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名
![蒂米什瓦拉](/img/8/854/wZwpmL0EDNwEzNwkzMzA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M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羅馬尼亞西部城市,巴納特地區的歷史首都,現蒂米什縣縣城,市區面積129.2平方公里,人口336089人(2006年)。濱貝加運河。 附近地區的考古發掘表明,在新石器時代和羅馬時代就有人居住。當地最早於1212年被載錄在案,稱為羅馬兵營泰梅什(Temesiensis)堡,14世紀泰米什瓦拉成為沼澤地中部的一個要塞。13世紀時該鎮遭韃靼人劫掠。後要塞重建,曾一度是匈牙利查理一世(1309年~1342年)的駐蹕之地。1552年土耳其人占據該鎮。1716年被奧地利人奪取。1718年簽訂《帕薩羅維茨條約》後,人們稱該城和該地區為泰梅什堡的巴納特(Banat of Temesvar),歸維也納統治,並有非馬札爾人來此定居,大多為士瓦本日耳曼人。1848年該城抵抗匈牙利革命派的圍攻,歷時107天。1919年塞爾維亞占領之,根據《特里阿農條約》 1920年劃歸羅馬尼亞。
1989年12月15日~17日,蒂米什瓦拉爆發反政府的示威遊行,點燃了革命之火。由於共產黨領導人齊奧塞斯庫殘酷地鎮壓示威遊行,致使軍隊投向起義的一方,數日後,齊奧塞斯庫被推翻。 除前南斯拉夫外,是東歐劇變中唯一以流血形式完成的政變。因此,蒂米什瓦拉亦被稱為羅馬尼亞89革命的搖籃。
蒂米什瓦拉是一個文化中心。設有數所高等教育機構,包括蒂米什瓦拉大學(1948年建校)。還設有國家劇院、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愛樂交響樂團和圖書館。沿貝加運河有幾座公園,運河流經市中心,可通航。主要建築物有宏偉的天主教堂(建於1736年~1773年)、塞爾維亞大教堂(建於1748年,1791年修復)和設在一座修復的14世紀王宮裡的地區博物館。
蒂米什瓦拉也是一個商業中心,有發達的工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製造業生產電動機、電器設備、紡織品、農業機械和農具、化學製品、塑膠製品、靴鞋及食品。人口317651(2002年)。
其人口以羅馬尼亞人為主,但是也有相當數量的馬扎爾人、德國人、塞爾維亞人,以及一些巴納特保加利亞人、義大利人、希臘人、猶太人和吉普賽人。該城長期受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深受奧地利文化影響, 市中心建築頗具維也納風情。
蒂米什瓦拉是著名的教育和工業中心,以醫藥、機械和電子產品著名。它是第一個使用電燈作為街道照明的歐洲城市(1884年),傳說市區內跨貝加河的橋樑是居斯塔夫·艾菲爾的傑作。
城市球隊
球隊資料
名字:蒂米什瓦拉
英文名:Politehnica Timisoara AEK FCU
國語譯名:蒂米什瓦拉足球俱樂部
球場:丹·帕爾蒂尼桑球場
所屬國家:羅馬尼亞
聯賽級別:羅馬尼亞足球甲級聯賽
球隊陣容
球衣號 | 球員 | 英文名 | 位置 | 生日 | 國籍 | 身高(cm) | 體重(kg) |
1 | 科布利斯 | Andrei Coblis | 門將 | 1989-10-27 | 羅馬尼亞 | 202 | |
3 | 克雷西 | Jiri Krejci | 後衛 | 1986-03-22 | 捷克 | 190 | 74 |
4 | 盧欽 | Srdjan Luchin | 後衛 | 1986-03-04 | 羅馬尼亞 | 184 | 75 |
5 | 阿萊夏 | Dan Alexa | 右前衛 | 1979-10-28 | 羅馬尼亞 | 186 | 77 |
6 | 伊格尼亞傑維奇 | Nikola Ignjatijevic | 左後衛 | 1983-12-12 | 塞爾維亞 | 175 | 70 |
7 | 庫爾蒂安 | Alexandru Curtean | 前衛 | 1987-03-27 | 羅馬尼亞 | 182 | 75 |
8 | 塞普西 | Laszlo Sepsi | 後衛 | 1986-06-07 | 羅馬尼亞 | 179 | 74 |
9 | 阿申特 | Mircea Axente | 前鋒 | 1987-03-14 | 羅馬尼亞 | 186 | 75 |
10 | 塔梅什 | Iulian Tames | 中前衛 | 1978-12-06 | 羅馬尼亞 | 172 | 68 |
11 | 格耶 | Mansour Gueye | 前鋒 | 1985-12-30 | 塞內加爾 | 182 | 76 |
13 | 斯庫塔魯 | Cristian Scutaru | 後衛 | 1987-04-13 | 羅馬尼亞 | 185 | 82 |
15 | 扎格里安 | Andrei Zagrean | 前鋒 | 1986-10-16 | 羅馬尼亞 | 191 | |
17 | 馬格拉 | Lukas Magera | 前鋒 | 1982-01-17 | 捷克 | 193 | 84 |
18 | 波博維奇 | Alexandru Popovici | 前鋒 | 1977-04-09 | 摩爾多瓦 | 184 | 71 |
19 | 尼科利奇 | Stefan Nikolic | 前鋒 | 1990-05-18 | 黑山 | 193 | |
20 | 埃爾德 | Helder | 後衛 | 1988-04-13 | 巴西 | 175 | 70 |
21 | 戈加 | Dorin Goga | 前衛 | 1984-07-02 | 羅馬尼亞 | 182 | 71 |
22 | 馬泰 | Ionut Matei | 前鋒 | 1984-07-02 | 羅馬尼亞 | 176 | 70 |
24 | 吉奧內亞 | Sorin Ghionea | 中後衛 | 1979-05-11 | 羅馬尼亞 | 187 | 82 |
25 | 布爾卡 | Ovidiu Burca | 中後衛 | 1980-03-16 | 羅馬尼亞 | 185 | 75 |
27 | 齊庫 | Ianis Zicu | 前鋒 | 1983-10-23 | 羅馬尼亞 | 177 | 68 |
28 | 西索夫斯基 | Marian Cisovsky | 前衛 | 1979-11-02 | 斯洛伐克 | 183 | 73 |
29 | 潘蒂利蒙 | Costel Pantilimon | 門將 | 1987-02-01 | 羅馬尼亞 | 203 | 100 |
30 | 羅查 | Rafael Rocha | 後衛 | 1989-03-14 | 巴西 | 174 | |
31 | 帕帕拉杜 | Adrian Poparadu | 前衛 | 1987-10-13 | 羅馬尼亞 | 171 | |
55 | 鮑爾切努 | Alexandru Bourceanu | 前衛 | 1985-04-24 | 羅馬尼亞 | 177 | 75 |
87 | 里基茨 | Tosaint Ricketts | 前鋒 | 1987-08-06 | 加拿大 | 183 | 77 |
99 | 塔沃爾達 | Pedro Taborda | 門將 | 1978-06-22 | 葡萄牙 | 190 |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