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馴化
野生
水生陸生
陸生
分布
四川、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陝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廣東、貴州。
識別特徵
雌蛛體長3.5~5毫米。背甲黃褐色,頸溝、中窩及放射溝褐色,胸板深褐色,邊緣黑色。步足黃褐色,多黑刺,跗節末端色深。腹部卵圓形,赤褐色,閃光澤。背中央有1條銀白色寬縱帶,其上有3對黃褐色小圓點,縱帶兩側前後有4個黑色圓斑,前面2個橢圓形,後面2個圓形。腹面中央黑褐,,四周赤褐色,紡器黑色。雄蛛體長3毫米。
用途和價值
是稻、棉與其他農作物上常見種,張小網於植株間,捕食各種害蟲。產卵時將稻棉等葉卷折成卵室,產卵後向卷折的葉面抽絲。卵囊圓形,每囊有卵20~100多粒,以成蛛在土塊裂隙或稻蔸殘株內越冬。
開發利用現狀
野生未開發利用
節肢動物門(三)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