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茶,苗語是漢人的漢;峒,意為山中的小塊平地。
茶峒,顧名思義是漢人居住的小塊平地了。
沈從文的小說中的茶峒,是湘西一個一腳踏了三省(市)的邊界小鎮,屬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是湘(湖南省)、黔(貴州省)、渝(重慶市)三地交接處;因為沈從文是鳳凰人,很多人誤以為其在鳳凰縣。
“全茶峒”出自作家沈從文的小說代表作《邊城》中的《端午日》
《端午日》選入教科書《語文江蘇版七年級上冊》
2008年茶峒鎮已經改名為“邊城鎮”,但在2008年之前出版的地圖上仍標為“茶峒”。
茶峒dònɡ峒 <名>dònɡ山洞(多用於地名) 舊時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家)崆峒(tong):山名,在甘肅。又島名,在山東峒tóng⒈峒dòng 1.山洞。 2.舊時對我國西南地區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地方的泛稱。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壯族的黃峒等。後來逐漸演變為今侗族。參見"峒丁"、"峒人"。 3.宋代以後羈縻州轄屬的行政單位。大者稱州,小者稱縣,又小者稱峒。 4.解放前海南島黎族的一種政治組織。有固定的地區。黎語稱"貢"。解放後已廢除。 5.見"崆峒"。
詳細介紹
茶峒位於湘、黔、渝、三省(市)交界處,始建於嘉慶八年(1803 年),有“一腳踏三省”之稱,屬湘 西的四大名鎮之一。解放前,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潔風雅,吊腳樓古色古香,白塔聳立,古渡擺舟,如詩如畫。詩云:“邊城勝景令人醉,疑是身在畫中游。”著名文學家沈從文以茶洞為背景,寫出小說《邊城》,馳名中外。解放後,城垣、白塔雖毀,但古風依存,又新修樓房、大橋和農貿市場等,為邊城茶洞增添新景,《連心壩》、《邊城》等影片,均在茶洞拍攝外景。許多慕名而來者以沈從文的小說《邊城》為導遊圖,尋覓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墳:踏青石古道,登水邊吊腳樓聽月光下飄來的漁歌,回味那美麗動人的故事。茶峒,因沈從文的著名中篇小說《邊城》以此為背景而聞名。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條支流,河水明澈如鏡。《邊城》中描寫的那個渡口還在,據說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點。當地的頑皮伢子喜歡在這裡撒尿,笑咧咧地誇口:“哈,老子一泡尿澆遍三省!”渡口還在老地方,不過尖頭的渡船變成方頭的了。還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槳,不過牽連兩岸的篾纜換成腳拇趾粗的鋼索了。擺渡的還是個老人,只是不見翠翠和黃狗,也許是有的,一時半會兒不知跑到哪兒玩耍去了。
渡口岸坡上有一塊坪地,說這裡就是“碧溪嘴”。坪地上綠草如茵,四周灌木叢生,近邊還有幾叢翠竹和兩株大楓樹。當地人說,當年翠翠和她的爺爺就住在這兒的一間木屋裡。果然竹叢後有幾間小屋,但都是磚瓦屋,沒有木屋。
如今茶峒還是老習慣,每逢農曆二、八趕集,叫趕“邊邊場”。早上八、九點鐘,三省邊界的各族人民便三五成群,向茶峒匯集。無論男女老少,大都像節日出門做客似的,經過收拾打扮,特別是青年婦人,一律盛裝,胸前的銀飾和耳上的大耳環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當然,也有不少穿T恤、牛仔褲,腳蹬“松糕鞋”的新潮少男少女。中午時分,集市進入高潮。這時候廣場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集市上除了百貨、土產攤檔各色貨物斑駁雜陳之外,有拔牙的游醫,占卦的相士,照相的,補鍋的,鬮雞的,甚至還有最古老的染布缸。也有個別赤膊短褲的壯漢,肩扛長管火銃,高挑幾隻羽毛斑斕的野雞,昂昂然在人叢中穿行。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熟食攤檔,柴火灶煙火四燎,大湯鍋沸騰翻滾。男女老少圍攏周邊,手捧大碗滿頭大汗吃辣椒米粉。茶峒的“邊邊場”是很吸引人的,它保留了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
