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洪區簡介
日前,記者來到淮河幹流荊山湖行洪區災後重建工程建設工地,只見工地現場彩旗飄揚,機聲隆隆,一幅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
荊山湖行洪區的運用,對降低淮南至蚌埠水位,確保淮北大堤以及蚌埠、淮南城市圈堤的防洪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歷史上荊山湖行洪區的啟用一般採用爆破炸口方式,往往難以達到設計的行洪流量,削弱了行洪效果,而進洪後的退水又無法控制,汛後堵口復堤的難度較大。為靈活、有效地控制荊山湖行蓄洪區,加強對淮河 洪水的調度,2003年淮河大水後,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批覆同意興建荊山湖行蓄洪區進、退洪閘工程。
工程建設概述
工程總投資:14520萬元。
工程位置:荊山湖退洪閘位於安徽省懷遠縣荊山湖行蓄洪區下口門附近。
工程設計:荊山湖退洪閘設計行洪流量3500立方米/秒、退洪流量1000 立方米/秒、反向進洪流量2000 立方米/秒。設計行洪水位:湖內側24.0米,淮河側23.85米。
荊山湖退洪閘為大(2)型水閘,主要建築物為2級、次要建築物為3級,按Ⅶ度地震設防。
荊山湖退洪閘採用開敞式水閘型式,共30孔,單孔淨寬為10米,閘室總寬度為340.6米。閘門採用直升式平面定輪鋼閘門,共30扇,配QPQ—2Χ320—10米卷揚式啟閉機。閘上公路橋設計荷載標準為汽—20,橋面淨寬6米,橋面高程25.8米。工程總投資:14520萬元。
行洪區作用
荊山湖退洪閘建成後與進洪閘聯合運用, 可以改變目前行洪區口門行洪難度大、效果差的局面,確保荊山湖行洪區及時、有效地通暢行洪,增強防汛調度的靈活性,對保證正陽關以下淮北大堤、淮南、蚌埠城市工礦圈堤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汛後不需要堵口復堤,有利於汛後退水,儘快恢復生產。該工程的建設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行洪區風景
省水安總公司與省水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水利工程建設的兩大主力軍,在去年的工程招投標中,分別中標參與荊山湖進、退洪閘工程的建設。進入施工現場後,兩施工單位既把荊山湖工地看成一個巨大的競技場,是展示各自企業文化、工程業績的舞台,又把荊山湖工地看成彼此交流的平台,精誠團結,攜手共繪荊山湖藍圖。 7月25日,荊山湖進洪閘建管處組織總監理工程師和省水安項目部的全體領導成員到荊山湖退洪閘建設現場參觀學習,交流施工經驗。座談會上,大家暢所欲言,探討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並就夏季高溫天氣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應注意的事項和下游消能工設計方案修改與施工的細節問題進行了交流。
會後,大家一致認為,這樣的交流對本單位啟發很大,要對照兄弟單位的成功經驗,查找自身的不足,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蔡建平副廳長在省治淮重點工程建設調度會上的講話精神,未雨綢繆,知難而進,讓管理水平上台階,把工程進度促上去,攜手打造荊山湖進、退洪閘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