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華夏大地,魅力萬年。西連省會南昌,北鄰景市瓷都,位列贛地中樞。景鷹過境,昌萬通途。滔滔信江匯鄱湖,片片帆影繪畫圖。天地有大美,靚色賜萬年。上蒼有情饋贈我,生於斯地長於斯。青山著意,綠樹根深,且吟一曲《萬年賦》,盡道赤子故鄉情。 悠悠萬年兮,古國文明之邦!富饒之郡,古邑新縣。百萬年前,有古人蕃衍生息;一萬年前,現農耕稻作之光。新舊石器時代,存陶牙角蚌骨石;殷商部落崛起之初,便有村郭雞犬相聞。幾番風雨,幾度變遷,數易屬地,終在吳越楚間。人類進步,社會發展。因萬年峰而得名萬年。
悠悠萬年兮!歷史逶迤,文明璀璨。野稻馴化,燒土成器,刻符記事,以物易物,稻作文化,盡顯華夏文明起源;考古大發現,解世界稻作之謎,譜歷史新編(1):仙人洞(2)、吊桶環(3)、天下第一陶罐,遠古農業文明遺址,石破天驚。小荷山下,冉冉升起江南最早炊煙繞;大源河畔,飄飄蕩漾世界最早稻花香。權威專家作定論,稻史前推五千年(4),食物採集轉生產,經濟自給變商品。稻種繁多,貢米為優。仙女育稻開泉,劬勞千載末見臻功;雷神感仙之忱,揮巨擘以裂泉渠,溉禾稼而澤斯土,“荷橋貢”渾然天成。形晶瑩如玉,食香醇爽口,欽定“代代耕作,歲歲納貢”。嗚呼,若無萬年稻之源,焉來隆平(5)之雜交!若無稻米之萬年,何來世人之口福!
悠悠萬年,龍脈指向,風水寶地。丘陵山區,風景畫幅,水墨天然!糧頃湖畔,新起城鄉!怪石幽谷,修篁蔽日。自然滋潤,生態別樣好。鳥鳴啁啾,淺吟低唱;花紅柳綠,幽谷飄香,斑鳩鑽竹,旖旎如詩。林密山深,動物樂園。看野豬拱著草根,瞧穿山甲溝底伏身,觀刺蝟張發如劍,窺豺狼石澗奔逐,覽禽獸相搏相生,各尋其道,各隱其身,情趣盎然,別有韻味。萬年神農宮,天然一溶洞,長約七千米,丰采冠亞洲。鐘乳石,色澤如玉,形態各異;百樣態,栩栩如生,似煙如夢。石凌森森兮如倒插金錐,石幔蠢蠢兮似銀練飛瀑。夢幻東海水晶宮,天地造化無窮。洞中有“中國最美地下河”,號稱神農河,曲徑通幽,色彩斑斕。齋山(6)青銅,萬年類型;姚西(7)十景,名噪一時;青雲古塔,昂然立;大黃醉泉,清澄千年;真可謂:碧山添色,奇水增輝。更喜今政府,傳稻作文明,揚傳統文化,“跳腳龍燈”放光彩,“哭嫁吟唱”填新詞,“青雲抬閣”成遺產。
悠悠萬年,浩然正氣,千古一脈。宋王剛中(8)夜闖帥帳,慷慨激言:“大將與國義同休戚,臨敵安得高枕而臥!”宋李伯玉(9)直訴奸巨賈似道,義正辭嚴:“諸君非似道拔擢,安得至此!”歷代萬年,揭竿不斷。姚源農民王浩八,率眾舉事十一載,縱橫贛浙閩邊,威震當朝。紅槍會反帝,寧折不彎,顯萬年人節氣。春雷響處,星火燎原,方邵革命,聚集富林,紅旗過處,工農雀躍。三千兒郎,為人民勇獻身軀,捨生取義,浩氣長存。今日萬年人,傳承前輩,志在千里。八十歲何子策(10)一生助教,數千名珍珠女(11)外傳技藝。稻作文化,以節慶播撒海內外;稻花仙子(12),憑風韻炫人文之美。嗟呼萬年!英雄俊傑,不可勝數;志士仁人,俊彩星馳。
悠悠萬年,爭朝夕,織錦繡。“建設環鄱陽湖市場導向型經濟強縣”,定位科學;“傳承稻作文化,實施後發戰略”,獨具慧眼。接軌長珠閩,如虎添翼,吸納昌九景厚積薄發。貢米黑米,享譽中外;珍珠生豬,塊狀發展;水泥水產,爭奇鬥妍;鉑銀薄面,前景無限。十字街變“小香港”,城市建設,框架拉開;舊荒灘成工業園,廠房林立,百業昌隆。察民情、安民生,黨政軍民同心;解民憂、幫民富,各業協力。城在林中,柳綠水碧,一派田園風情;兩縱兩橫,長街寬路,宛然現代都會。
洋洋乎,萬年文脈綿亘;優優哉,從來風物殊佳。古偏僻山區,開放中通江達海;昔偏隅濱湖,改革中聞名遐邇。萬年之光,熠熠生輝;余為之子,祈願:三十七萬人民幸福萬年,一千平方公里土地富饒萬年。鄉音共鳴: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鄉親同唱:萬年人民,幸福生活萬年長青!(程建平)
