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商聯盟

福建莆田市商人的簡稱,為中華十大商幫之首閩商,重要的一個分支。代表人物是新加坡首富黃廷芳家族。莆商以其廣泛的國內和國際影響力,素有中國猶太人,東方猶太人之稱。目前世界各地共有200多萬莆商,其中海外莆籍商人150多萬,足跡遍及73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各大中城市有90萬莆商活躍在各條經濟戰線,年創產值8000億元。國內的莆商控制了民營醫院,木材,珠寶,建築建材,民營加油站等多個行業。

流放雛人偶是一種拔鍥行為。鳥取縣人每年3月3日傍晚將穿著紅紙衣的雛人偶和供品放在圓蓋上,放入河中,任其漂游遠去。如今日本三月三擺放的“內里雛人偶”起源於日本江戶中期。日本關西地區製作的雛人偶模仿宮廷生活,以紫晨殿為主要襯托。過去,一對兒“親王雛人偶”的擺放方法是男左女右。因為日本人認為左比右的地位高。然而日本明治維新以後,雛人偶的擺放也改為西式即男右女左。此外,日本江戶時代人偶為長臉,最近改為圓形臉。

日本的雛祭是從中國傳去的:3月上巳之時到水邊清洗身上不潔之物,借水的靈力驅除邪惡和不祥之氣,因為在那時一般人都認為上巳這天是災禍的日子,為了消除附在身上的厄運及污穢之物以確保平安。這種活動稱“褉”。後來才把三月三日作為上巳節固定下來,這大約起源於周代,在中國宋代以前是個很受重視的節日,魏以前稱為上巳。宋代之後,上巳節已近消失在中國;但在日本就不一樣了,三月三日是日本五大傳統節日之一(農曆一月八日、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七夕、九月九日重陽),節日風俗延續至今,與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三月三日在明治維新以前指陰曆,後多改指陽曆。從名稱上看,日本也稱三月三或三月上巳,同時也稱女兒節、雛祭,反映出日本的節日文化特點。在平安時代(794-1192)初期日本逐漸形成了“和風文化”,那時在貴族中宮廷貴族女子之間非常流行賞玩偶人,後來又與祈求身體安泰之風俗相結合,形成了用偶人按撫身體,然後把偶人和供物擺在用草編的織物上,再把它們一同放入水中任其漂走。流傳到十三世紀室町時代(むろまちじだい‎ 1333年-1568年)時,才逐漸統一在三月三日過節。直至十六世紀江戶時代,這個節日才在庶民之間盛行起來;也是在江戶時代,開始裝飾起雛偶人。

在日本,關於三月三節日習俗的記載,最初是曲水流觴的活動,並被公認是由中國傳入延續下來,逐漸演變為日本的女兒節。關於曲水宴風俗,最早能看到這一記載的日本文獻是公元720年編成的《日本書記》,顯宗天皇元年(485)三月條載:“三月上巳,行幸後苑,另設曲水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