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發展
草廠里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託地理位置優勢和自然優勢,走優質果樹種植道路,全村共種植天竺桂、桂花、榕樹、黃樹梅等多種林木2000多株,種植南方優質梨、六月蜜桃、大果板栗等優質水果285畝,戶均果樹面積8.4畝。主要經濟作物有西瓜、葛根、辣椒等。2005年末,草廠里村積極探索“農家樂”生態旅遊模式,為草廠里村的經濟後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二、生活富裕
草廠里村2005年農業總產值205萬元,人均純收入4700元。目前,草廠里村電視入戶率100%,有線電視入戶率98%,人均住宅面積20平方米,程控電話入戶率90%。普通使用行動電話、機車等現代通訊、交通工具。
三、鄉風文明
草廠里村大力倡導文明新風。2005年雁山區級“十星文明戶”達40%。村里制定了村民道德公約,成立了一支文藝宣傳隊,修建了一個羽毛球場,新建了一座兩層樓約36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有電腦一台,人均有圖書15冊。2005年,全村實現“三無”,並獲雁山鎮“創建無毒小區”先進單位稱號。四、村容整潔
草廠里村大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使全村面貌煥然一新。全村完成村道硬化2000米,鋪設草皮1000平方米,種植觀賞性花木2000多株,修建集中垃圾池2個,排水溝1500米,改廁達到100%。家家用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建沼氣池28座,沼氣入戶率達76%,達到可建沼氣池的98%。草廠里村自行制定文明衛生公約,做到每天一小掃,一周一大掃,實行門前“三包”。幾年來,分別榮獲“雁山區文明村”、“桂林市文明衛生村”、“自治區衛生村”等榮譽,2005年獲得“全國文明村工作先進村”榮譽稱號。五、管理民主
草廠里村積極推行村民自治,建立較為完善的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村裡的事情通過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解決,建立了以協會、理事會等形式的組織,來處理全村的公共事業,如婚喪嫁取、公共衛生、農產品流通、治安義務巡邏等事情,通過這些組織得到較為妥善的管理。草廠里村自改革開放以來,村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從當初只是十幾個茅草房的落後小村發展成為一個富足和諧的現代化農村。1993年1 月8日和1999年1 月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鎔基、錢其琛先後到草廠里村視察工作。全村目前人人富而思進,在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道上又開始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