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漁城重閣會

葛漁城重閣會是全國珍稀的民間花會,也為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該會自復興以來,再綻民間藝術奇葩,所到之處,人潮如涌,磨肩接踵,極受民眾喜愛。1983年以來,重閣會年年參加當地的元宵節文藝調演。1995年,中央電視台二套前來錄製節目,並向國內外播放,使該會成為葛漁城人的文化象徵和驕傲。

簡介

安次區葛漁城鎮重閣會始於乾隆年間,從山西傳入。當時從山西來的一位農民,給本鎮西街高財主扛活,用所掙工錢籌建起這道花會,為本地民眾調製了一道喜聞樂見的精神大餐。
重閣會表演由上下兩層演員組成戲劇人物造型,表演以下面的演員為主。下面的“底座”選身強力壯、善於表演和舞蹈的男演員,裝扮成男角色;上層的“二節人”選形象好、善於表演的兒童(10歲左右),扮成女角色。托舉兒童的道具稱為“芯子”,是鐵鑄的雙搭肩背架,中間伸出一根鐵桿。“芯子”佩戴在“底座”背上,兒童的下半部分固定在鐵桿上,著成人戲服,雙臂舞動,風姿卓越,裙袖招招,飄飄欲仙。由於要穩住上面的“二節人”,“底座”的身體要保持平衡,舞步極為講究,難度很高。兩人表演的“芯子”重六七十斤,三人或四人的更重,難度更大,非大力士不可,故每架“芯子”都有兩三個替換演員。目前,重閣會座唱曲牌大部分已失傳,現已無坐唱形式。

現殘存的曲牌

揚子江》、《吳氏飛霞》、《春景》、《夏景》、《漁家樂》等。鐵芯子共有14架,

表演劇目

鴻戀情》、《穆柯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豬八戒高老莊》、《畫皮》、《桃樹枝》、《打漁殺家》、《花為媒》、《唐知縣審誥命》、《杜十娘》、《秦香蓮》、《呂洞賓戲牡丹》、《白蛇傳》、《天河配》等。
葛漁城重閣會是全國珍稀的民間花會,也為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該會自復興以來,再綻民間藝術奇葩,所到之處,人潮如涌,磨肩接踵,極受民眾喜愛。1983年以來,重閣會年年參加當地的元宵節文藝調演。1995年,中央電視台二套前來錄製節目,並向國內外播放,使該會成為葛漁城人的文化象徵和驕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