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外長會議

莫斯科外長會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美、英、蘇3國外長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會議的簡稱。會議共分為兩次。第1次會議於1943年10月18日開始舉行。美國國務卿赫爾,英國外長艾登和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參加了會議。這次會議是3國首腦會議的預備會,3國外長在會上集中討論了儘快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建立戰後和平等問題。在美國的堅持下,會議後期邀請中國代表參加了討論。最後,會議發表了一項公報和4項宣言。在《中蘇美英4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中,4國建議戰後建立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關於義大利的宣言》確定:必須堅決肅清義大利的法西斯勢力,必須給義大利人民以自由選擇政府的機會;《關於奧地利的宣言》宣布:德國兼併奧地利無效,必須恢復奧地利自由獨立國家的地位;《關於德國暴行的宣言》宣布:對所有犯暴行罪的希特勒分子將進行審判和懲處。第1次會議於同年10月30日結束。史達林在克里姆林宮的宴會上曾當面對美國國務卿赫爾作出承諾:在擊潰德國後,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第2次會議於1945年12月16日至26日舉行,美國的貝爾納斯、英國的貝文和蘇聯的莫洛托夫參加了會議。會議討論了戰後一些重大問題,並通過了一些重要決定:(1)只有停戰協定的簽字國,才能參加起草對5個戰敗國——意、羅、保、匈、芬的和約;(2)成立遠東委員會和盟國對日管制委員會;(3)由蘇、美組成聯合委員會,協助設立臨時朝鮮民主政府,以重建獨立、民主的朝鮮;(4)重申不干涉中國內政,儘快撤退在中國的所有外國軍隊;(5)通過了關於羅、保兩國政府組成問題的決議;(6)由聯合國組織建立國際原子能管制委員會,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