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綠色鏈球菌目前仍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占全部病原菌的30%~40%,較之早年的75%有下降趨勢。該菌也可致敗血症,在陽性血培養細菌,草綠色鏈球菌占2.6%。該菌偶可致腦膜炎,以唾液鏈球菌為多見。此外,尚可致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唾腺炎、口面部感染、牙源性感染、中耳炎、鼻竇炎等。
青黴素仍是治療草綠色鏈球菌感染的首選藥物。在某些地區出現少數青黴素耐藥株,如輕症鏈球菌和血鏈球菌有報導耐青黴素者占12%和9%。治療心內膜炎時,青黴素需與氨基糖甙類聯合套用,必要時也可與萬古黴素合用。其他抗菌藥,如頭孢菌素類、林可黴素類、紅黴素、氯黴素等也可根據病情作為青黴素的替代藥物選用。套用頭孢菌素類時需注意交叉過敏問題。
口腔手術或扁桃體摘除術後,患者可產生一過性菌血症,正常情況下細菌迅速被人體吞噬細胞清除,但在有病變的心瓣膜、受損心內膜或有人工瓣膜者,細菌可在上述病變部位停留繁殖,致心內膜炎發生,故此類患者在手術前應預防套用青黴素,對青黴素過敏患者可選用紅黴素。
相關詞條
-
草綠色鏈球菌
草綠色鏈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i)又稱為甲型(α)溶血性鏈球菌,是人體的重要正常菌群之一,分布於上呼吸道、胃腸道和女性生殖道,以...
病因 治療說明 -
牛鏈球菌感染
牛鏈球菌屬D組鏈球菌D組鏈球菌,常被錯誤鑑定為腸球菌或唾液鏈球菌(Str.Salivarius)、牛鏈球菌引起的最多見感染為敗血症和心內膜炎,胃腸,常被...
內容簡介 球菌分類 疾病常識 -
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於1881年首次由巴斯德(Louis Pasteur)及G. M. Sternberg分別在法國及美國從患者痰液中分離出。為革蘭染色陽性,菌體...
簡介 生物學性狀 致病性 免疫性 傳播與致病 -
草綠色
草綠色因顏色如青草而得名,RGB值分別為153、204、51,多用於女式服裝如連衣裙等上。草綠色象徵著勃勃的生機,如今的草綠色更淡雅,更加有生機,更突出...
簡介 病因 治療說明 -
鏈球菌屬
鏈球菌屬鏈球菌科的 1屬革蘭氏染色陽性細菌。菌體球或卵圓形,直徑不超過2微米,呈鏈狀排列。致病性鏈球菌鏈較長。無芽孢,大多數無鞭毛,幼齡菌(2~3小時培...
生化反應 性狀 -
肺炎鏈球菌[乳桿菌目細菌]
肺炎鏈球菌於1881年首次由巴斯德(Louis Pasteur)及G. M. Sternberg分別在法國及美國從患者痰液中分離出。為革蘭染色陽性,菌體...
簡介 生物學性狀 致病性 免疫性 傳播與致病 -
革蘭氏陽性球菌感染
致病性葡萄球菌到處都有,健康成人前鼻孔帶此菌的約占30%,在皮膚上帶此菌的約20%.醫院病人和工作人員的帶菌率略高.在醫院和社區,耐抗生素菌株常見。
內容 配圖 -
鏈球菌
鏈球菌是化膿性球菌的另一類常見的細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和人及動物糞便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數不致病。醫學上重要的鏈球菌主要有化膿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肺...
概述 生物學性狀 致疾性 微生物學檢查法 防治原則 -
肺炎鏈球菌[《工作細胞》中登場的角色]
肺炎鏈球菌於1881年首次由巴斯德(Louis Pasteur)及G. M. Sternberg分別在法國及美國從患者痰液中分離出。為革蘭染色陽性,菌體...
簡介 生物學性狀 致病性 免疫性 傳播與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