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藍子工程

菜藍子工程

“菜籃子工程”是為解決副食品短缺,保障中國城鄉副食品供應逐步增長的重要措施。

菜藍子工程菜籃子工程

為緩解我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農業部於1988年提出建設“菜籃子工程”。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及良種繁育、飼料加工等服務體系,以保證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吃。

“菜籃子工程”是為解決副食品短缺,保障中國城鄉副食品供應逐步增長的重要措施。它是由農業部組織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深入調查研究後制訂的。“菜籃子工程”是從中國國情出發,解決供求均衡發展的一整套中近期的系統工程,在理順食品價格的基礎上,改革生產、流通體制、調整副食品供給結構等,爭取到1992年城市魚、肉、蛋、蔬菜實現均衡優質上市。

發展歷程

菜藍子工程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菜籃子工程”重點解決了市場供應短缺問題。“菜籃子”產品持續快速增長,從根本上扭轉了我國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局面。除奶類和水果外,其餘“菜籃子”產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達到或超過世界人均水平。

到1993年底,全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已達2080個,城鄉集貿市場已達8.3萬個,其中農副產品專業市場8220個,初步形成了全國大市場、大流通的新格局。

1994年,“菜籃子工程”已處在由過去以生產基地建設為主轉入生產基地與市場體系建設並舉的新階段。同年年底,全國肉類總產量達4499.3萬噸,禽蛋1479萬噸,水產品總產量達2146.4萬噸,水果總產量達3499.1萬噸,蔬菜面積達1.34億畝。全國有27個省市初步建立了主要副食品的地方儲備。

從1995年起開始實施的新一輪“菜籃子工程”,主要有四大特點:加大基地建設,向區域化、規模化、設施化和高檔化發展;城鄉協手共建“菜籃子工程”。不僅城郊發展“菜籃子”,而且廣大農區也積極發展“菜籃子”,一批全國性的農區基地正在形成和發展;提高科技含量,最佳化結構,增加花色品種。為了適應城鎮居民對“菜籃子”產品“鮮活、優質、營養、方便、無蟲害”的消費要求,各地在生產中廣泛採用良種、良法、以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探索新的流通方式,積極推進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

1995年,農業部公布了全國23家首批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同年,農業部實施了大、中城市“菜籃子”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聯網。到同年9月,該信息網已與28個大、中城市和主產區的33個批發市場聯網。

1996年,“菜籃子工程”批發市場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開始啟動。武漢、廣州、瀋陽、西安四個城市入選為首批試點城市。試點工作由農業部和國家體改委聯合成立的領導小組組織實施,試點的總體安排時間為2至3年。

1997年底,全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發展到約4000家。全國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心批發市場為核心,連線生產基地和零售市場的穩定的“菜籃子”市場體系

1998年,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菜籃子”產品生產要推廣優新品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實現均衡供給,努力創造名牌農產品。

1999年9月,全國10大城市第12次“菜籃子”產銷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透露出這樣一個事實:國內“菜籃子”供求形勢已經從長期短缺轉變為供求基本平衡、豐年有餘,這標誌著我國“菜籃子”工程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00年11月17日,全國十大城市菜籃子產銷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提出21世紀初“菜籃子工程”的主要目標任務:以最佳化結構、提高“菜籃子”產品質量和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為動力,實現“菜籃子工程”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

2001年4月,一項重在提高農產品質量和保證農產品消費安全的“無公害食品行動計畫”由農業部組織實施。這項工作以“菜籃子”產品為突破口,以市場準入為切入點,從產地和市場兩個環節入手,通過對農產品實行“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計畫用8到10年的時間,基本實現主要農產品生產和消費無公害。

2002年7月,國家經貿委有關負責人宣布,“三綠工程”進展順利並取得階段性成果。“三綠工程”是指提倡綠色消費,培育綠色市場,開闢綠色通道,以提高食品質量,維護消費者利益。隨著“三綠工程”的實施,全國“菜籃子”衛生質量安全檢測體系進一步加強,築起一道道食品安全防線,有效防止有害食品流入市場。
農業部全國“菜籃子工程”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管理辦法

農業部全國“菜籃子工程”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推動全國“菜籃子工程”建設,促進以批發市場為中心的鮮活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建立穩定的產銷聯繫,加強巨觀調控,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菜籃子工程”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以下簡稱定點市場)是指:具有全國性或區域性影響、占地規模和交易規模較大、具有較為完備的交易和輔助設施,並經農業部批准命名的定點市場。

第三條 定點市場的區域布局主要集中於:北京、天津、上海等特大城市,部分省會城市,有可能發展成為區域經濟中心的新興城市和全國“菜籃子”產品主產區。

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於正式申報定點的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已被農業部批准命名的定點市場。

