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遊

草原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種,分為熱帶草原、溫帶草原等多種類型,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植被類型。

草原的形成原因是土壤層薄或降水量少,草本植物受影響小,使植物無法廣泛生長。

中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草原總面積將近4億公頃,占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為現有耕地面積的3倍,因此旅遊資源非常豐富。

基本信息

世界草原分布

在歐亞大陸,草原植被西自歐洲多瑙河下游起,呈連續的帶狀往東延伸,經羅馬尼亞、原蘇聯、蒙古,直達我國境內,形成世界最寬廣的草原帶。

在北美洲,自北方,由南羅斯咯撤河開始,沿經度方向,直達雷達河畔,形成南北走向的草原帶。在南半球,因為海洋面積大,陸地面積小,草原面積不及北半球大,而且比較零星,帶狀分布不明顯。

在南美洲,主要分布在阿根廷及烏拉圭境內;

在非洲,主要分布在南部,但面積很小。

中國草原旅遊

若爾蓋大草原

若爾蓋大草原地處四川、甘肅、青海三省結合部的中國西北大草原,是由若爾蓋、阿壩、紅原、壤塘四縣組成,為中國五大草原之一,面積約35600km²,系以牧為主的藏族聚居地。

這裡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澤組成。草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人煙稀少。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多次通過這裡,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和革命遺址,使草地聲名遠播海內外。

夏季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這裡天高氣爽,能見度很高。天地之間,綠草茵茵,繁花似錦,芳香幽幽,一望無涯。草地中星落棋布地點綴著無數小湖泊,湖水碧藍,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連起來,河水清澈見底,游魚可數。草地遊覽內容豐富,可賞草地風光,聽牧歌悠揚,可垂釣黃河魚野炊,可騎馬馳騁草原,可觀梅花鹿牧場,可去黃河九曲第一彎攬勝,可住帳篷賓館,可去森林採擷野菇,也可去寺廟參觀朝拜。

草原海拔3500~4000米左右,屬典型的丘狀高原。冬季嚴寒,夏季涼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7℃、7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約10~12.7℃。

若爾蓋大草原水草豐茂,原始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形成了山水秀麗、景色迷人的草原風光。著名的草原有熱爾壩大草原、松潘草原和紅原草原幾處。

希拉穆仁草原

1

希拉穆仁草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它南迎呼和浩特的暖風,北聆百靈廟的鈴聲,因清王朝賜名的“普會寺”喇嘛如屹立河畔,又名召河。草原的夏秋,香花遍野,芳草依依,迷人的美景使人心曠神怡。羊、馬、牛、駝,一群群,一片片,或疾馳,或漫遊,象彩霞在天際飄動,也像仙女撒下的珍珠、瑪瑙,落在銀鏈般的希拉穆仁河兩岸。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好客的蒙古族主人將會捧出鮮潔的奶食,肥美的羊肉,爽口的炒米,醇香的奶茶待客,草原食品那特有的風味將透入您的心田。

空中草原位於河北省淶源盆地和蔚縣盆地之間,淶源縣城西北26公里。分南北兩塊,中間由一道山樑相連,總面積29km²,分別隸屬於蔚縣、淶源縣、靈丘縣。草原在一個巨大的平頂山的山頂,海拔2158米,山體四周是陡峻的山坡,山頂面積卻達3.6萬畝,坦蕩如砥,綠草如茵,野花遍地的大草原,習習涼風吹碧海花浪,朵朵白雲撫地遊走,可“手摸白雲天,腳踏花草地”。

呼倫貝爾草原

呼倫貝爾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地處東經115°31'-126°04',北緯47°05'-53°20',轄世界著名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富有森林自然寶庫之稱的大興安嶺於一體,北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同蒙古國交界。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1723公里。如果把祖國的版圖比作啼晨報曉的雄雞,那么呼倫貝爾就是雄雞冠上的一顆明珠。

