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第一敦

明代萬里長城最西邊的墩台是討賴河墩。 討賴河發源於祁連山中的討賴掌,屬黑河水系。 站在討賴河墩旁,只見祁連山連綿起伏,氣象萬千。

明代萬里長城最西邊的墩台是討賴河墩。位於嘉峪關市討賴河北岸82米高的懸崖上,北據嘉峪關7.5公里,有‘萬里長城第一墩'之稱。討賴河發源於祁連山中的討賴掌,屬黑河水系。古代文獻申稱“呼蠶水”。”討賴”是匈奴語的譯音,也作“陶”、“托來”或“討萊”等.討賴河從祁連山中奔瀉而下,在流經嘉峪關附近時,依山勢拐了一個“之”形彎.經過了不知多少年的沖刷,在這一帶形成了深深的溝壑,兩岸峭壁幾近百米之高,討賴河墩就緊傍深谷,坐落在北岸的懸崖上。這裡也是明代萬里長城西邊的終點。
討賴河墩殘高 7米,底部是方形,邊長 14.5米,墩體為黃土夾沙夯築。它的旁邊,就是直通嘉峪關的明長城。站在討賴河墩旁,只見祁連山連綿起伏,氣象萬千。討賴河水自西向東,在深深的峽谷中奔流不息,轟然作響。第一墩雄踞崖邊,傲然屹立,遠處的嘉峪雄關清晰可見,不禁令人生出許多遐想。
酉北距討賴河墩約10餘公里處,黑山湖水庫東南側的山頭上,是有名的五墩山墩。有東、西墩兩座及烽燧五座。東、西墩呈圓錐體,均高9 米左右。五隧南北橫排,燧距5米,殘高1.9米。 站在五墩山頂,嘉峪關及周圍百餘里內地貌一目了然,是明代拱衛嘉峪關的又一重要烽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