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廣化寺塔

莆田廣化寺塔

莆田廣化寺塔,即釋迦文佛塔,位於福建莆田鳳凰山南麓廣化寺的東側,又稱廣化寺塔。該塔建於南宋乾道元年(1165)之前,仿木構樓閣式石築,八角五層空心,總高30.6米,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寺初建於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始名“金仙庵”,後擴建為寺。

莆田廣化寺塔 莆田廣化寺塔

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睿宗皇帝賜名“靈岩寺”,由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額。

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宋太宗皇帝改名“廣化寺”。 宋明兩代最為鼎盛,規模最大,與福州鼓山湧泉寺、泉州開元寺、廈門南普陀寺並稱為福建四大叢林。

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最近又被評為福建“十佳”風景區之一。

地理環境

福建莆田廣化寺座落在莆田市市區西南郊2公里許的鳳凰山(又名南山)之麓,是福建省著名古剎,也是福建佛教大叢林之一。這裡松柏蒼翠,山泉鳴澗,清幽寧靜。人行其間,綠蔓牽衣,別有一番禪意。相傳千年之前,滔滔東海之水,直涌至南山腳下,行雲流霞與青翠松柏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無比生動的畫卷,故有“南山松柏”佳景之稱,亦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歷史記載

廣化寺始起於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這裡原是邑儒鄭露三兄弟結廬講學之所,鄭露三兄弟世稱“南湖三先生”。後來,有一位金仙禪師到此潛修佛道,鄭氏三兄弟受禪師感化, 遂舍廬為庵,取名“金仙庵”,亦名“金仙院”,這便是廣化寺的前身。

隋開皇九年(公元598年),來自天台山的無際禪師募資擴建為“金仙寺”。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長老志彥應召入宮講《四分律》,奏聞當年無際禪師持誦《法華經》,因受靈應石涌白泉的事,睿宗遂賜寺名“靈岩寺”,並由大書法家柳公權書匾,以此名重一時,成為八閩一大叢林。

宋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始改名為“廣化寺”。廣化寺左側,至今矗立著一座建於宋乾道元年(1165年)前的釋迦文佛塔。塔為石構仿樓閣式,五層八角形,高約30米。塔室空心,頂作藻井, 內壁嵌有石級,可登上各層塔門外。第一層東西兩面開門,余設佛龕;門兩旁浮雕羅漢,神態逼真。第二層至第五層四面開門,四面設佛龕;門旁雕金剛武士,威武莊嚴,龕旁浮雕觀音菩薩,豐盈慈祥。各層塔檐飄舉欲飛。檐下各出三層,浮雕鳳凰、雙頭羽人、飛天樂會以及奇花異草等圖案,工藝精湛,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是研究宋代建築和文化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羅哲文在《中國古塔》以其浮雕秀美稱:“塔的須彌座和欄桿別具一格。須彌座的束腰部分雕刻獅子滾繡球和牡丹花等圖案,造型極為優美。……特別是須彌座四周欄桿與眾不同,不用望柱和枋板式的欄桿組合,而是使用了較低的通連波濤雲氣紋圖案的矮欄,使厚重的塔基,增加了輕巧之感。”釋迦文佛塔的浮雕展示了宋代我國石雕藝術的精華。該塔的建築結構也頗特殊,如瓜楞形倚柱的柱頂和補間鋪作,其斗拱均作一杪一個下昂再加上一杪一個下昂的出四跳七鋪作的形式,這隻有敦煌榆林窟第16窟五代的壁畫中的建築才有。釋迦文佛塔的人物浮雕中多有“密宗”的形象,為研究佛教密宗宋代還在東南沿海傳播提供了實物的資料。塔身保存多處宋元古人的題記刻字和墨書,足見古人登臨抒懷的旅遊雅興。

莆田廣化寺塔 莆田廣化寺塔

廣化寺雖幾經興衰,此塔卻依舊如故,保存至今,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1961年,此塔被列為首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化寺鼎盛時期,下轄10院120庵,檐楹相摩,軒宇層出,山門若市,香客如雲。明代進土黃仲昭有詩曰:“一派禪房依澗轉,數聲清磬隔林聞。靈岩一百二十寺,多少樓台鎖夕曛。”是當時南山廣化寺盛況的寫照。爾後幾經興廢,至清乾隆年間僅存月峰寺院、普門庵。

現在廣化寺保存下來的一些主要建築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依舊制重建的。八十年代初,由於海外華僑的熱心捐助,廣化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擴建,千年古剎一舉重輝。1981年春節,中國佛教會會長、名書法家趙朴初來莆視察廣化寺整修工程,親筆題寫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八個遒勁大字,以及“萬德莊嚴”匾額,為千年古剎增添光彩。

結構描述

莆田廣化寺塔 莆田廣化寺塔

廣化寺現在占地總面積33公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石砌圍牆長達1公里。中軸線貫穿照壁、牌坊、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藏經樓)、祖堂(上為臥佛殿)等,全長385米,由海拔25米逐漸升高至63米。兩側翼建有寬敞的百柱廊廡,把整個建築群有機地聯成一體。左廂依次為功德堂、溪聲閣、水雲鄉、尊客堂、伽藍殿、五觀堂(上為庫房)、鐘樓等;右廂依次為般若堂、看山樓、方丈室、煙霞窟、淨行堂、祖師殿、學戒堂、鼓樓等。左翼復建觀音閣,右翼新建地藏殿。放生池兩側、鐘鼓樓兩翼,各建羅漢堂,供奉五百羅漢塑像。大雄寶殿建在高2.7米的基台上,為抬梁式殿堂結構,殿高22米,面積837平方米,雄偉莊嚴,為福建諸名剎之冠。殿內盤坐釋迦佛、藥師佛和阿陀佛三尊大佛,兩側台座排列十八羅漢。寺前迎面聳立著一座高大的牌坊,上書“南山廣化寺”五個遒勁大字;內側一面,書“莫向外求”四個大字,頗具禪意。進得山門,過放生池,拾級登上天王殿前平台,天王殿前有兩座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所建的石徑幢,高約3米,其中一座刻有《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這是研究梵文漢譯與本地方言關係的珍貴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