呼倫貝爾盟總人口269.6998萬人,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和遊牧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區。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漢等35個民族在這裡和睦聚居,這裡的許多少數民族仍繼承和保留著各自的文化遺風和生活習俗。浩瀚森林覆蓋著的大興安嶺由北向南,縱貫於中部,成為呼倫貝爾東西部的天然分界線。東側是黑土平原-松嫩平原,西側是著名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廣袤無垠,未受污染,被稱之為“綠色淨土”,也被人譽之為“北國碧玉”。

以牧草為主的植物多達1300餘種,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觀。大興安嶺林海無邊無際,風姿雋秀。地面擁有3000多條河流,500多個湖泊,棲息著400多種獸類和禽類。地下則蘊藏著40餘種礦產。新世紀的呼倫貝爾,無論無垠綠土,還是碧水藍天;無論胡馬長嘶,還是雪漫河山。它都渾然天成,到這裡旅遊度假,您會發出“天上人間”的感嘆,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伊犁草原

1

無論是聲名在外的那拉提,還是後起之秀的唐不拉,抑或是傳統的牧場鞏乃斯,伊犁草原均展現出超然絕美的氣質與外表。伊犁河谷是如此的卓爾不群,逶迤千里,生機無限。那拉提草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東部,即新源縣那拉提鎮鏡內。那拉提意為“最先見到太陽的地方”。

那拉提草原地處楚魯特山北坡,發育於第3紀古洪積層上的中山地草場,東南接那拉提高嶺,勢如屏障。西北沿鞏乃斯河上游谷地斷落,地勢大面積傾斜,山泉密布,溪流縱橫。

緣山腳沖溝深切,河道交錯,森林茂密。那拉提年降水量可達800毫米,有利於牧草的生長,載畜量很高。在歷史上,那拉提草原就有“鹿苑”之稱。這裡也是鞏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場。

那拉提草原系亞高山草甸植物。中生雜草與禾草構成植株高達50-60厘米,覆蓋度可達75-90%。仲春時節,草高花旺,碧茵似錦,極為美麗。這裡還生長著茂盛的細莖鳶尾群系山地草甸。

錫林郭勒草原

1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境內,面積107.86萬公頃,198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濕地生態系統。

錫林郭勒草原是中國境內最有代表性的叢生禾草棗根莖禾草(針茅、羊草)溫性真草原,也是歐亞大陸草原區亞洲東部草原亞區保存比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

保護區內生態環境類型獨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徵,並能全面反映內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生態過程。

區內已發現有種子植物74科、299屬、658種,苔蘚植物73種,大型真菌46種,其中藥用植物426種,優良牧草116種。保護區內分布的野生動物反映了蒙古高原區系特點,哺乳動物有黃羊、狼、狐等33種,鳥類有7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丹頂鶴、白鸛、大鴇、玉帶海雕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大天鵝、草原雕、黃羊等21種。

本區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在草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方面占有重要的空間位置和明顯的國際影響。

鄂爾多斯大草原

鄂爾多斯草原最吸引人的當屬獨特的自然風光,同時並存有大面積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個大小湖泊。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襯下,天空純淨明亮、草地遼闊壯麗、空氣清新、牛羊成群,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那么遙遠而親切。鄂爾多斯草原,正是鑲嵌在這片廣闊而神奇的土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草原賽馬場景

勝達建築公司著手調研、策劃、論證,準備興建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經杭錦旗及錫尼鎮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3月開始正式興建,同年8月初正式交付運營,短短兩年,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不僅已經成為響譽中外的特色旅遊景區,並且給當地居民帶來了無限福音。到目前為止,該景區用於牧民補貼、征地、修路、大本建設設及配套設施、廣告宣傳、旅遊促銷、員工培訓等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資金來源全部為企業自籌。

鄂爾多斯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神奇的傳說和一句“鄂爾多斯溫暖全世界”的廣告語譽滿全球。鄂爾多斯草原以其寬闊的胸懷、一望無際的自然屬性和藍天。綠草、白雲、羊群的優美意境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鄂爾多斯草原的真實寫照。

