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字秉臣,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著有長篇小說《倪煥之》等,散文集《小記十篇》等,童話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新中國成立後,葉聖陶曾擔任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等。為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主席。
葉聖陶從事教育工作近80個春秋,他既做過中國小教師,也當過大學教師,對教育充滿摯愛。他編撰了大量國文教科書,並長期主持教科書的編審,影響了幾代人的成長。他提出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習慣”等觀點影響深遠,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編者簡介
王木春,特級教師,福建省語文學科帶頭人,福建省首屆中國小教學名師培養人選,全國優秀教師,現任福建省漳州市東山一中語文教師。著有《身為教師——一個特級教師的反思》 等。
目 錄
前言·歷久彌新的聲音
第一輯 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教師應該怎樣教課
——在某師範學校周會上的講話
文字並不可靠 教本少用為妙
——在《文匯報》“搶救在學青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有志青年何必一定要高攀學府的門牆
中學生課外讀物的商討
——教育播音演講記錄稿
升學和從事勞動
——答國中畢業生問
不應單純追求升學率
還要呼籲
——在教育部座談會上的發言
從輔導少先隊員們讀書說起
——跟《輔導員》編輯的談話
教育雜談
——在民進外地來京參觀教師茶話會上的講話
第二輯 “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
教學舉例
——語文教師講習會上的講稿
文學工作和語言教育
——在第二次文代大會上的發言
怎樣教語文課
——在呼和浩特跟語文教師的講話
認真學習語文
關於編教材(節選)
——跟江蘇農村教材編輯人員的講話
當語文教師的準備
——跟北師大中文系學生講話的提綱
認真寫字
重視調查研究
——祝賀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成立
大力研究語文教學 儘快改進語文教學
語文是一門怎樣的功課
——在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會成立大會上的發言
聽、說、讀、寫都重要
對於中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意見
——在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第三屆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第三輯 作文就是說話,是用筆來說話
寫作什麼
怎樣寫作
談語法修辭(節選)
形成新文風
作文的練習
——跟北師大女附中語文教師講話的提綱
向善讀善寫方面努力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業務學習會上講話的提綱
寫之前和寫之後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業務學習會上講話的提綱
端正文風
——在新華社國內記者業務訓練班上的講話
誠於中而形於外
作文要道
——跟《寫作》雜誌編輯人員的講話
作文必須老實
——在“外空探索”作文比賽發獎會上講話的摘錄
附錄·葉聖陶答教師的50封信
前言
歷久彌新的聲音
書架上排放著26卷《葉聖陶集》。暗紅色的封面,仿佛正訴說一個世紀教育的榮光與沉重。我在書頁間,尋找葉聖陶先生的聲音。
這是我第N次打開葉老的書。而瀏覽全集的感覺,竟每次都是如此不同。無論是讀全集裡的小說、散文、童話,還是教育隨筆,腦海中時常浮現出一張熟悉的照片:白的頭髮,白的眉毛,白的鬍子,安詳而沉靜的神情,一副慈祥而好玩的模樣。這是一張最典型的“民國臉”,雖歷經百年風雨的洗禮,益顯動人。而閱讀中的感動和感慨,讓我越來越相信,這些聲音會永不消逝,並將歷久彌新。