第二章 申報條件

第五條 凡是符合《“九五”“菜籃子工程”全國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劃》和《中國水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規劃》規定的市場建設和發展布局原則,並符合以下條件的大型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均可申報定點市場。
銷地市場(包括綜合性批發市場和專業性批發市場):
市場所在城市的非農業人口在100萬以上,市場主營產品年交易量占當地此類產品銷售總量的1/3以上,具有較為完備的市場交易及輔助設施。

產地市場:

市場位於全國性或區域性鮮活農產品主產區,並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

(一)蔬菜批發市場:市場所在地蔬菜播種面積達到30萬畝以上,市場年交易量占當地蔬菜生產量的2/3以上;(二)水果批發市場:市場所在地水果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市場年交易量占當地水果生產量的2/3以上;(三)畜禽批發市場:市場年交易量占當地畜產品生產量的1/2以上;
(四)水產品批發市場:市場所在地屬於全國重要漁港或淡水產品主產區,市場年交易水產品數量10萬噸以上。其他鮮活農產品市場參照上述原則執行。
第六條 市場選址、建設符合國家和地方政府頒布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劃及有關政策法規。

第七條 具有較完備的市場交易規則和管理辦法,市場交易秩序良好,市場運行較為規範。

第八條 市場正式運營一年以上。
第三章 申報、審批程式

第九條 定點市場的申報程式
申報定點市場,須向當地政府和省級農業、畜牧、水產、農墾等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報告。
銷地市場:須經市場所在地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推薦上報農業部,同時對口抄報省級農業、畜牧、水產、農墾等主管部門。
產地市場:須經市場所在地地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和省級農業、畜牧、水產、農墾等主管部門共同推薦上報農業部。

第十條 定點市場的審批程式
農業部根據地方政府和省級農業、畜牧、水產、農墾等主管部門的推薦,經過考察、評審後,批准命名定點市場。

第四章 對定點市場的扶持

第十一條 根據市場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制定和實施有利於市場發展和運營規範的政策。

第十二條 在銜接國內外投資、立項爭取國家政策性貸款等方面,對定點市場予以支持。

第十三條 幫助定點市場與全國重點鮮活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立穩定的產銷聯繫。

第十四條 優先吸收定點市場加入農業部全國菜籃子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及時提供有關市場運營和發展的政策、產銷動態信息。

第十五條 對市場的建設發展和營運管理給予指導和諮詢,幫助制定市場運行規則,健全管理制度。

第十六條 定期組織各級市場管理人員集中培訓,組織考察、交流活動,約請參加農業部全國菜籃子工程辦公室召開的座談會。

第五章 定點市場承擔的責任

第十七條 按照統一規定,懸掛農業部頒發的“‘菜籃子工程’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標牌。

第十八條 接受農業部的管理和業務指導。

第十九條 按照規定的時間,向農業部全國菜籃子工程辦公室報告季度和年度市場運營情況。包括:各類商品的成交量、成交額、成交價格,以及市場運營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第二十條 市場管理機構發生變化或變更法定代表人,須及時向農業部全國菜籃子工程辦公室報告。

第六章 考核評估

第二十一條 對定點市場每兩年進行一次全面考核和評估,對於不符合定點市場資格的市場,撤銷其“定點市場”的名義。

第二十二條 定期表彰運營狀況良好的市場和市場經理人員。
(摘引自農業部檔案農辦綜[1996]91號)

國內農產品流通途徑

菜藍子工程菜藍子工程

市場貢獻

菜藍子工程為了滿足城市副食品的需要,市政府把“菜籃子”作為民心工程、系統工程、效益工程來抓,加強了生產、科技、加工、市場、調控等五大體系建設,基地生產發展、市場購銷興旺、政府調控有力、價格相對平穩,蔬菜副食品的零售價格和價格指數一直處於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等偏下水平。我市自1989年開始實施“菜籃子”工程。十多年來,市委、市政府一直給予高度重視,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發展重點,先後經歷了興建生產基地,增加副食品供應;完善市場體系,搞活農副產品流通;發展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提高基地企業綜合效益;發揮基地龍頭示範作用,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等四個發展階段,從而結束了我市蔬菜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歷史,市場貨源充裕、繁榮興旺,價格相對平穩,初步形成了買方市場;大體上完成了“菜籃子”產銷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度,新型的流通體系已具雛型;初步探索了一些新形勢下政府有效調控市場的經驗和辦法,一個適應市場需求、著眼規模經濟、追求良性發展的“菜籃子”產銷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由最初的力求滿足市場供應逐步發展成為目前的一種大規模、多品種、高質量、新科技含量的產業,在多次會議上受到國務院和有關部委領導同志的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