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敬中

葛敬中

葛敬中(1892—1980),蠶業教育家,企業家。歷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為國立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和第三中山大學(後為浙江大學)蠶桑系教授、系主任。此後又創辦無錫女子蠶桑講習所(後遷鎮江改為女子蠶桑學校)等多所中等蠶業技術學校,培養了一大批蠶業科技人才。1926年創辦鎮江蠶種場,1939年創辦雲南蠶業新材公司,為振興江浙和西南蠶業作出重要貢獻。

基本信息

生平

背景介紹

葛敬中,字運城,1892年1月8日生於浙江省嘉興縣鈕家灘。他生在農村,從小就接觸養蠶、栽桑。杭州安定中學畢業後入北京大學,1913年畢業,隨即赴法國都魯斯大學攻讀園藝學兼學養蠶學。1916年回國,任北京農業專門學校園藝系教授。

1919年南京臨時政府任葛敬中為中國合眾蠶桑改良會監理、總技師。該會的宗旨是改良和發展蘇浙皖三省蠶絲生產事業。葛敬中就任之初就認為我國蠶桑技術人才缺乏,生產技術落後,是蠶絲業衰落的重要原因。要復興和發展蠶絲事業,首先要大力培養蠶桑技術人才。

培養蠶桑人才

1924年葛敬中應聘兼任國立東南大學教授、蠶桑系主任。他多次向學生闡述擔任系主任的目的,就是要為復興我國蠶絲事業培養人才,一再教育學生要“學蠶桑,忠本行”,獻身蠶絲事業,矢志不渝。1928年第三中山大學農學院(後改為浙江大學農學院)創辦蠶桑系,聘葛敬中為教授、系主任。為提高教學質量,他提倡學習日本的先進科學技術,延聘小見益男、松田義雄和後藤辰五郎等三位日本教授講授蠶絲業務課,並邀請日本著名蠶學家田中義麿博士來校設特別講座,主講蠶生理學、蠶解剖學、蠶遺傳學等基礎課。在葛的主持下,當時蠶桑系的師資和設備在農學院是比較好的,學生也比其他系多。國立東南大學(後改為中央大學)和第三中山大學是國內較早設立蠶桑系的兩所高等學府。葛敬中出任兩校的蠶桑系主任,為振興我國蠶絲事業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奠定了基礎。

葛敬中還重視培養中級蠶桑技術人才。1928年春,他會同中國合眾蠶桑改良會總技師何尚平創辦女子蠶桑講習所於江蘇省無錫市。翌年遷至鎮江蠶種場,改名為鎮江女子蠶桑學校,學制三年。參照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的辦學方式,鎮江女蠶校實行課堂學習與蠶桑生產實習並重的方針。從創辦到抗日戰爭中被迫解散,歷時10餘年,先後培養出中級蠶桑技術人才300餘人。

開辦蠶桑指導人員養成所

1934年全國經濟委員會成立蠶絲改良委員會,葛敬中任常委兼技術室主任。在他的主持下,委託江蘇省女子蠶業學校和鎮江女子蠶桑學校開辦蠶桑指導人員養成所,學制二年,共畢業學生200多人。這些技術人才散布在全國各地,為發展我國蠶絲事業發揮了促進作用。

簡歷

葛敬中 葛敬中

1892年1月8日 生於浙江省嘉興縣。

1913年 畢業於北京大學。

1913—1916年 在法國都魯斯大學攻讀園藝學和養蠶學。

1916—1919年 任北京農業專門學校園藝系教授。

1919—1938年 任中國合眾蠶桑改良會監理、總技師;創辦鎮江蠶種場、浙江省嘉興分場蠶種場,任場長;創辦女子蠶桑講習所(後改為鎮江女子蠶桑學校)。

1919—1932年 先後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園藝系教授、系主任,國立東南大學蠶桑系和第三中山大學農學院(後改為浙江大學農學院)蠶桑系教授、系主任。

