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馬渡

萬馬渡

萬馬渡上游位於天台縣白鶴鎮,下游位於新昌縣儒岙鎮。天姥山、天台山兩座名山夾峙峽谷間的一條小溪里,自然風景較美,鄉村民風樸實。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萬馬渡 萬馬渡

萬馬渡看上去圓滾滾的巨石也並非一律如斯,卻變成了各種形狀,如牛似羊,如貓似狗……只要想像力豐富,要什麼有什麼。就是平常百姓家的一些農用器具,如石搗臼、石磨盤之類的,卻也 好像有了。我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佩服於小小溪水那以柔克剛的韌勁 。

萬馬渡 萬馬渡

令人稱奇的是,溪中溪水幾乎終年細緲,也不見條魚只蝦,而溪中卻儘是些圓滾滾、光溜溜的金黃色、紅棕色和青白色的鵝卵石型巨石,它們有的比整間房舍還大,約有數千噸,小的也有數百斤。數以萬計的這些“鵝卵石”成群結隊,浩浩蕩蕩,從山崗自上而下,蜿蜒數公里。每逢下數十年未遇的暴雨時,站在山巔遠眺,只見山洪奔瀉,衝擊巨石,白浪飛濺,儼如千軍吶喊,形如萬馬奔騰競相爭渡,真可謂氣勢磅礴,蔚為壯觀,故曰“萬馬渡”。明朝萬曆年間,知縣吳獻辰在此一巨石上題寫了“萬馬渡”三字 。

巨石由來

萬馬渡 萬馬渡

一直以來,當地各界人士面對著奇異景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些人認為是岩石風化坍塌所致;有些人認為是土石流所致;當地百姓和縣誌記載則傳說是“仙人驅石”所致……這些看法各執一詞,但誰也沒加以考證,似乎要永遠隱沒於人們的言談之間。直到前不久,當浙江省地理學會理事、新昌地理學會理事長俞仲輝帶著科學的眼光考察萬馬渡後,囿於自己對有關資料和實踐的欠缺,對萬馬渡巨石群一直疑團重重揮之不去。一次偶然機會,他結識了來新昌定居的原新疆阿勒泰地質隊負責人、對古冰川頗有造詣的地質專家周自和,並把自己的想法及有關詳情告知了他。周自和一聽,立即大喜過望,憑著40多年的地質考察經歷及在阿勒泰地區豐富的古冰川的接觸和研究,職業的敏感頓覺此中大有“文章” 。

2000年12月下旬,新昌地理學會會同周自和及本報記者一行11人對萬馬渡進行實地考察。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在萬馬渡狹長溪谷中,磨圓度Ⅱ、Ⅲ級的幾百幾十噸的光圓巨石橫七豎八地堆滿了整個溪床,它們從當地儒岙鎮雪家坑村向上游綿延3公里,而且是每隔1公里左右便有這樣龐大的巨石群。作為一名與古冰川打了多年交道的地質學家,63歲的周自和當即覺得此巨石群絕非尋常,很可能就是我國科學家正夢寐尋求的、但至今仍有爭議的關於華東沿海地區存有罕見冰川的猜測 。

那如此壯觀的巨石群是怎樣形成的呢?

周自和根據自己在阿勒泰地區豐富的古冰川研究經驗及現有的相關資料分析,首先否定了萬馬渡巨石群是土石流的猜測,原因有三:其一,在同一條溪床中,地質、地貌、地形條件基本相同,而沉積物卻完全不同;其二,在這條長三、四公里的河谷中,只有三處地段有巨石群,其它地段則不見巨石存在;其三,若是土石流,那暴發以後雖經沖洗侵蝕,但也斷不會令這些幾噸、十幾噸,甚至數百上千噸的巨石還能象現在如鵝卵石般光滑圓渾。

那會不會是因地震,或者石頭長久風化從兩邊高山之巔崩塌等因素造成的呢?周自和認為並非絕對不可能,但石頭歷經幾萬幾十萬年的沖刷,而且花崗岩堅硬無比,沿途溪床又無軟岩石,泥砂沉積很少,所以也很難造成今天一段一段地分布著。此假設更顯牽強。

據了解,地球在幾百萬至億年前陸地的三分之一為冰雪和冰川覆蓋著,它主要分布在高緯度和中低緯度的高原、高山。我國的東北和西部地區也曾受到過古冰川的作用,分山嶽、大陸、山麓和高原冰川四種。冰川就是陸地在雪線以上的終年積雪壓的雪層經過升華、粒化和變質作用等過程,逐漸形成了可塑性變形的冰川冰,在重力和融化潤滑下,順坡向低處緩緩流動。運動過程中冰和夾帶的大量融凍風化的岩石銼磨和挖掘,因而造成冰斗、冰坎、冰階、冰川谷等特殊的冰蝕地形。

