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厚,粗1.5-3厘米。葉卵狀心形、卵形或卵圓形,長14-24厘米,寬8-16厘米,先端近漸尖,基部心形,具6-10對側脈;葉柄長20-40厘米。花葶高40-80厘米,具幾朵至十幾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針形,長2.5-7厘米,寬1-1.5厘米;內苞片很小;花單生或2-3朵簇生,長10-13厘米,白色,芬香;花梗長約1厘米;雄蕊與花被近等長或略短,基部約15-20毫米貼生於花被管上。蒴果圓柱狀,有三棱,長約6厘米,直徑約1厘米。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喜土層深厚和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以蔭蔽處為好。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東亞的溫帶及亞熱帶地區,包括日本、朝鮮、中國的東部和南部及俄羅斯的遠東地區。
繁殖方法
多用分株法繁殖,每3~5年分株一次,也可用播種法繁殖,實生苗需2~3年開花。發芽期和花前可施用追肥。
播種法
玉簪多不產籽,若能獲得種子,應於秋季果實成熟後且未爆裂之前採收,晾乾貯藏,翌年早春2~3月即可播於盆中或栽培場地。播種繁殖的實生苗生長比較緩慢,一般3年後才可開花。
分株法
分株法是繁殖玉簪的傳統方法,分株時間可選在早春,休眠芽萌動前;也可在晚秋霜凍之前,這樣對其葉子造成的傷害較小。具體的做法是用鋒利的刀具,將待分割的成熟蜘蛛分成若干等份,但必須使每一小株至少有一個休眠芽,然後把切口處塗上殺菌劑,重新種植,所挖新穴內,可施加大量的腐葉土作基肥,植後壓實,用水漫灌一次即可。
組培法
就是以玉簪的花序或腋芽為外植體,在無菌的條件下,於合適的培養基中,快速繁殖玉簪的方法。
栽培技術
場地選擇
玉簪喜陰涼、濕潤,忌強光直射,宜生長於光線柔和的散射光下,否則,會使葉色變成黃白色,葉片變薄甚至逐漸變焦,影響開花和觀賞效果。因此,玉簪無論是露地栽培還是盆栽都必須在背陰處。露地大規模栽培可採取搭建蔭棚或利用遮陽網遮陽;庭院栽培可選在建築物北部或濃蔭樹下;盆栽可搭建遮陽棚遮陽,或將花盆置於庭院、陽台陰涼且空氣流通處。
定植
1 露地栽培
定植於春秋季進行,定植前要施足基肥,每667 m2栽培地可施入2 000~3 000 kg腐熟的有機肥,深翻整地、耙平,然後再將繁殖好的植株栽入,株行距一般為(20~30)cm× 40 cm,也可根據栽培場地和綠化要求調整。栽後要立即澆透水,使土壤充分與植株根系接觸。
2 盆栽
定植宜於春秋季並結合分根繁殖進行。花盆最好為瓦盆、陶盆,口徑一般20 cm左右,盆土為園土5份、腐殖質土4份、河沙1份,並按每立方米土加入0. 5~1 kg氮磷鉀復混肥混勻而成的營養土。營養土配好後,每立方米用40%福馬林濃度為2%溶液0. 4~0. 5 L或用50%多菌靈粉劑40 g噴灑拌勻,並用塑膠薄膜覆蓋悶2~3 d進行土壤消毒,以殺死易引起植株病蟲害的害蟲、蟲卵及有害病菌。移栽時,先在花盆滲水處墊一瓦片,放入營養土少許,再將繁殖好的植株栽入盆內,用營養土填滿礅實,盆口留2~3 cm“沿口”,以便澆水,注意不要傷根。栽後立即澆1次透水,然後置於陰涼處。
3 栽培管理
玉簪生性強健,無需特殊管理。在栽培過程中,可視土壤墒情,適時澆水或向葉面噴水,保持土壤濕潤,特別是夏季氣溫高、蒸騰量大時,要及時澆水。但切忌澆水過多,否則,易造成根系腐爛,葉色變黃。施肥要根據植株長勢而定,葉色淡綠髮黃則勤施,葉色翠綠則少施或不施。一般從春季開始,每月每株追施氮磷鉀復混肥10~15 g或腐熟有機肥餅肥25~30 g,每次施肥後都要立即澆水。開花前,可葉面噴施0. 1%尿素和0. 2%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1~2次,促葉色翠綠,花艷繁茂,發育健壯。玉簪不怕嚴寒,可露地越冬;盆栽玉簪可於10月下旬移入室內,室溫以2~ 5℃為宜,期間注意保持盆土濕潮。
藥用價值
【來 源】:全草、根、葉及花。
【功 效】:解毒生肌。
【主 治】:用於乳癰、瘡癰腫毒、中耳炎、燒傷、小腿慢性潰瘍、咽喉腫痛、小便不通、瘡毒、燒傷、癰疽、瘰癧、咽腫、吐血、骨梗。
【性味歸經】:甘,寒。入心經。
【用法用量】:內服:9-12克,水煎服。外用:搗敷患處。
植物文化
花語
恬靜,寬和,脫俗、冰清玉潔
傳說與詩詞
傳說一:神話中的王母娘娘(也叫西王母),在崑崙山的瑤池用仙酒“流霞”與眾仙女歡宴,飲玉液瓊漿,醉酒,不慎將玉簪失落地上,化為人間的玉簪花。宋代詩人黃庭堅有《玉簪》詩:
宴罷瑤池阿母家,嫩瓊飛上紫雲車。
玉簪墮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傳說二:玉簪花是月姐嫦娥用金鐲子從玉帝孫女手中買的白玉簪子。唐朝文學家羅隱《玉簪》詩:
雪魄冰姿俗不侵,阿誰移植小窗陰,
若非月姊黃金釧,難買天孫白玉簪。
傳說三:漢朝皇宮花園種玉簪花,其花含苞時,潔白似玉,形似簪頭,漢武帝寵妃李夫人取玉簪花搔頭,此後宮人皆效仿之,因花而得名。明代李東陽《玉簪》詩:
昨夜花神出蕊宮,綠雲裊裊不禁風。
妝成試照池邊影,只恐搔頭落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