1939—1945年 任雲南蠶業新村公司經理。

1945—1948年 任中國蠶絲公司總經理。

1948年 遷居香港。

1952—1961年 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派駐阿富汗,任農業顧問。

1964—1976年 在巴西聖保羅省開發蠶桑事業。

1980年12月22日 在美國洛杉磯遭車禍逝世。

蠶種加速繁育

從繁育優良蠶種著手

中國合眾蠶桑改良會為提高我國蠶絲品質,增加產量,擴大出口,首先從繁育優良蠶種著手。葛敬中鑒於鎮江、南京一帶丘陵地區,土質疏鬆,容易排水,地面寬大,地價低廉,養蠶者少,感染蠶病機會少,適合栽桑養蠶,建立蠶種場。他在國立東南大學教栽桑學時說:“將來中國的新蠶業,要儘量向比較地廣人少的地方去開展。所以以後的種桑區域,要儘量利用荒山、荒地和水利不便之地。種桑的地方,要與種高梁、玉蜀黍、豆、麥的地方去競爭,儘量地讓出可耕地,栽水稻。那末解決民食與減低蠶桑成本,雙方兼顧,同時新蠶業亦可一新面目。”他的主張,獲得合眾蠶桑改良會會長和董事會同意,委任他為場長,物色適當地點,籌建蠶種場。

深耕法墾荒植桑

1926年,葛敬中由冷御秋協助,選定鎮江四擺渡為場址,在沿鐵路線南側一帶先後購得土地350畝,大部分是滿目荊蓁、荒冢累累的土阜。葛敬中常駐四擺渡,親自籌劃建場事宜。首先採用深耕法墾荒植桑。梵谷阜地區,先開深83厘米、1米見方的深穴,將土掘起,使之風化;稍平坦地區則開成深0.5米、寬67厘米的溝,栽密植桑。當年共栽植低刈和中刈桑苗約4萬株。由於技術措施得當,栽種後桑苗肥芽怒放,發育繁茂。同年10月開始興建蠶室附屬室和宿舍等,至1927年3月建成。

推廣秋蠶種

葛敬中 葛敬中

推廣秋蠶種,是創辦鎮江蠶種場的主要目的之一。為此,必須建立蠶種冷藏庫,將春蠶種冷藏,然後進行人工孵化,繁育成秋蠶種。鎮江場決定興建當時較先進的氨冷藏庫,其資金由無錫永泰和上海瑞綸兩絲廠捐贈,但在技術上國內尚無經驗可供借鑑。為此,葛敬中偕夫人胡詠絮(蘇州女子蠶桑學校早期畢業生,當時擔任鎮江蠶種場場務幫辦)前往日本考察。1927年2月回國後即訂購設備,開始興工,至同年5月建成。這是我國各蠶種場中第一座供冷藏蠶種用的氨冷藏庫。

1927年鎮江蠶種場聘請戴中寰、夏楚白、日本技師佐瀨旭、譯員趙烈等技術人員,同時購進新白、正白兩種日本原種。除春秋兩期培養少量原種供自用外,春期飼育蟻蠶312克,製成正白×新白正反交一代交雜種11000餘張,全部入庫冷藏作秋蠶種之用。以後大量生產人工孵化種,為江浙兩省大規模飼養夏秋蠶奠定基礎。

栽桑品種應該適合制種需要。鎮江蠶種場除栽植大片湖桑和魯桑供飼育壯蠶外,還栽植市平、鼠返、利桑等山桑系品種約萬株,供飼育稚蠶之需。國內各蠶種場分別栽植稚、壯蠶用桑,以鎮江蠶種場為開端。

蠶種遠銷國外

當時社會上有人看到鎮江蠶種場創辦伊始,成績顯著,也想投資開辦蠶種場。葛敬中認為,鎮江蠶種場既為中國合眾蠶桑改良會所創辦,負有改良蠶業的責任,對於正在興辦的蠶種場應當盡力給予協助。從1929年至1930年先後對裕民、益民、永泰、瑞昌、三益、均益、黃墟、明明等新辦蠶種場,從墾荒植桑、供應原種、代檢母蛾、代銷蠶種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並逐步發展成合作蠶種場,調陸星垣為總技師。這個合作蠶種場的成員蠶種場從幾個增加到10餘個,桑田從200餘畝擴大到4000餘畝,機器冷藏庫從1個增加到4個,投資從5萬元增加到100萬元,春秋兩期蠶種產量從3萬張提高到120萬張,蠶種運銷範圍從江浙兩省擴大到山東、四川、安徽、湖北、山西、廣東,直至遠銷國外。

滿足供給

自從鄰近蠶種場興起後,原種需要量激增,國內供給不足。向日本求購,既不經濟,而且日本原蠶種也並非盡善盡美。鎮江蠶種場論人才設備,可以把繁育普通種的能力轉為繁育原種,以滿足需求。因而決定增加原原種蠶飼育蛾數。1929年春期飼育原原種250蛾,製成原蠶種1733張。秋蠶期又製成原蠶種2110張。嗣後年有增加,至1937年產原蠶種達2萬張,一代雜交種6萬張。

