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馴化
野生
水生陸生
陸生
地區分布
四川、吉林、寧夏、青海、新疆、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福建、台灣、廣東、廣西。
識別特徵
雌蛛體長3~4.5毫米。頭胸部長卵圓形,黃褐色,頸溝、放射溝及中窩色較深。螯肢來頭褐色,前後齒堤均5齒。步足赤褐色。腹部灰褐至黑褐色,密生細毛。外雌器外面觀為一圓形開口,中間有1條狹小裂逢,生殖腔開口於下端,中央圓形,兩側有輸入道並延伸到交配囊,與受精囊相接。受精囊“O”形,較骨化。雄蛛體長2.9~4毫米。
用途價值
稻、麥、棉、玉米、高梁、大豆、甘薯、果樹、疏菜及油料作物上均有分布,旱地中數量極多。川東、川東南每年發生5~6代,有早中稻上優勢種,占稻田蜘蛛總數的50%左右。1頭蜘蛛每天捕食害蟲1~10多頭。捕食飛虱、葉蟬、薊馬、紅蜘蛛、蚜蟲、蚧類、稻縱卷葉暝二化螟、三化螟、玉米螟及棉鈴蟲等的卵、幼蟲及成蟲。開發利用
野生未開發利用節肢動物門(三)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