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地處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距杭錦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錫尼鎮9公里。東距世珍日旅遊區70公里,北距夜鳴沙旅遊區80公里,自然形成黃金旅遊一條線。這裡被銀川市、烏海市、臨河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榆林市和鄂爾多斯市所擁抱。控制面積30km²,核心區由一個蒙古大營和100多個蒙古包組成的蒙古包群:設計獨特,別具一格。按功能區劃分為歌舞表演、餐飲娛樂區,住宿休息區、騎馬射箭動動區、洽談會務區、廟宇、敖包祭祀區、體驗蒙古民族風俗休閒區等;景區日接待能力上千人,過夜留宿接待力300餘人

川西高寒草原

這裡所說的川西包括了雅安及西邊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條民族遷徙的走廊,也是自古以來漢藏彝等民族交流通商的要道所在地,也是世人尋找的香格里拉核心區。筆者在2002年出版的《香格里拉之旅》中曾為康定取了一個名字叫香格里拉之門,進了康定,香格里拉就不再遙遠。自漢朝起,茶葉和馬匹就是漢藏地區重要的交易商品,其路線是:成都→臨邛(今邛崍)→雅安→嚴道(今滎經)→翻過大相嶺至旄牛縣(今漢源縣)渡過大渡河到達磨西和木雅草原(今塔公、新都橋一帶),然後從川藏南路或北路去到西藏青海或者尼泊爾,這就是世所聞名的茶馬互市,其所經道路被史家和學者命名為茶馬古道,為這一道路命名的是雲南學者李旭先生,他曾花了5年的時間重走

了茶馬古道。

沿古道行進是一件頗有歷史意義的旅程,除少部份路藏於山中被棄用,大部份路段便是今天公路所在。

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便是今雅安的邛崍山脈,山脈以西便是川西高原,二郎山兩邊雖相隔數十千米卻有著大相逕庭的氣候,很多時候東面陰雨綿綿而二郎山以西卻是麗日晴天。如果要深入體驗康藏文化與風情,那最好是去到關外,所謂關外是康巴人對於自然地理的一個表述,也就是出康定往北翻過高高的折多山便是到了關外。關外是更為雄奇俊美的天地,草原遼闊,雪山高聳,牧歌悠揚,藍天下是盛開的喜悅的心靈之花。

川西高原的主體民族除雅安有大量的漢族外,其餘大部份居民是康巴藏族。藏族在形成過程中歷經數百年的歲月,至松贊乾布統一青藏高原,藏族人們也就是在那時成為一個有共同文字與信仰的民族。這個偉大的民族在雪域高原生生不息的繁衍,創造了燦爛的藏族文化,但由於山高路險加上當時各部族與種姓間有一些土著語言,因而在藏語發音上有很大區別,故而依據方言的不同,藏族分為拉薩方言區、安多方言區和康方言區,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部份便屬於康方言區。康方言區的人自稱康巴,方言裡的意思與漢語的人大致相同。民間流傳著一句著名的話:“康巴人能走路就會跳舞,能說話就會唱歌。”走進川西高原將會是一次歌舞之旅。

川西高原上群山爭雄、江河奔流,長江的源頭及主要支流在這裡孕育古老與神秘的文明,大渡河、雅礱江和金沙江帶著雪山草地的氣息由北向南流淌。由青藏高原山脈的走向也大至由北向南延伸,在地理上我們一般將這一地帶稱作橫斷山區。關於橫斷山區我會在地理一節中會作專門講述。地理與氣候原因促成了這一方土地獨特的景觀和複雜的高原氣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真實寫照。

那曲高寒草原

那曲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地區,南接拉薩、林芝、日喀則三地市,西與阿里地區相連。那曲藏語意為“黑河”;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這片總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們常說的羌塘。整個地形呈西高東低傾斜,西高,中平,東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遼闊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羅棋布,河流縱橫其間。東部屬河谷地帶,多高山峽谷,是藏北僅有的農作物產區,並有少量的森林資源和灌木草場,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間,氣候好於中西部。

