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菊山 。1949年11月生,籍貫河南內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中畢業後先後在農村和西北林業建設兵團生活10年之久。
個人經歷
1978年考入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系,在校任青年詩歌學會第一任會長,與同仁創辦詩刊《我們》。1985至1986年在武漢大學學習。現為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敦煌》詩刊主編。系西北民族大學兼職教授、蘭州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甘肅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民俗學會理事、中國民俗學會農業民俗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外散文詩研究會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花兒文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關隴民俗研究會理事長等。彭金山兼詩人、學者於一身,他自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文學創作,大學畢業後到高校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迄今在《文學評論》、《人民日報》、《詩刊》、《民族文學》、《民族文學研究》等報刊發表作品400多篇(首),文學及民俗學論文150餘萬字。出版有詩集《象背上的童話》(1991)、《看花的時候》(1992),詩選《別一種風景》(1990)、《母親頌》(1992)、《父親頌》(1993)、《中國現當代抒情詩選》(1996),編著《20世紀中國散文詩精品賞析》(1993)及學術著作《中國新詩藝術論》(2000,2006修訂版)、《文學批評與文體透析》(2001)、《隴東風俗》(2001)等。
主要成就
從事高校教學工作20多年來,他結合教學和創作實踐深入進行當代文學和文體學研究,提出散文詩的"雙元異步透融結構"理論;在詩歌思潮、詩學理論和作家作品研究方面成果豐碩,產生了相當廣泛的影響。《甘肅當代文藝五十年》指出,彭金山的評論"具有明顯的個性特色。作為詩人,他與評論對象--詩歌作品易於溝通。在詩評中往往直接由直覺上升到本質,使評論文字準確中肯;而且他還善於發掘作品中的文化內涵,用頗富文化意蘊的詩意語言表述出來。另外多年從事寫作學、民俗學研究,使他能以較為開闊的視野觀照對象,進而選取獨特的切入角度探幽發微。"彭金山先生在民俗文化,特別是區域民俗的蒐集、整理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觀的成績。曾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首屆學術著作獎、中國文聯2000年度文藝評論獎、第六屆全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優秀評論獎、甘肅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甘肅省"五個一工程獎"等十幾項科研和創作獎勵;在教學上,曾獲甘肅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兩次,主講課程《中國現當代文學》被評為甘肅省精品課程。先後獲得"甘肅省優秀大學畢業生"、"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甘肅省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2004年出席了第一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辭條輯入《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華文作家詞典》、《中國詩人大辭典》、《中國民間文藝家辭典》、《東方之子》及《中國寫作教育家·重要學術觀點會萃》等多部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