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車入萊陽城,在一處安靜的小區旁,只見兩棟5層的大樓靜靜屹立在一個小小的山坡。這裡,就是煙臺市精神衛生中心,也就是市心理康復醫院,人們習慣稱之為“萊陽精神病院”。
詳解
在不少煙臺人心中,“萊陽精神病院”一直充滿神秘色彩。在一些人眼裡,“把你送進‘萊陽精神病院’甚至成了一種隱晦的罵人方式。
煙臺心理康復醫院,精神病患者的結構複雜,病人中有來自農村的普通勞動者,也有學生、白領和機關公職人員。
在去往門診樓的路上,記者遇到了輕度精神疾病患者劉東宇,在母親謝桂蘭的陪同下,剛剛在體育場打完籃球。高高的個子,白白的臉蛋,還沒交談就先跟記者來了一個擁抱:“哥哥,我喜歡你,我們做朋友吧。”隨後,劉東宇開始給記者“出題”,“讀書破萬卷的下句是什麼?”、“你知道歇後語嗎?”在記者一一回答後,劉東宇也露出會心的笑容。
母親謝桂蘭告訴記者,劉東宇今年15歲,由於長期失眠導致出現輕度精神問題。經過三個月的治療後,目前症狀已經好轉,用不多久就能出院了。“他現在非常渴望出院,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早點回家,重新回到學校。”謝桂蘭說。
據醫院主治醫師鞠紅珍介紹,像劉東宇這樣的輕度精神患者有很多,只要發現及時,能夠得到專業的治療,精神疾病完全可以治癒。
“皇帝”在醫院呆了17年
在所有的精神疾病患者中,有一位自稱為“皇帝”的病人是在醫院救治時間最長的患者,已經在醫院呆了17年。據主治醫師劉豐團介紹,“皇帝”是某市政法系統的一位工作人員,今年60歲,1993年因為他老說自己是“皇帝”而被家人送到醫院來醫治。如今,即使已經過去了17年,他仍然執著地認為自己是“皇帝”。
在門診樓四樓的救治病房,記者見到了正在病房散步的“皇帝”。頭髮已經有些花白,面容也稍顯憔悴的他一看到記者,就立馬湊到記者跟前:“我根本沒病,他們老‘誤會’我,其實我是‘皇帝’,是‘國家主席’這些都是真的啊!”
劉豐團告訴記者,“皇帝”惟一的愛好,就是愛拉著人喋喋不休地說自己的皇帝經歷,說醫院的護士是他的妃子。“其實他屬於精神分裂症,認為自己是‘皇帝’只是表現出來的一種妄想症狀。”劉豐團告訴記者,“皇帝”現在的飲食和睡眠已經有所改善,他的家人在過年過節時,還經常來看他。他現在除了不能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之外,應該說日子是過得“無憂無慮”。
他們的生活
沿醫院林蔭路向上,就是重症精神病患者的住院大樓。
在這裡,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重症患者在沒有醫護人員的陪同下不能出樓,輕度病人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自由出入。在院方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穿越三道落鎖的大門,終於得以進到醫療六科的住院病房。
據介紹,這裡的病人作息時間是規律的、嚴格的。每天,病人早上5:30-6點之間起床,6:30吃飯,飯後自由活動或者做心理治療,10:00準時吃藥,稍作休息後,10:30吃午飯,11:00後午睡,13:30起床後有的做心理治療有的則自由活動,16:30晚飯,19:00第二次吃藥,20:00左右病人基本都睡覺休息了。男病人的作息時間與此大體一致,但多了一項抽菸的時間,每天到點了或者病人菸癮來了,都會到專設的吸菸室抽根煙,這是男病人的“特權”。
每周一至周五,病人們可到洗刷間洗澡,周末時洗頭。平時沒事兒時,就在病房裡聊天、看書、看電視或者玩撲克,天氣好時,護士們還會帶著病人到醫院的小花園或者健身中心走走,聊聊。“病房就像一個小型社會,這些病友們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有喜歡的病號和護士,所有的社會關係都會在這裡發生。”午休時間,在離開安靜的男病房時,走廊里的長椅上,一位老年患者親密地依偎在一名年輕患者身上,年輕人的手一直給老人認真地按摩著手指……
他們的治療
“精神病人的治療需要醫生具備多學科的綜合性醫療能力。”有30年臨床經驗的老主任醫師、副院長姜翕球說。
精神病人的用藥方式也和正常人群不同。在醫療六科,副主任醫師鞠紅珍正在給一位血栓造成下半身不遂的60歲病人開藥,記者發現,每一張單子,鞠紅珍都是經過再三考慮後才能下筆,非常謹慎。她說,這位病人十年內前前後後已經三次入院,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總懷疑家人在監視她要毒死她,3年前血栓造成下半身不遂後,今年又被家人送了過來。
“給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開藥是非常慎重的,雖然精神狀況我們有所了解,但身體狀況有時卻因病人無法描述或者虛假描述導致用藥困難,不管年齡如何,每一位病人的用藥都是從半片開始,觀察沒有反應後,才能逐漸加大藥量。”
在這裡,除了藥物治療,醫生們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輔助治療,除了固定的每天上下午心理治療時間外,我們還會根據病人需要進行一對一的心理治療。”鞠紅珍說。除此之外,心理治療的時間貫穿在整個住院過程中,平時的聊天、傾聽,情緒變化時的安撫,都是心理治療的手段。
聯繫方式
【所屬地區】
山東省-萊陽市
【郵政編碼】
26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