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董昌(?-896),浙江臨安南莊人。唐末任義勝軍節度使,割據兩浙,後自稱大越羅平國皇帝
生平
乾符二年(875),浙西狼山守將王郢叛亂,攻掠浙東、浙西諸州,身為地方豪強的董昌組織土團抵禦,以功升為石境鎮將。中和三年(883),朝廷任路審中為杭州刺史,董昌率先入據杭州,自稱都押司,鎮海節度使周寶無力控制,只好表請董昌為杭州刺史。以後,董昌勢力不斷擴大,歷任義勝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右僕射等職。黃巢起義軍退出長安後,唐僖宗從蜀中回駕京師,董昌取越民裴氏藏書獻之,被授以諸道採訪圖籍使之職。
起初,董昌為政尚稱廉潔,免徵鹽稅以減輕百姓負擔,居民頗安逸,後期逐漸殘暴酷虐,刑法嚴厲。當時,藩鎮割據,天下貢輸不入唐室,只有董昌堅持向朝廷大量進貢珍寶,而且每次派遣五百士卒押送,如有差錯,全體處死,因此朝廷對董昌也特別厚待,先後加封董昌為檢校太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晉爵隴西郡王。
此後,董昌的野心越來越大,向朝廷求封為越王,未果,大為不滿。在某些屬下的支持下,董昌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陰謀自立為帝,895年,董昌召集將佐商討此事,副使黃碣認為:“今唐室雖微,天人未厭。齊桓、晉文皆翼戴周室以成霸業。大王興於畎畝,受朝廷厚恩,位至將相,富貴極矣,奈何一旦忽為族滅之計乎!碣寧死為忠臣,不生為叛逆!”董昌大怒如狂,將黃碣斬首,並殺其家八十餘口。再問會稽令吳鐐,答道:“大王不為真諸侯以傳子孫,乃欲假天子以取滅亡邪!”董昌又將全族誅滅,最後問山陰令張遜:“汝有能政,吾深知之,俟吾為帝,命汝知御史台。”張遜回答:“大王起石鏡鎮,建節浙東,榮貴近二十年,何苦效李錡、劉辟之所為乎!浙東僻處海隅,巡屬雖有六州,大王若稱帝,彼必不從,徒守孤城,為天下笑耳!”董昌又殺之,對人說:“無此三人者,則人莫我違矣!”
當年2月,董昌據越州自立為帝,國號“大越羅平”,自稱“聖人”,鑄“順天治國之印”,改元順天,設定官吏,任命前杭州刺史李邈、前婺州刺史蔣瑰、兩浙鹽鐵副使杜郢、前屯田郎中李瑜為宰相,以吳瑤等人為翰林學士、李暢之等人為大將軍,並任命手下頭號大將-鎮海軍節度使錢鏐為兩浙都指揮使,錢鏐來信勸告,認為董昌“與其閉門作天子,不如開門作節度使”,董昌不聽。錢鏐於是率兵三萬直抵越州城下,在迎恩門會見董昌,說道:“大王位兼將相,奈何捨安就危!鏐將兵此來,以俟大王改過耳。若天子命將出師,縱大王不自惜,鄉里士民何罪,隨大王族滅乎!”董昌這才大懼,出錢二百萬犒軍,同時執吳瑤等人送於錢鏐,表示要向天子上表謝罪,錢鏐這才返回。
這時,唐昭宗仍念董昌之功,認為他是發了瘋,才犯此錯誤,下詔寬赦,但早有獨立之心的錢鏐不從,上書朝廷請求討伐,於是命都指揮使顧全武等人率兵進攻,數敗叛軍,將董昌圍困於越州。董昌向吳王楊行密求援,楊行密派遣泗州防御使台濛攻擊蘇州以為救援,另命寧國節度使田頵、潤州團練使安仁義攻杭州各戍,企圖迫使錢鏐回救,董昌也命大將徐淑會同楊行密的將領魏約共圍嘉興,但都被錢鏐軍隊擊敗。
896年,楊行密再派安仁義率軍攻擊湖州,錢鏐也派武勇都指揮使顧全武、都知兵馬使許再思守衛西陵,安仁義無法渡河只得退回,董昌派遣部將湯臼守石城,袁邠守餘姚,抗拒錢鏐,都被擊擒,越州之圍益急。為了激勵士氣,董昌親自閱兵於五雲門,幾次出兵反攻,均未得逞,顧全武等人率軍猛攻,董昌軍大潰。不久,顧全武攻克越州外城,董昌只以牙兵退保內城,走投無路。此時,錢鏐派遣部將駱團入見董昌,勸降,詭稱“奉詔迎公居臨安”,董昌無奈之下,只得除去帝號,布衣出城,顧全武命武勇都監使吳璋率兵用船護送董昌到杭州,結果,途中經過西小江時,吳璋殺死董昌,同時盡殺其家三百餘人以及宰相李邈、蔣瑰等以下百餘人。錢鏐命令將董昌的首級送至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