當時各地蠶品種龐雜,繭絲質量差,微粒子病猖獗,嚴重影響繭絲生產。因此葛敬中十分重視蠶品種改良工作。為了加快改良品種,他千方百計通過日本友人從日本引進體質強、絲量多、絲質優的新品種原種,經過試育,選擇適合我國環境條件的優良品種,大量繁育原種,以供繁育普通種之用。這是改進蠶品種最容易見效的方法。為此,鎮江蠶種場在原種部、普通種部之外,又增設試驗部,進行品種比較試驗。

葛敬中 葛敬中

1931年春期試驗證明魁白(即華五)的解舒和絲量頗為滿意,秋蠶期立即繁育普通種。經發給蠶農飼養,成績卓著,獲利倍增,絲廠亦收購到品質優良的絲繭。為增加生產,鎮江蠶種場和鄰近各場大量繁育魁白的一代雜交種。嗣後各蠶區歡迎該品種系統的蠶種,不能不說是鎮江蠶種場率先大力提倡的結果。以後採用新的原蠶品種華六、西巧、化桂、沄真等等,都是為了更有利於蠶農豐產豐收,絲廠獲得絲量更多、品質更優的原料繭。例如比魁白更優良的化桂品種,雖在秋蠶期聯合各蠶種場共同迅速繁殖一代雜交種,而浙江吳興、德清、嘉興一帶的蠶農在選購蠶種時,幾乎達到非化桂不養的程度。由此可見,當時的蠶農亦已認識到新品種的優點。

迅速繁育新品種

為了迅速繁育比華六、化桂更加優良的新品種,1935年夏,鎮江蠶種場特派技師赴日本,搜羅到洽桂、華七等新品種原種。回國後立即著手繁育,於晚秋即製成一代雜交種。連同附近幾個蠶種場,共繁育了4萬餘張,供應第二年春蠶推廣飼育。

江浙農村向來利用批芽葉飼育夏蠶,但其蠶種全是土種,不僅體質虛弱,繭絲質量差,還帶有病菌。為改良夏蠶品種,鎮江蠶種場選出廣寒、廣麻和華六的一代雜交種推廣試育,獲得成功,大受蠶農歡迎。各地需要數量竟達10萬張以上。只因廣麻原種數量少,僅繁育成6萬多張,供應各地飼養夏蠶。

隨著土種的淘汰,改良蠶種的需要量激增。供不應求,尤其是浙江省缺種的情況嚴重。為此,葛敬中在1933年向浙江省建設廳建議創辦嘉興分場蠶種場,親自兼任場長。在南潯祝家?選定飼育原蠶的農戶,採下種繭運送嘉興,經檢定合格者制蠶種,從而大量繁育出改良蠶種,解決了浙江省養蠶需種之急。這一方式,就是現今浙江蠶種場實行的原蠶飼育區的雛型。

改良蠶種生產

由於葛敬中的倡導示範,苦心地經營,到抗日戰爭前夕,在鎮江四擺渡、高資、橋頭至南京一帶,已經形成一個規模宏大,年產一代雜交種約60萬張的改良蠶種生產基地。

1934年葛敬中兼任全國經濟委員會蠶絲改良委員會常委和技術室主任。葛就任以後,先後在江蘇金壇縣、浙江蕭山縣、杭縣設立了3個蠶桑模範區;在安徽全椒縣,山東臨朐縣,湖北天門縣,四川潼南縣、巴縣、江北縣、璧山縣等地設立蠶桑指導所。在南京小行鎮設立蠶絲研究所,並委託江蘇省女子蠶業學校創辦二年制制絲專修科和蠶業指導人員養成所,共招生200餘人。在金壇、無錫、嘉興、杭縣、臨朐等5縣改進繅絲設備,裝置新式烘繭機8台,同時改進收繭辦法。此外,還設立江浙蠶種業指導委員會,指導各蠶種場提高蠶種品質。

葛敬中的上述工作,對促進和提高各地,特別是江浙兩省蠶絲生產技術,提高品質,增加產量,起了重要作用。

川滇蠶絲事業

發展壯大四川蠶絲業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大舉入侵中國,葛敬中撤往四川,積極籌劃發展大後方的蠶絲生產。當年鎮江各蠶種場的大批技術人員以及女蠶校的畢業生和在校學生,連同10多萬張蠶種後撤四川。葛竭盡全力為他們安排適當工作,使四川的蠶絲業增添了新生力量,對推動四川蠶絲業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發展壯大起了一定作用。

