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Fahrenheit 9/11
編劇/導演: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
主演:麥可·摩爾
級別:R(暴力,令人不安的畫面和語言)
發行:獅門影業 Lions Gate Films
上映時間:2004年6月25日
《華氏9/11》是麥可•摩爾抨擊美國當前政府的記錄片,包括自從“9•11”後瘋狂的反恐“成就”和對石油的貪婪,有些內容還暗示美國總統布希家族與“恐怖分子”本•拉登家族之間不同尋常的關係,告訴人們為什麼現在美國會總是處於戰爭之中。
概述
2001年9月11日,美國尤其是紐約歷史上黑暗的一天,以至於現在還有很多美國人不願面對那慘痛的一天。華氏911是一部紀錄片,但不是所謂的譁眾取寵以重現911慘烈的紀錄片,它是一個左派導演對這段歷史的紀錄,一封另類的信函。華氏911,取自經典科幻小說《華氏451》之名,那本於1953年出版的小說中描繪了一個醜陋的未來世界,書中的一些縱火者燒毀了圖書館和民居,搗毀裡面的書籍,從而讓人們無法獨立思考,而華氏451就是書本燃燒的溫度,而摩爾說他之所以給電影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在這個溫度下,自由也會燃燒”。
內容簡介
本記錄片從密集的電視素材開始,回顧了布希在2000年就職那天,人們往他乘坐的轎車上扔雞蛋的情形。摩爾以數據指出,“9•11”事件前,布希在任8個月,用了42%的時間度假。隨後的影像更是直接尖刻:“9•11”災難發生前,布希正前往佛羅里達州一所國小參觀。當布希被告知一架飛機撞上紐約世貿中心,他決定繼續這次上鏡機會。當第二架飛機命中另一撞塔樓,他的助手走進教師,俯身向坐在講台上的布希耳語。鏡頭長時間地記錄布希呆坐著不知所措,摩爾的解說火上燒油:“他不知道該怎么辦,或者沒人告訴他怎么辦,也沒有特工來帶他離開,布希只好坐著看國小課本。在7分多鐘時間裡,沒有人做任何事……”
影片接著揭示布希家族與拉丹家族的長期密切關係。“9•11”之後幾天,美國所有商業和私人飛機全部滯留在機場,許多人被耽誤了行程。但9月13日之後,在白宮的許可下,6架私人飛機和24趟商業航班將142名沙特人,包括24名本•拉丹家族成員帶出美國。同時,電影還揭露了布希家族與拉登家族之間不同尋常的政治和金融關係。
在後半部分敘述里,則把電影鏡頭對準了伊拉克,敘述了美國士兵因為錯誤的戰爭理由而混淆了自己在伊拉克所扮演的角色。
角色簡介
麥可·摩爾:
麥可·摩爾1954年4月23日生於美國密西根州的弗林特,並在當地大學裡完成新聞學的學業,在學習的同時還培養了射擊等愛好,還贏得過一次射擊競賽。在大學時,麥可進入校報並成為一名編輯,由此開始他的新聞職業,並靠玩賓戈遊戲(bingo games)攢夠了他第一部電影《大亨與我》(1989年)的預算。《大亨與我》的背景是通用汽車公司大幅裁員而全面衰敗,同時還造成四萬人失業。麥可以此片質問大企業,用事實撕開他們的正人君子的假象。2002年,他導演的《科倫拜恩的保齡》再次拋出重磅炸彈:這部探討美國槍枝管制的紀錄片在國際上引起巨大反響,為摩爾贏得一個奧斯卡和國際性的聲譽。美國政府也相當忌憚這個“刺兒頭”。2004年,又一部《華氏911》問世,這部奪得坎城金棕櫚的紀錄片毫不客氣地涮了一把美國總統小布希。麥可敢於直面強勢、披露真實的勇氣為人稱道,同時也使他贏得了一大批追隨者。2007
年他又推出佳作《神經病人》,大膽揭露美國醫療制度的黑幕。幕後花絮
這部紀錄片共投資600萬美元,但是題材的過於敏感讓迪斯尼公司禁止米拉麥克斯影業在夏季院線上映此片,好在麥可-摩爾是一個能在大庭廣眾直斥總統的人,去年的《科拜恩的保齡》讓他名聲大造,收入頗豐,想來炒作會更合他的想法。而且法國一向站在美國的對立面,尤其是對伊拉克的問題上,麥可-摩爾這樣的作品正好合了法國人的胃口,當然還有他的勇氣。
《華氏911》引發官司 伊戰老兵指控麥可-摩爾