從1912年到蘇州言子廟國小任教,直至上世紀80年代,漫長的七十多年間,葉聖陶從未停止過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探索。葉聖陶當過10年的中國小教師,上世紀20年代初轉而在商務印書館從事編輯工作,陸續編撰和出版了一系列中國小語文教材,起草了《初級中學國語課程綱要》,並撰寫了大量教育(語文教育)文章等,在教育界產生廣泛影響。葉聖陶先後擔任國家出版總署副署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教育部副部長。由於豐富的經歷,加上不凡的威望和特殊的身份,葉聖陶的教育演講既紮根於現實土壤,又高屋建瓴,極具前瞻性。葉聖陶從小接受了傳統的私塾教育,舊學根基深厚,青年時期受杜威等西方先進教育思想的影響,從而孕育了他既富於民族特色又有開拓創新精神的現代教育理念。
本書選編的三十多篇教育演講,始於1935年的《寫作什麼》,終於1983年的《對於中學語文教學研究的意見》,時間跨度近半個世紀。十萬字的演講,幾乎涵蓋了葉聖陶一生關於教育的全部思考,飽含著一代教育大師對教育的眷愛與憂思。
且讓我們來聆聽先生隔空傳來的聲音。
教育不是為了應試。早在1946年,《文匯報》召開“兩大難題——升學就業”座談會,邀請葉聖陶來談升學和就業指導,然而,葉聖陶卻“南轅北轍”,談的是“有志的青年大可不必進學校”,因為學校和老師培養的學生,除了“當統治者的幫手外”,別無長技,嚴重脫離現實生活。在他看來,與其進這類學校,不如到“社會大學”去,到“自由的天地”去,讀“有用的書,求有用的知識”。20年後,葉聖陶接受北京34中初三學生訪問,依然覺得“學校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在學校里讀書只是學習方式之一”,無論什麼學習方式,都有成才的機會。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應試教育已露端倪(比如:社會普遍認為進大學是成才的唯一道路;上級部門給學校和老師分配升學指標;學校分設快慢班,只抓少數“尖子”,放棄普通學生;高中提早結束功課,甚至乾脆取消高考不考的課程,大搞題海戰術……),葉聖陶在40天內兩次呼籲全社會,不要單純追求升學率,要端正教育思想,要“認清學生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還要改進教學方法,減輕師生沉重負擔,“逐漸達到老師從容不迫,學生身心雙健的境界”。這些呼聲已過去了30多年,檢視當下教育現狀,我們離葉老所呼喚的從容不迫、身心雙健的境界,是否越來越遙遠?
教育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基的。在多次演講中,葉聖陶一直重申,教育不是為了應試,而是為了讓學生一輩子受用。哪些“受用”?培養良好的習慣。其一是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語文學科要培養學生端正態度、認真讀書等好習慣,其他學科概莫能外。
更重要的是,學校要培養學生另一種習慣——終身學習的習慣。上世紀30年代,葉聖陶比較了一些已開發國家和我國各階層讀者在讀書上的差異,發現前者嗜書如命,“得空就讀書”成了習慣,後者很少讀書。這種現象的背後存在一種錯誤觀念:中國人一向把求學叫作“讀書”,並認為求學是學生的事,不當學生了就不必再求學,當然也就不用再讀書了。而國民普遍不讀書,必導致國力不強,因為“所謂國力,不限於有形的經濟力量、軍事力量等,一般民眾的精神和智慧也占著重要的成分;普遍的不讀書,民眾的精神如何能振奮起來?智慧如何能得到發展?”為此,1983年,葉聖陶在一次教師茶話會上說:“世界上的事情是學不完的,無論是誰,都要學習一輩子。咱們當教師的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一直學到老。世界的變化快得沒法說……一個人到某一階段也非變不可,如果到此為止,停步不前,就是落後——不進則退。達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本領,讓他們自己學習一輩子。”當今許多國家正積極提倡學習是“從搖籃到墳墓”的事情,我們重新傾聽葉老這些聲音,不能不為之嘆服。
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學校為了教與學的方便,按各門學科進行分解和教授,這是必需的。但葉聖陶反對把德智體幾方面截然分開來,他在《從輔導少先隊員們讀書說起》中提出,學科可以有別,受教育的學生卻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教師無論教什麼,都得從整體著想;互相配合,步調一致,才能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成為對社會主義建設有用的公民”。此外,“教育不但不可分割,而且應該滲透在各種活動之中”,也就是說,教育不是簡單停留在書本知識的層面上,還要進一步跟現實生活發生聯繫,幫助學生養成好動手、愛鑽研的習慣。
