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
萬時山終年平均氣溫17.8度,年降雨量160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天有冰雪,景象蔚為壯觀。萬時山山脈連綿三省,林相景觀豐富,從山腳到山頂,森林茂盛,依次為梯田、竹林、雜木林、原始森林、高山草甸,適宜多種動、植物繁衍和生長,動植物物種資源豐富,現有動物100多種,植物30餘種。
遺蹟
萬時山古山寨,坐落於仁化長江鎮萬時山主峰南面,山寨依險而築,今僅殘存著寨門、圍牆及寨內房屋等遺址。圍牆長約60米,高1.6-2米不等。寨門用花崗岩條石築成,高 2.34米,寬0.78米。房屋用不規則的花崗岩石塊堆砌而成,殘牆高矮不一。寨前是陡梯形峭壁,寨後是通往主峰的“刀背崎”天險,長約100米,崎頂僅容一人通行,兩邊是懸崖峭壁,令人望而生畏,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相傳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曾在此屯兵紮寨,黃巢女兒在此設天花營訓練女兵,寨上尚有練兵場和當年做飯爐灶遺址。清代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也曾在此金戈鐵馬。
歷史
萬時山是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一座大山。紅軍長征時期,紅軍的中路軍從萬時山北麓的熱水鎮東江水村、魚王村穿越直奔三江口;左路軍從萬時山南坡的大凹沿陳歐而下,穿越萬時山進入仁化城口,兩路紅軍直奔延壽,突破國民黨第二道封鎖線北上抗日。革命戰爭時期,五嶺地委和“崇仁汝革命委員會”都在萬時山播下革命火種,進行革命鬥爭。抗日戰爭時期,蔣經國將軍曾在山頂草甸設立直升機飛機場,準備在此進行山地抗日游擊戰。上世紀60-80年代,人民解放軍曾在此駐紮部隊,進行防空備戰。
旅遊資源
由於萬時山具有獨特的地理氣候物種條件,形成了獨特的旅遊資源。
地理位置
地理區域跨越湘粵贛三省,形成紅三角三省的交匯點,萬時山在南嶺山脈自西向東的群山中位於第8高峰,成為紅三角區域一個獨特的地理坐標。
景觀資源
萬時山高山草甸距離世界自然遺產丹霞山僅65公里,成為廣東韶關乃至紅三角一個跨越三省又毗鄰世界遺產丹霞山景區的高山草原,走進萬時山,高山雲海、高山杜鵑、草甸旭日、草原竹海、梯田石蛋、姿彩各異,成為夏秋露營避暑,冬賞冰雪霧凇的好去處,作為一個紅三角具有獨特氣質的高山草原,無限美好的自然風光,吸引著遊人前往。
戰爭史跡
萬時山歷史遺存是獨特的戰爭歷史史跡。作為曾經的三省古道必經之地,唐代黃巢農民義軍、清代石達開太平天國義軍、紅軍長征部隊、五嶺地委、崇仁汝革命委員會、北江抗日游擊隊都在此風雲際會,山腳下的紅軍溫泉、山頂草甸蔣經國將軍所設直升機場……無不與戰爭結下歷史機緣。
旅遊線路
在汝城、仁化兩縣政府的大力協作,在仁化縣旅遊局、丹霞山管委會、丹霞山旅遊投資公司、汝城縣旅遊局的大力支持下,隨著交通的改善,終於使“韶關北線:丹霞山—丹霞山溫泉農莊—萬時山草原—飛水寨竹海瀑布—九龍江森林公園—石塘雙峰寨”得以開通,這條具有獨特扶貧意義的“韶關北線”旅遊線路初具規模,形成一條致富粵北湘南革命老區的旅遊扶貧路。這條線路的開通和打造,拉近了汝城和仁化旅遊的距離。
旅遊開發
飛水寨和萬時山旅遊景區的開發,通過仁化縣委縣政府四套班子的論證,經過原汝城政協朱惠芳主席和原仁化政協彭良武主席以及原韶關市旅遊局王曉梅局長的關心支持,以及“紅三角帳篷節”的舉辦和丹霞山景區的聯合推介,飛水寨和萬時山景區的建設得以不斷推進,“韶關北線”的開游,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同。
“韶關北線”作為地跨湘粵兩省的旅遊線路,沿路60公里的各個景區,互不同質,各具姿彩,達到了資源共享和雙贏的效果。整條線路如下:
1)丹霞山景區—世界自然遺產。
2)中華性文化博物館—華南首家性文化博物館。
3)丹霞山溫泉農莊—竹稻生態農業科技旅遊基地。
4)萬時山高山草原—三省第一峰。
5)飛水寨—竹海峽谷瀑布群。
6)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
7)雙峰寨—傑出軍事圍樓和鄉村城堡建築的完美結合。
萬時山和飛水寨景區的開發,成就了一條跨越粵北湘南生態旅遊線路,同時又可以帶動沿線革命老區扶溪—長江—熱水—三江口—城口—石塘六鎮的旅遊經濟發展。隨著246線的改造,106國道,廈蓉高速的開通,湘深高速的建設,形成了仁化和汝城兩縣縣域旅遊的戰略縱深,客流和資源共享,“韶關北線”的開發和打造,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獨特的景區資源組合,將使“韶關北線”魅力四射!
飛水寨和萬時山的開發,對“韶關北線”的形成,功不可沒!為此,齊白石弟子、著名金石藝術家李立先生欣然為景區題寫“飛水寨南國天山大草原”墨寶;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先生為景區題寫“三省第一峰”墨寶。
萬時山地圖
萬時山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