一名在伊拉克戰爭中失去雙臂的老兵要求電影製片人麥可·摩爾賠償他8500萬美元。這位老兵聲稱,摩爾在《華氏911》中的一個電視採訪的片段中,沒有徵得他的許可就將他描述成為反戰人士。
來自美國國民軍警衛的皮特·達蒙中士要求摩爾賠償他的損失,根據上周他遞送薩克福馬高級法院的訴訟,影片導致他名譽掃地,情緒低沉,窘迫為難,個人蒙羞受辱。33歲
的達蒙聲稱,摩爾從未徵求過他的意見就擅自剪輯了他在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夜間新聞》節目的採訪片斷。
當他和另外一名預備役軍人在地面維修一架黑鷹直升機的時候,飛機的輪胎髮生了爆炸導致他失去了雙臂,另外一名士兵被當場炸死。達蒙在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採訪時,記者問到了軍隊給受傷士兵開出的一種新止痛藥的問題,他在訴訟中聲稱,莫爾在《華氏911》影片中使到了這部分內容。《華氏911》是2004年的一部紀錄影片,該片嚴厲地批評了布希政府和其發動的伊拉克戰爭,達蒙表示,這部影片似乎使他成為一個“抱怨戰爭效應的代言人”,實際上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是在抱怨受傷後身體上經受的“難以忍受的疼痛”。
在影片中,達蒙是躺在擔架上,傷口上綁滿了繃帶,他說他感覺自己像被老虎鉗夾住了一樣,止痛藥沒什麼幫助,很多都沒什麼作用,達蒙只在影片中美國民主黨人麥克德莫特發言之後短暫出現過,麥克德莫特在談論布希政府,他說:“他們說他們不會遺棄任何士兵,但是,他們遺棄了很多士兵。”達蒙聲稱,摩爾將採訪他的剪輯安排在國會議員的陳詞之後,這會讓人感覺他好像是被布希政府和部隊遺棄的士兵。
在他的訴訟中,達蒙表示,他同意並且支持總統和美國戰爭所做的一切努力,而且他也沒有被美國遺棄。在美國沃爾特·里德軍隊醫療中心療傷的達蒙表示,他接受過手術和物理療法,學習了使用彌補術,生活能夠自理了,他還表示,非營利組織“軍人之家”為他建了一所方便於殘疾人的房子。
達蒙在他的訴訟中寫道:“摩爾的工作營造成了一種受傷軍人被遺棄的虛假畫面。原告並沒有被遺棄,相反,他得到了支持,得到了經濟上和情感的援助,有總統和國家以及家人、朋友、熟人和社區的積極援助。”31日,摩爾對採訪電話沒有做出立即的答覆,另外一名被告,米拉麥克斯電影公司的一名發言人也沒有給出立即的答覆。
對於一個採訪的要求,達蒙沒有立即作答,達蒙的律師丹尼斯·林奇說:“他非常苦惱,因為,過去,他一直在支持他的政府,他是一名愛國者,他是一名戰士,現在,在影片中,他被描述成一個完全相反的人。”達蒙要求為他的心情沮喪和名譽損失支付7500萬美元,他的妻子要求再賠償她丈夫1000萬美元作為精神損失費。
媒體報導
媒體報導1:
在坎城電影節上首場放映後,《華氏9/11》獲得了在場觀眾長時間的鼓掌,被稱為是“坎城近60年歷史上掌聲最長的一部電影”,雖然具體的鼓掌時間很難計算,但各大報紙的新聞記者們估計約15—25分鐘。
6月23日在紐約幾大電影院首映時,《華氏9/11》打破1997年《黑衣人》創下的記錄,在Loew's Village電影院首創單個影院票房4萬9000美元的奇蹟(即在一天大約有7000人進這家電影院觀看本片)。其它幾家影院的當天票房也有2、3萬,如此火熱的觀影勢頭,說明本片要比前段時間的《耶穌受難記》還要讓觀眾期待。
媒體報導2:
麥可·摩爾是個連看起來都很美國的大塊頭,他紀錄的也是很美國的事件。從反思槍枝管制與校園暴力的《科倫拜恩的保齡》,到這個繼1956年雅克·庫斯托《寂靜的世界》後第二部以紀錄片奪得金棕櫚的《華氏911》,他需要的除了勇氣還有很多。
布希,切尼,拉姆斯菲爾德眾多國會議員,出現在紀錄片裡的大牌不少,他們的“表演”也絕對真實傑出。以至於坎城評審團曾嚴肅考慮過,是否要頒給美國總統布希“坎城影帝”的稱號。可激進的題材不知是不是戳到了布希政府的痛處,本片在美國卻差點上映無望--這開始幾乎讓摩爾發狂--他在坎城頒獎禮上曾激動的表示:“全世界都能看到這部電影了!除了一個國家!”
