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概況
東鄰那灑,南鄰岜皓,西鄰硯山縣阿猛鎮,北鄰本縣五珠鄉。轄馬路、箐腳、子母戛等14個自然村,現有農戶1240戶,有鄉村人口5925人,其中農業人口 5795人,勞動力291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000人。全村國土面積57.12平方公里,海拔1,499米,年平均氣溫15.8℃,年降水量1,2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辣椒、蔬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671畝,人均耕地0.8畝,林地52,267.69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454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二三產業為主。該村建有黨支部 7 個,下設 10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8人,少數民族黨員 24 人,其中男黨員6 4 人、女黨員 4 人。村委會由支書(兼主任)、副主任、文書等組成,下設14 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 4 個,團支部 15 個,共有團員 928 人。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 、通路,無路燈。全村有1278戶通自來水,有333戶還存在飲水困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7輛,拖拉機18輛,機車7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5畝,有效灌溉率為4.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4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1畝。
到2008年底,全村有1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有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8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54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人衛教育
該村現有農戶1240戶,鄉村人口 5925 人,其中男性 2992 人,女性 2853 人。其中農業人口 5795 人,勞動
村莊經濟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671畝(其中:田2,217 畝,地 2,454畝),人均耕地0.8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辣椒等作
文化風俗

發展重點
2004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 600萬元。進行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建設、民主管理等方面。力爭到“十一五“未,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6年的998元增至1700元。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基礎設施較為滯後;
2、醫療設施落後,衛生服務水平較差;
3、勞動者素質較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從各方面爭取資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2、大力發展優質稻、蔬菜、辣椒等種植業及家庭豬、雞養殖業;以增加農村養殖業的收入。
3、擴大核桃、油桐等經濟林果種植面積。
4、依託323國道線搞好運輸業及飲食服務業。
5、加強對新型農民的培訓,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
6、合理安排勞務輸出,促進打工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