那可以證明這些巨石群是由冰川作用堆積而成的最有力證據又在哪裡呢?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經仔細勘察,在一塊2米見方的圓渾花崗岩上,找到了表面一塊不規則形狀的擦痕。該擦痕長60厘米,寬40至50厘米,其痕跡頭深尾淺,並有一個向痕內傾斜的光滑明亮且呈褐色的小弧面。在其中部,又有另一個長寬為20×10厘米的小擦痕和它疊加,其直紋方向和大擦痕方向大角度相交。周自和及地理學會的成員如獲至寶,因為科學判斷是否存在冰川的最重要、最直接的證據之一便是冰川擦痕。而這些深褐色斑狀擦痕就是冰川在搬運巨石時產生的熱量與石頭中的物質化學反應後形成的。考察隊員們一鼓作氣,在離此百餘米上游處,有一塊長4.2米,寬2.5米的細粒質花崗岩更加吸引了考察隊員的目光。這些細、密、短的線狀擦痕正一段接一段地布滿石面上。周自和很自信地說,它的存在,又進一步證明了這些巨石是由冰川搬運融化後沉積而成。

雖然,對萬馬渡是冰川遺蹟已初步可以確定,但真正要論斷的還為時過早,還需要尋找冰斗、冰坎、冰溜面、U形谷這些不可缺少的形成冰川的必備地形地貌。

考察隊員們沿岔溝而上,順著一道長而較陡的坡,爬上坡頂一處較寬的山口,映入眼帘的是三面環山,中間寬闊平坦的農田。這段奇特的地貌當即引起了大家的極大興趣。經考察後,終於認定這兒即存在著冰斗、冰坎、冰溜面、小U形谷等冰川遺蹟的重要標誌。

只見三面環山處的缺口下方就是幾十丈峭壁,就像一隻碗缺了個口,這就是冰斗。“冰斗”一詞來源於拉丁語,意為“環形物”或“大鍋”的意思。因為冰川是凍的河流,它也有發源地,冰斗就是冰川的發源地之一。在距今幾萬年前,這兒積雪很多,由於溫度高於零度和低於零度間反覆交替變化,積雪忽而凍結,忽而融化,加速了物質的機械風化,並對冰斗處的谷底和邊緣地區不停地進行侵蝕和創蝕,使此地逐漸加深擴大,最後形成環狀地形。這裡的冰斗出口朝坡下,口寬約40餘米,口底花崗岩表面上,又形成典型的冰溜面。冰斗中部開闊平坦,長和寬約150至200米。在冰斗口上,橫擋著一個凸出高地的岩埂,這便是冰坎。在不遠處,有一處U形谷,就是冰川與地面“搏鬥”的地方,也可以說是冰川流動的“床”,是在冰川流動時對冰床岩石掘蝕而形成的。周自和說:“這個冰坎橫剖面呈U形,底寬敞,兩壁陡,縱部面呈階梯狀,是個非常標準的冰川U形谷。”

溯細流而上,在一座突兀的基岩表面上,有一處保持完好的大面積擦痕。這處擦痕,更令考察隊員們激動不已。只見基岩表面高低不平,波狀起伏,且呈下游傾斜並略呈弧面。擦痕長10米,寬8米,象細水波紋般密密麻麻。

單個擦痕形如盾狀和波狀,直徑數厘米到十數厘米,且無一例外都頭上尾下,頭深尾淺。此時此刻,周自和在黑暗中忽透出一絲光亮,他興奮地說:“這種冰溜面是其它任何地質作用下無法形成的,為冰川流動的重要證據。再根據冰斗、冰坎、冰溜面、小U形谷來推斷,萬馬渡的巨石群為冰川遺蹟是無可爭辯的。而且巨石群中那些重達上千噸的花岩石除了冰川的巨大搬動作用外,是任何力量也根本不可能移動這么遠距離而匯聚成的。此外,根據冰磧物分布來看,應屬山谷冰川,又因其有兩條以上的溝有冰川向下游匯合,故可稱為複式山谷冰川。”

這次發現的複式山谷冰川與華北等冰川有何獨特之處呢?周自和感慨地細細說緣由:一是臨近東海,而東海還沒發現過這類冰川;二是低緯度(即北緯29°);三是低海拔(冰川尾部海拔為385米,源頭也僅為800米)。因為世界地質界到目前為止還未在這類理論上不具備冰川形成條件的地方找到冰川遺蹟,而且最重要的是,這裡第四紀冰川遺蹟不但較多,有些還保存得相當完好,這對研究世界冰川史和我國大陸第四紀冰川有著獨一無二的作用。同時,對中國古代氣候、地理、地質等變遷等研究也將帶來前所未有的重要科學價值。

旅遊資源

萬馬渡 萬馬渡

萬馬渡是因雨天水流量的增加,水往下沖,與石碰撞,發出似萬馬奔騰的巨響而得名.渡中的巨石形態奇特:如羊跪乳,如群犢牴牾,如群駒蹂躪,又如熟睡者,如摩癢者,如埋頭匿足者等.萬馬渡的下游有一巨石,鐫有 "萬馬渡"三字,民間稱為"仙人趕石".上游兩側的雪佳山頂有許多象形石,如"貓岩"、"朝板岩"、"天姥岩"。流傳著各種傳說。李白詩《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天姥"指的就是此處。已規劃恢復河谷植被,修通車道,拆除電站,恢復自然水流,退耕還草,形成水中十景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