文章註解
(1)譜歷史新編:指新的“乾教讀本”。該讀本由江澤民同志作序、曾慶紅同志主編,名為《從文明起源到現代化--中國歷史25講》。
(2)“仙人洞”:指仙人洞遺址,位於萬年大源鎮荷山腳,是長江流域至今發現最早的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距今約9000-20000年。60年代、90年代,國內和美國考古專家先後五次對該洞進行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蚌器、骨器、角器、牙器等物品。經復原的陶罐現陳列於國家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原始陶器。
(3)"吊桶環":指吊桶環遺址,位於仙人洞南側800米處山頭上,系仙人洞人狩獵時的臨時屠宰場。因洞穴外形似吊桶環而得名。
(4)仙人洞、吊桶環文化堆積層中發掘的栽培稻植矽石,是當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遺址之一,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14000年前。
(5)“隆平”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6)“齋山”:指齋山遺址,代表著江西境內與吳城商文化並行發展的一支土著青銅文化――萬年類型商代(早期)文化。距今約3600年。
(7)“姚西”:萬年原別稱姚西。
(8)“王剛中”:萬年大源人。紹興二十八年,以龍圖閣侍制知成都府置四川,時蜀帥關�居功自傲,不思進取,他夜闖帥帳大罵。
(9)“李伯玉”:萬年青雲人。嘉定四年榜眼,兼侍講,權禮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正直剛勇,能直斥當時權傾朝野的奸相賈似道。
(10)“何子策”:萬年青雲中學退休教師。五十年如一日幫助貧困學生。
(11)"珍珠女":萬年最早掌握有核珍珠養殖中最核心的種蚌技術,擔起全國80%以上有核珍珠養殖場接種重任。約5000餘萬年女性散布全國傳授技藝。
(12)2004年起,萬年舉辦首屆中國萬年國際稻作文化旅遊節,一年一屆,同時開展“稻花仙子”評比。
作者簡介
程建平,男,漢族,江西萬年人,1960年1月出生,1984年10月入黨,1978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在職大學學歷。參加工作後,曾任萬年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上饒地區行署辦公室綜合科科長;1991年3月任上饒地區體改委副主任;1993年3月任上饒地區行署辦公室副主任;1995年6月任上饒地區行署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1998年2月任上饒地區行署秘書長;2001年6月任上饒市委秘書長;2003年4月任上饒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2006年11月任上饒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2011年9月任上饒市政協黨組書記、政協主席。
程建平先生工作之餘,喜歡寫作,以寫經濟雜文和隨筆為主。近期,通過讀《阿房宮賦》、《前赤壁賦》等,對辭賦有些興趣,便學著試著寫了起來,利用業餘時間把上饒市和12個縣市及主要景區的歷史文化、區位概貌、名勝古蹟、發展現狀等用“賦”的形式加以表現和頌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