教育要以生為本。在1983年的一次講話中,葉聖陶強調,學生“進國小中學大學都不是去讀書,而是去受教育。受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是為了做社會的合格成員、國家的合格公民”,所以,教師的任務不是教書,而是教育學生。怎么教育學生?葉聖陶再次亮出他的主張:“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良好的教育,在於讓學生經由學校,把所學的知識真正消化,掌握舉一反三的本領,去應付生活,並終身受用。在講話中,葉聖陶還針對當時很通行的參觀學校的做法,提醒道:參觀學校,不能光看老師唱獨角戲,要看“老師是不是善於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要看效果如何,學生是不是真有所得”。這種把學生當成課堂主人、把學生作為教師聽課的關注點的見解,在今天這個“作秀時代”,越發閃爍出它獨特的光輝。
在多數的演講中,葉聖陶談的還是他所深愛的語文教育。
除了“教是為了不需要教”“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語文是應付生活的工具”“聽、說、讀、寫都重要”等大家耳熟能詳的語文教育觀外,葉聖陶在演講里還提出以下觀點。
語文教學要兼顧“文”與“道”。這幾年,語文課堂出現一種傾向:為體現語文的人文性,有的教師無視語文的學科特點,隨意脫離特定的文本,把一些觀念性的東西傾倒給學生,美其名曰“大語文”。這首先是認識上的誤區。語文課在人文性方面固然比其他學科強些,但不能代替別的學科;一旦代替別的學科,也就等於喪失了自己的個性和任務。1961年,在跟呼和浩特市部分語文教師的談話中,葉聖陶反對當時頗盛行的風氣——課堂上教師離開課文,大講特講一些大致與課文相同的政治道理。葉聖陶說這種教師是“忘記了自己是在教語文課了”。實際上,語文課不同於其他課程,課文無非是一個例子,語文教師只要把文章“講透”了,“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政治工作”。如何算“講透”?“所謂講透,就是讓學生充分領會和消化文章的內容,變成他們自身的東西,化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時還應把這篇文章的思維方法、語言的運用方法講透。使學生學習了這篇文章以後,在思維方法和語言運用上也有變化和提高,能在生活中運用這種思維方法思考問題,運用這種語言說話寫文章。”並且,在教學中,課文的思想內容和思維、語言不是分開來講,而是結合在一起的。
今天語文學科在中學的地位每況愈下,除了高考等因素外,和語文學科自我糾纏、自我迷失,語文老師“忘記了自己是在教語文課了”有莫大的關係。
作文必須老實。“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說話完全一個樣。作文就是說話,是用筆來說話。”在“外空探索”作文比賽發獎會上,葉聖陶這樣說。當然,作文和說話並非什麼區別都沒有,對此,葉聖陶在另一次講話中做了辨析。另外,“作文就是說話”的觀點,也不是主張要摒棄寫作技巧。葉聖陶之所以強調“作文就是說話”,意在說明兩者的共同點在於“誠”字。他在《作文要道》中說“沒有真意就沒有必要作文”,在《端正文風》中強調文藝創作本質上是“怎樣做人這個根本性的問題”,都同樣指向“修辭立其誠”。
這個作文觀並非葉聖陶的獨創,從《周易》的“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到魯迅的“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可以說,“立誠”的作文觀源遠流長。葉聖陶繼承前人的思想,淺顯易懂地指出作文貴在老實,就是不要“代聖人立言”,也不要陳詞濫調,“要站在讀者的地位上著想”,和讀者“交心”。如果我們能把葉聖陶這種作文觀放置到具體的歷史背景去考察,就會感受到它的分量。
在此基礎上,葉聖陶提出作文的兩個建議:一是讓學生養成寫日記或寫筆記的習慣。葉聖陶甚至不無“太偏”地認為:“我只覺得這樣的習慣假如能夠養成,命題作文的辦法似乎就可以廢止,教師只要隨時抽看學生的日記本或筆記本,給他們一些必要的指點就可以了。”二是改變命題方式。在他看來,命題是個不得已的辦法,因為“教師出個題目讓學生作文的時候,學生並沒有作文的實際需要,只因為要他們練習作文,才出個題目讓他們作。”為彌補這缺陷,葉聖陶強調,教師首先必須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學生平時幹些什麼,玩些什麼,想些什麼,教師都多少有個數。有個數,出題目就有了考慮的範圍”,這樣的命題作文才能讓學生有話可說,乃至“有非寫出來不可的強烈欲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作文水平,讓學生受用一輩子。反之,教師命題作文超出學生的生活和思考範圍,學生為了成績,“說不出而勉強說”,長此以往,形成壞習慣,“不知而亂說,甚且影響品德”。這些作文觀,是葉聖陶很早就提出的,不料,我們今天的作文教學和考試,仿佛還在半個世紀前的陰影中徘徊。倘使葉聖陶看到這些年的一些高考作文題,不知作何感想。
