兩種形式。

第一種為揮桿套馬。比賽中,青年騎手數人為一組,雲集草原,各持一長約3米的竹竿。竹竿頂扎一繩環,環的大小以能套住馬頭為宜。先讓一烈馬疾奔,套馬手們縱馬飛馳,緊追不捨,到適當距離時即迅速揮桿將馬套住。以先套住馬頭,拉住烈馬者為勝。

第二種是繩索套馬。這一種形式原為放牧時約束馬匹的一種手段,而作為一類比賽項目,首先要選一烈性難馴之馬,先令其疾馳,參賽的成群騎手,手持打有活結的繩索,騎馬緊追,到一定距離,拋出繩索套馬,以先套準並能束住烈馬者為勝。

賽駱駝

賽駱駝,是蒙古族在遊牧生活中形成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除了馬,駱駝也是蒙古族聚居地常見的一種被人馴服的牲畜。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盟、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錫林郭勒盟,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蒙古族聚居區,駱駝是經常見道德,而當地男女老幼也都習乘駱駝。

駱駝的特點,是耐饑渴、耐寒暑、能負重,並善於在戈壁沙漠行走,因而有著“沙漠之舟”的美稱。尤其是在以牧駝為主的牧區,牧民尊駱駝為萬牲之王。歷史上,駱駝在蒙古民族的經濟、軍事上建立過卓越的功勳。

與馬相比,駱駝的體軀龐大魁梧,行走穩健,耐力強,人乘騎可日行80公里。但由於生長環境和馴養情況的差異,駱駝的習性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來說,普通用作馱運貨物的駱駝,行動緩慢而又十分頑固執拗,倘若它生氣或不悅,便會就地躺倒,這一類是不能勝任比賽的。因此,凡參加賽跑的駱駝必須通過挑選,以身軀高大、勻稱,四肢修長者為佳。然後還要經過嚴格的訓養,方能上陣角逐。

經過多年的發展,結合現代體育比賽方法,牧民們對賽駱駝項目進行了規範。如增加了快速跑圈賽,這樣可以增強比賽的氣氛。此外,還新增加了團體比賽和接力比賽項目,使它更富有趣味性。擁有多達19萬峰駱駝的“駱駝之鄉”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早在1985年就專門修建了跑道為2000米的橢圓形賽駝場,使得場地駱駝速度賽可以達到1000米、2000米和3000米的不同形式,比賽規則基本同於賽馬規則。每當賽駱駝比賽時,場上總是歌聲、樂器聲、歡呼聲響成一片。尤其是老人們,特悶展開潔白的哈達,捧著斟滿奶酒的銀碗為獲勝的選手敬酒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