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安莊鎮

莒縣安莊鎮

中國地名,在山東省境內,有兩個地方叫此名,一個位於山東省莒縣北部,屬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市,還有山東省肥城市安莊鎮,地處魯中寶地泰山西麓,佛桃之鄉肥城南部,因宋真宗赴岱封禪途中安駕駐蹕而得名,自古以來即為“南北兩京通衢,四方商埠重地”。

歷史

安莊,行政隸屬日照市莒縣,空有沿海之名卻無沿海之實

安莊,曾稱公社、鄉。1995年12月18日,撤銷莒縣安莊鄉,設立安莊鎮。

安莊,曾一度成為莒地貧困山區的代名詞,所以才有了後來日照史上最大規模的莒地北十鄉大開發(北十鄉開發之時,莒縣總計25個鄉鎮,安莊曾是被開發的鄉鎮之一,政績工程,成效甚微)。

安莊,位於山東省莒縣北26公里處,西與臨沂市的沂水縣相毗鄰,

地理環境

該鎮主要礦產有黃沙及石英礦,並探測有黃金及硃砂礦(未開發)。鎮內有6條河,黃沙資源豐富,沿河

水泥預製業已成規模,產品有電線桿、水泥管等水泥預製品。該鎮盛產石英砂,已有石英砂廠4家,年產石英砂10000多噸。 鎮內水資源豐富,東臨蓄水量達3.8億立方米的山東省第四大水庫(青峰嶺水庫),另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8座、總灌溉面積達966.67公頃,全鎮土壤主要有粘土、壤土及沙壤土,以沙壤土為主,光、溫、水、土適各種無公害蔬菜、果品生長。該鎮主要經濟作物有黃煙、桑蠶、蘆筍、西瓜、大姜、大蒜、果品、藥材等;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高粱、穀子等,糧經比例已達到4:6。該鎮溝多丘陵多,適應飼草畜牧業發展,主要養殖豬、羊、牛、驢等牲畜及兔、雞、鴨、鵝等家禽。 該鎮已建成速生楊豐產林14126畝、經濟林2600畝,三年累計林業育苗4100畝,全鎮百畝以上的豐產林大片共有23處,成片造林涉及中安莊村、大馬峪、大鹹服、張博士溝、黑石溝、油坊、葦子溝等15個村。林業招商引資項目6個,其中3個開發面積在2000畝以上。6個林業招商引資項目除林業育苗外,租賃土地最低期限30年。開發面積在2000畝以上的分別為東方林業有限公司、信安經濟園林、金地林業。

行政區劃

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30644
15809
14835
家庭戶戶數 10197
家庭戶總人口(總) 29567
家庭戶男 15056
家庭戶女 14511
0-14歲(總) 7887
0-14歲男 4165
0-14歲女 3722
15-64歲(總) 20213
15-64歲男 10442
15-64歲女 9771
65歲及以上(總) 2544
65歲及以上男 1202
65歲及以上女 134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9312[2]

7下轄村

編輯

陳家官莊村 安莊北村 安莊西村 安莊東村
南店村 謝家南湖村 生家南湖村 白石溝村
前丁果莊村 西丁果莊村 東丁果莊村 前吳村
中吳村 大馬家峪村村民委員 小馬家峪村村民委員 黃家河村
豐收村 南樓子村 北樓子村 北吳村
大鹹服村 油坊村 葦子溝村 北柳石頭村
西柳石頭村 高家柳石頭村 孫家柳石頭村 邵家官莊村
張博士溝村 周家溝村 黑石溝村 石龍官莊村
官家林村 西安莊村 中安莊村 安家窪村
寶窪村 坪上村 王家川村 大張官莊村[3]
左家溝村 劉家山村

知名人物

張德江:

張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祖籍山東省莒縣安莊鎮中安莊村,祖上原是村中木匠,因當時家境貧困,於清朝中期,舉家闖關東至今東北遼寧省。

張世海:

張世海,原名張倫(張侖),東北抗日民族英雄,山東省莒縣安莊鎮中安莊村人。

張世海是奉系軍內一位神秘而又傳奇式的愛國人物。20世紀二十年代,後清政府腐敗無能,東北地區一度混亂,張世海遂帶領鄉民揭桿而起,占山為王,劫富濟貧。後被張作霖招安,其人雙手過膝,夜能視物,槍法奇準,有神槍手之稱,因其有過人之處,所以深受

的青眯(詳見《東北抗日名人錄》《張作霖》)。皇姑屯事件之後,張世海也曾一度成為被日軍通緝暗殺的對象。張作霖死後,1928年12月28日,張世海與王樹翰、邢士廉、米春霖、徐祖貽等人力挺張學良東北易幟,結束了東北軍閥混戰的局勢。到30年代,國共又起戰亂,張世海不忍看到國人相殘局面。遂隱姓瞞名,過起了隱居生活。為了紀念那段歷史,後來將其三個兒子取名張德霖、張德仁、張德軍。其傳奇事跡,現在東北某些地區和家鄉仍廣為流傳。

張余:

張余,山東省莒縣安莊鎮中安村人,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孟良崮戰役等,建國後,又跨過了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的上甘嶺等戰役。身經大小戰爭上百起,立戰功無數,身負重傷十餘次。回國後,為不給國家添負擔,遂決定回村養傷病。於1995因病醫治無效去逝。

郭安錫

郭安錫:救人英雄,山東省莒縣安莊鎮中安莊村人

。1976年生,1995年12月入伍參軍到瀋陽軍區某部隊,曾參加“九八大抗洪”的松花江抗洪搶險,榮立過集體二等功。

20 11年11月10日(農曆十月十五),不顧個人安危,搶救在村南嶺姜窖存放紅薯的村民,英勇獻身,時年35歲。(祥請參閱報告文學:山東省莒縣一退伍軍人救人犧牲--我用生命換你一線生機)。日照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決定追授郭安錫“日照市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4]。並被評為山東省日照2011年“十大民生人物”。

日照市“十大民生人物”委員會給郭安錫的頒獎辭:

臨危不懼,挺身而出,這個曾經軍營里的戰士,再一次衝鋒陷陣,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為他人換回生機,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正氣之歌。他的壯舉,將是一曲流傳千古的正氣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