那曲地區屬亞寒帶氣候區,高寒缺氧,氣候乾燥,多大風天氣,年平均氣溫為-0.9℃至-3.3℃,年相對濕度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852.6-2881.7小時,全年無絕對無霜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間,是乾旱的颳風期,這期間氣候乾燥,溫度低下,缺氧風沙大,延續時間又長,5至9月相對溫暖,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這期間氣候溫和,風平日麗,降雨量占全年的80%,綠色植物生長期全年約為100天左右,全部集中在這個季節,這時的草原一片青綠,萬物茂盛,人歡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鎮是青藏公路的必經之路,又是西藏對外開放的旅遊區之一,每年8月(藏曆6月)舉辦的賽馬節是藏北草原的盛會,屆時,旅遊觀光的遊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販等雲集此處。旅遊者可以領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風光、節日氣氛和民族風情,還可以參觀遊覽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區境內,遼闊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無人區,都會給旅遊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無際的無人區,棲息著野氂牛、藏羚、野驢等許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給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納木錯位於拉薩市的當雄與那曲地區的班戈縣之間,每年都有許多前來轉湖的遊客和信徒。

那曲鎮是被西藏列為開放的旅遊區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黃金季節,一年一度的賽馬節在此舉行,觀光民眾、各業商販、嘉賓遊客紛紛雲集而來。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藍天、白雲、彩虹、牛羊和綠色織就的錦緞畫,旅遊者都會在這裡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祁連山草原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地處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東起烏鞘嶺的松山,西到當金山口,北臨河西走廊,南靠柴達木盆地。

祁連山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嶺和谷地組成,一般海拔3000-5000米,主峰海拔5547米。愛受高原寒冷氣候的影響,祁連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形成的冰川達2859條,總面積1972.5km²。冰雪融化成為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條內陸河流的源頭。年徑流量72.6億立方米,是河西人民賴以自下而上的命脈,是這裡經濟文化繁榮的基本保證。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位於武威、張掖兩地區和金昌市部分地區,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120公里,總面積265.3萬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祁連山水源涵養林、草原植被。區內有高等植物1044種,水源涵養林主要樹種是青海雲杉、祁連圓柏,以及零星的山楊和樺木;灌木主要有金露梅、箭葉錦雞兒、吉拉柳等。

林地面積約11.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較低,但是在整個乾旱區域內,卻顯得異常重要和珍貴。正是由於祁連山森林的存在,才使得冰川融水及降雨蓄存下來,緩慢地補給江河,起了調節徑流、削減山洪、保證年徑流量相對穩定的作用,對水源林的重要作用,古人早有清楚的認識,把它概括為“雪山千仞,松杉萬本,保持水土,涵源吐流”。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野生動物有獸類58種,鳥類140多種,兩棲、爬行類13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白唇鹿、野驢、野氂牛、盤羊、雪豹、斑尾榛雞等幾十種。這裡還是中國珍貴藥用動植物麝的重要產地之一。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具有獨特而典型的自然生境和動植物區系,有極為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科爾沁草原

瑰麗、玄妙、粗獷塞北譜寫的江南速筆。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風味。平坦而又柔軟的天然綠茵場,置身其中,猶如親臨大海。仰天望去,雲在走、鳥在飛;閉眼聆聽,河水在流淌、羊群在合唱,那已經不是一種聲音,而是大自然在創作。藍天白雲,丹楓秋葉、春花雪域,迢迢之水,一切於其廣闊的胸膛上盡情演繹純粹的草原原生態。

草原旅遊攻略

夏季最佳旅遊時間為5月中旬至9月中旬;特別是7.8月。草原的景觀較好。

呼倫貝爾晝夜溫差變化較大,所以夏季旅遊不能只穿短袖衫、短褲或裙裝,應適當帶長袖衣服,隨時加減。夏季7月份以後草原上蚊子較多,應適當帶些風油精(當地有售),最好穿旅遊鞋而不穿涼鞋,以免蚊蟲叮咬。

兔耳嶺高山草原,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觀千層山,雲海,霧裡看花等,四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松為涼亭石做椅,涼風做伴,趕走夏的炎熱,看著層山疊嶂,雲山雲海,彷如仙境忘世俗,踩著茅草,空曠無垠,紅塵瑣事曠野中,藍天碧草美無暇,是旅遊登高最佳去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