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與儒家哲學

荀子與儒家哲學

《荀子與儒家哲學》是2010年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路德斌。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荀子與儒家哲學》內容簡介:在儒家系統當中,遭人誤解最多、最深的思想家恐怕要非荀子莫屬了。究其原因,乃在於唐、宋以來,學者們的解讀一直迷失在一個“以孟解荀”的思維誤區中而不自覺,以孟子之所是為是,以孟子之所非為非,先入為主,自說自話。結果到頭來,謬誤相襲,積久成習,荀子的思想倍受曲解,荀學的精神湮沒不彰。牟宗三先生說:“荀子之學,歷來無善解。”本書的研究即是在為荀學求一善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跳出“以孟解荀”的窠臼,讓荀子是其所是,回到其自己,用他自己的概念,按照他自己的理路,去思考他自己的問題。本書呈現給大家的是一個與以往的理解十分不同的荀子。

作者簡介

路德斌,1962年生,山東招遠人。蘭州大學哲學系畢業,吉林大學哲學系碩士,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博士,現為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儒學、宋明儒學及荀子研究。在《中國哲學史》、《孔子研究》、韓國《退溪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相關文章三十餘篇。

圖書目錄

重建儒家哲學(總序)

自序

第一章 道統與操術:荀學之為儒學與荀學之為荀學

一、儒家道統與荀學的歷史命運

二、儒學的困境與苟子哲學精神之形成

三、經驗主義之形態——一個新的哲學典範

四、形而上與形而下:兩種語境下的話語方式及其不同意義

第二章 荀學之基本原理

一、三才之道:天生人成

二、治辨之道:禮義之統

第三章 人性論(上):荀子人性論之形上學義蘊

一、誤解之緣起——“性”概念的歧義性

二、荀、孟之比較:性、偽之分與性、命之分

三、什麼是真正的性惡論

四、荀、孟之衝突:原因究竟何在

五、結語:五點結論

第四章 人性論(下):荀子性惡論之本義

一、“性惡”原義

二、為聖之方:化性起偽

三、性善、性惡與治道之基礎

第五章 人、社會及其倫理

一、人及其存在規律——人倫之道

二、儒家義利觀之兩種形態:孟子“寡慾”說與荀子“養欲”說

三、禮法之用與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