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靡 | |||||
拼音: | |||||
解釋: | 1.草順風倒伏。比喻教化風行。 2.猶披靡。喻潰敗。 |
相關詞條
-
靡草
靡草,漢語拼音mí cǎo,語本《論語·顏淵》,草名《禮記·月令》。
簡介 出處 -
《靡草》
《靡草》 作者胡宏 ,是宋朝的一部詩詞。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傷靡草
概況【作品名稱】傷靡草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雍陶 【作品體裁】詩原文傷靡草 靡草似客心, 年年亦先死。 無由伴花落, 暫得因風起。作者雍...
-
《傷靡草》
《傷靡草》是唐代詩人雍陶的作品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靡
靡是一個多音字,讀音為mí/mǐ, 基本字義:1. 浪費,奢侈:~盪。~費。侈~。2. 分散:~散(消滅)。3. 古同“糜”,糜爛。
漢語信息 基本字義 詳細解釋 常用詞組 古籍解釋 -
靡靡
靡靡,指遲緩;頹廢淫蕩;草隨風倒伏相依的樣子。見戰國楚 宋玉 《高唐賦》:“薄草靡靡,聯延夭夭。”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
茶靡
荼蘼(學名:Rosa rubus H. Lév. & Vaniot),又名酴醾、懸鉤子薔薇。落葉或半常綠蔓生灌木。小枝被鉤刺。羽壯複葉,小葉5-7枚,卵...
-
翁歸靡
翁歸靡(?-前60年),是烏孫的昆彌,號肥王。翁歸靡,出身於烏孫王族。他成長的年代,正是烏孫王族內部權力紛爭、隱憂四伏的時期。軍須靡死的時候,因為兒子泥...
歷史評價 王位之爭 歸附漢朝 大破匈奴 眾邦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