顯然,三十多篇演講所包含的教育思想遠不止這些。由於時代的局限,教育演講中有的理念必須加以梳理和具體分析,有的觀念要根據新的教育環境重新定位,以便更好地繼承和發展。
本書還精心挑選了50封葉聖陶答覆教師的信。這些信寫得樸實誠懇,一語中的,就如葉老的演講一樣。信的內容也涉及了葉聖陶對教育方方面面的思考,讀者可以當作教育演講的補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信風格平易近人,要言不煩,讀來別有味道,讓人感受到一種久違了的民國大家風範。
王木春
2014年4月於漳州東山島
文摘
教師應該怎樣教課
——在某師範學校周會上的講話
在民國初年,我也做過多年的國小教師,可惜得很,教書所用的方法是很古老的。現在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了,看去仍舊用著老方法,老到唐宋以前的方法。現代的學校,科目雖是改變了,而方法仍舊沒有改變。
老方法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文字教育,一種是記憶教育。先講文字教育。從前總是先讀《詩經》,因為《詩經》是韻文,容易讀,所以開始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地讀《詩經》了;也有因為要應舉子的考試,先讀《四書》,這《四書》就是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加入《論語》《孟子》,並為《四書》,說是儒家的精義所在。
念書並不講意義,先生讀,學生跟著讀,同剛才讀《總理遺囑》,全體循聲誦讀的樣子差不多,念到能夠背,便算一天的功課完畢了。學生年齡大一點的,先生開講了,開講也有次序,有的先講《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這樣照字面地講下去;有的先講《左傳》,因為《左傳》里的許多春秋時代的故事,講時很有趣味,學生喜歡聽。所謂講,也不過把文字翻譯成土話,把文字講清楚了就完了。這種情形,諸位不要覺得好笑,現在的大學中學甚至國小里都還在這樣教。抗戰期間我在四川,曾到過二十多個縣,參觀學校教學的情形,看他們教國文多是如此教法的。
諸位都知道讀國文是需要預習的。我們讀國文有兩個目標,第一個是學習看書。自己要會看書,便不能專依靠先生來講,要用自己的力量來看,先要看懂文的內容,再從自己的經驗來判別內容,對或不對。上課的時候,好像開一個討論會,先生是主席,提出許多問題來看學生有沒有預習,隨後先生再修正學生的見解,改正學生的錯誤。這樣做起來,先生也許要感到太難了,工作太多了。不過,我以為,如果要學生得到實際的利益,先生非要辛苦一點不可!
國文且不說,現在甚至歷史地理、數學理化之類,這些是有實在東西的科目,必須依據已得的知識,來作進一步的研究的,決不能同國語國文一樣只照著文字讀。可是現在大多數的學校也還在用老方法教,一切的功課都變了國語國文:史地的先生講史地的國文,數學的先生在教數學的國文,一切的東西都變了文字教育,反把實在的東西丟在一邊。這種教育,實在應該打倒!
文字是符號,符號要套用在實際的生活里才有意義。譬如說:“學而時習之”這一句,單從字面講解是不夠的,一定要弄清楚假使不“時習之”又怎么樣?這便是學習心理的問題;再講到文言文的句子,這中間有“而”“之”兩個字,“而”字是什麼口氣?是一個連詞,再仔細研究,還含有“假如”的意思在裡面,同樣的句法,也可以舉些例子,如:“讀而勤攻之”、“愛而久焉”,等等;“之”字相當於現在的“它”字,在這裡代“學”字,這種情形在口語裡是沒有的,在文言文卻時常用到,這是文字方面套用方法的研究。
再講記憶教育。記憶實在是學習的基本問題,如史地裡面的人名、地名、朝代,等等,非牢記不可;但不能專靠記憶,來解決教學上的一切問題。從前讀儒家的書是不許懷疑的(如《莊子》、《離騷》、宋詞等是被認為旁門,不許看的),只要記住成了。這記憶教育,到了現在還是不能改良,只要學得很多記得很多,便算成功。其實這種記憶之學便是雜學,自己沒有東西的,所以是真真有學問的人所看不起的,可是直到現在還在援用。有許多學校還禁止看課外書,據說他的理由是:一來,看了課外書,學生的思想容易引起轉變;二來,讀了課外書,便要疏忽課內的書了。
還有像畢業考試升學考試必須要用某書局的教本為標準,只要記好這些課本的內容,便可以應考了,這種辦法,對於學生,實在不是要他好,而是要他壞,不要學生的腦子活動。於是這些學生由國小而中學,而大學,十六年的光陰,浪費在記憶里;等到畢業以後,要用自己的腦子應付實際的生活了,卻已經來不及了。
現在我所要提出的,文字教育實在就是內容問題,記憶教育實在就是方法問題。將來諸位畢業以後,出去教書,千萬不要再用老方法了,更不要受了人家的薰染,仍舊走到老路上去。最好還要勸勸人家,希望大家來把教育的方法改良一下。
1947年1月14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