而現在的摩爾更直截了當地表示,他不在意影片口碑如何,他只是希望這部影片可以改變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如果有人在看完影片後,放棄投布希的票,電影就算成功了。”
媒體報導三:
據悉,在《華氏911》出人意料地奪得坎城“金棕櫚”大獎後,其魅力衝破層層阻礙,得以擺脫原本“禁映”的命運,將於今年下半年在美國本土公開上映。而針對昨日有媒體稱“中影絕無可能將之引進中國”一說,本報記者採訪了中影集團發行放映公司副總經理翁立,他表示:“也不能肯定說絕不會去引進這部影片,如果市場需要,又符合引進要求,能夠通過審查,我們還是會考慮的。”
翁立代表中影公司此次也去了坎城,目的之一就是選片,而《華氏911》這部影響力巨大的影片也進入了他們的視線。但他認為,目前觀眾對《華氏911》的熱情也許只是暫時的,最終是否有望引進還要進行進一步的市場調研,不能根據表面現象草率行事。但關鍵是,這樣一部敏感的政治紀錄片,能否通過審批是很大的未知數。
而對於日前傳出的“廣電總局將對進口大片進行糾偏,20部分賬影片限額中,美國片不得超過14部”的訊息,中影集團進出口公司的周鐵東經理告訴記者,這並不是新規定,而是中影公司一貫的操作規範:“這是我們的行業共識。每年引進片不到50部,但我們一般保證在10個國別以上,至於分賬大片中美國片的具體數量也是每年根據電影局要求引進,而且能引進什麼不能引進什麼都要通過審委會批准,數量上不是任意,我們也是本著多國別多樣化的原則進行,只是美國片宣傳聲勢大,受到關注多。”
精彩劇照
嘎納獲獎照片
華氏9.11大事記
5月初,發行商迪斯尼明令禁止《華氏911》登上美國院線,怕惹惱布希弟弟。
5月17日,《華氏911》正式在坎城影展亮相,並成為本屆影展大熱。
5月22日,《華氏911》獲得金棕櫚大獎,也是第一次有紀錄片獲得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項。
5月24日,坎城影展評審團成曾嚴肅考慮過是否要頒給美國總統布希“坎城影帝”的稱號。
6月2日,在奪得坎城大獎後,《華氏911》得以擺脫原本“禁映”的命運。
6月14日,《華氏911》紐約試映破單日票房紀錄
6月15日,《華氏911》被美國電影協會定為R級,即意味著17歲以下青少年不被允許單獨觀看。摩爾提出抗議。
6月22日,美國電影協會仍維持原先決定,《華氏911》未能從R級降為PG-13級。同日,流行音樂天后麥當娜公開呼籲歌迷買票觀看《華氏911》。
6月25日,《華氏911》在全美公映。
6月29日,《華氏911》攝氏100度 爭議影片北美大熱奪冠。
6月30日,《華氏911》有望成首部進口紀錄片 拷貝已送審。
精彩對白
戈登•勃比特(卡拉馬公司市場經理,卡拉馬是美國軍隊的裝備供應商):“在今天這個世界沒有完全孤立的土地,比如類似在伊拉克出現的新的商業機會,是非常可以利用的。”
布萊尼•奧伯(海奇保障公司總裁,為亞特蘭大美軍基地提供裝甲車輛):“不幸,至少對於這段時期可以這樣說。我們以為將會到達一個好時期,錯了,這是個危險的時期。也是對做生意很棒,但對於人民而言,這是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