1938年重慶國民政府特命葛敬中、何尚平、朱維榖、王恭芳組成代表團出席在法國巴黎召開的國際蠶絲會議。

1939年葛敬中轉往雲南,看到雲南氣候溫和,土質肥沃,對發展蠶絲業十分有利。他當年在法國留學時曾受到巴黎公社及勤工儉學的啟發,此後又曾看到鄒韜奮在《生活周刊》上發表的訪蘇通訊報導,對蘇聯的集體農莊組織頗為嚮往。因此,他向雲南經濟委員會負責人繆雲台建議,在蒙自草壩建設一個中國式的集體農莊——蠶業新村。他向繆雲台宣傳建立蠶業新村有三點好處: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社會遊資;二是可以使撤退至大後方的江浙蠶絲技術人員及本地勞動人民增加就業機會;三是可以增產生絲外銷,加強抗戰國力。繆對葛的建議非常贊同,即聘葛為雲南蠶業新村公司經理。許多中央大學、浙江大學蠶桑系畢業的學生,鎮江各蠶種場的技術人員,鎮江女蠶校的畢業學生,紛紛來到草壩、又從附近農村招來農家婦女養蠶,有的農民全家遷來蠶業新村落戶。大家同心協力,在草壩開墾荒地8000畝,栽桑樹,建蠶室,辦絲廠,生產逐年發展,先後建成4個蠶村。又在蠶業新村內開辦蠶桑技術訓練班,從湖南招收流亡學生來校學習栽桑養蠶技術,為蠶業新村培養基本技術力量。原來草莽遍野的草壩,變成了桑樹成片的新蠶村。抗日戰爭勝利後,江浙兩省改良蠶種供不應求。雲南蠶業新村公司加強繁育蠶種的工作,最多年份達20萬張,除供雲南本地推廣所需外,絕大部分運往江浙,緩解了江浙蠶種不足的燃眉之急。

發展雲南蠶桑

在雲南期間,葛敬中還協助雲南建設廳籌劃發展雲南蠶桑事業大計。與雲南建設廳蠶桑改進所副所長常會宗共同協助雲南大學農學院增設蠶桑專修科(後改為蠶桑系),培養高級蠶桑技術人才。推動蠶桑改進所在滇西楚雄、大姚、大理、彌度、永勝等縣成立蠶桑推廣區,籌辦女子蠶桑培訓班,培養當地婦女學習蠶桑技術,還動員鎮江女子蠶桑學校未畢業學生來楚雄繼續修完學業。貫徹了他的發展蠶絲事業要以教育為本的初衷。

恢復蠶絲生產

復甦抗日戰爭勝利後的蠶絲

抗日戰爭勝利後,葛敬中回到上海出任中國蠶絲公司總經理。鑒於淪陷期間江浙等省蠶絲業遭到敵偽嚴重摧殘,桑園荒蕪,絲廠倒閉,工人失業,蠶農無以為生,葛敬中提出以輔導民營和實驗示範為主的業務方針。在輔導民營方面首先向雲南蠶業新村公司預訂大批改良蠶種航運到江浙,為抗日戰爭勝利後推廣飼養春蠶提供蠶種。同時又設立培育桑苗指導所,輔導農民大量增產嫁接桑苗,以滿足補植新桑所需。策動絲廠、綢廠積極恢復生產,幫助解決各廠恢復生產中存在的困難。在實驗示範方面,中國蠶絲公司籌辦了示範桑苗圃,示範桑園,實驗養蠶指導所,實驗蠶種場,實驗繅絲廠,實驗絲綢廠,絹紡廠,以及蠶桑研究所等單位,並資助有關學校和科研單位開展蠶桑研究。這些措施對復甦抗日戰爭勝利後的蠶絲生產起了推動作用。

1948年底,葛敬中脫離中國蠶絲公司,全家遷居香港不久,接受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聘請前往阿富汗指導蠶絲生產事業。1964年葛敬中去巴西開發蠶桑生產。

心繫祖國

葛敬中在海外期間,仍關心祖國的蠶絲事業,曾多次從國外向海峽兩岸寄回不少優良蠶品種。1964年有一對品種就是由他從巴西寄給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工作的兄弟葛景賢的。葛景賢交給蠶業研究所繁育,並定名為華合東肥,經試養結果成績特佳,成為近10餘年來全國春蠶種的通用品種,體現了葛敬中縈懷祖國,獻身蠶絲事業的赤子之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