世界文學大師沈從文的《邊城》把茶峒的世界靈地。大師是這樣描述邊城茶峒的秀麗景色的:小溪流下去,繞山且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邊城。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都可以計數。……兩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紙的細竹,長年作深翠顏色,逼人眼目。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時只須注意,凡有桃花處必有人家,凡有人家處必可香酒。夏天則曬晾在日光下耀眼的紫花布衣褲,可以作為人家所在的旗幟。秋冬來時,……人家房屋在懸崖上的、濱水的,無不朗然人目。黃泥的牆,烏黑的瓦,位置卻永遠那么妥貼,且與四周環境極其調和,使人迎印象,實在非常愉快。
茶峒邊城位於湘、渝、黔三省交界處。與重慶貴州省松桃縣都只有一河之隔。由於地理位置險要,歷史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清朝嘉慶七年(1802年),這裡建成了一座石堡城,設東西南北4門,門樓上各有4座炮台,420個垛口。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的殘兵敗將就是經過這裡逃往四川的;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乘勝前進,也是從這裡長驅直入大西南的。從紅衛水泵站到邊城北門,擁有長度為3000米,寬為120米的平靜河面,形成一道天然的人工湖。北門以下到大河坪鄉至保靖縣毛溝大橋,則成為遊客漂流品味冒險人行程。紅衛水泵站沿河而上,有懸棺葬群。神仙洞內景色別致,石筍、石鐘、石乳、石佛千奇百怪。八排瀑布呈“八”字向兩邊排開,懸崖陡壁上的水印構成了瀑布兩旁奇異的天然壁畫,是攀岩愛好者的理想征服地,左壁中間有一洞叫八排洞,水流長年不斷,內有精緻石佛塑像一尊,每年的農曆六月初六,四面八方的信佛人都到此朝拜。
邊城茶峒景點還有保存完好的古鎮城牆,太平開西征將士牌位,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宿營指揮所,清政府在邊城設定的協台及練兵校場,古樸典雅的國立茶師(今茶峒中學)等等。另外,還有“龍鳳呈詳”、“酉水回瀾”、“水簾百尺”、“銀泉涌翠”、“仙人石室”、“龜蛇獻瑞”、“虹橋月影”、”石爐飄煙”等八大景觀,美不勝收
文壇巨匠沈從文老先生名著《邊城》問世後,邊城茶峒已成為一個著名的世界性品牌。
沈從文筆下的茶峒
文壇巨匠沈從文老先生名著《邊城》問世後,邊城茶峒已成為一個著名的世界性品牌。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條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條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沈從文《邊城》
沈先生筆下的邊城,寫的是茶峒。游罷張家界,我原擬去鳳凰嶺尋訪沈氏故居,聽說邊城茶峒離此更近,便取道花垣,在蜿蜒險惡的山道上顛簸了數小時,來到隱於群山間的茶峒。茶,苗語是漢人的漢;峒,意為山中的小塊平地。茶峒,顧名思義是漢人居住的小塊平地了。據說,這裡過去只有兩戶漢人居住,他們可能是為躲避戰亂才逃到這裡。經過若干世紀的繁衍發展,茶峒如今已是具有相當規模的大集鎮。茶峒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的西北方是四川,西南是貴州,它自己則屬於湖南,它就處在三省的交界點上。這裡是內地入川、進黔的必經通道,亦是川黔土特產、貨運的水旱碼頭。歷史上曾有過一段繁華,成了商旅雲集之地和兵家必爭要塞。 走進茶峒彎曲的窄街。印象最深的是它那獨特的房屋建築。一排古老的店鋪擁雜相連。隱隱可見當年的繁華。這裡盛產杉木桐油,因而房屋除屋頂外,四壁幾乎全是木頭的。門窗櫃檯都不用油漆,而塗以黃亮的桐油,有些老店鋪的桐油已呈深茶色。民居的房舍亦頗有特色,兩側山牆外多掛偏房,狀若裙裾,形成鮮明的湘西建築風格。至於著名的吊腳樓,還有幾幢默立在酉水岸邊,在等待那遠道的水手。多情的湘西女子,似乎仍在聆聽那索夫雄壯的號子!有趣的是,我竟碰見了兩位法國遊客,他們是專程尋找沈從文故居的。談及沈從文,他們說:“法國人與中國人一樣,都熱愛自己的故鄉,以故鄉為題材的小說我們很喜愛看。沈先生文筆優美,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國。從他的小說可以看出這塊美麗的地方的文化、風俗、風情。”
酉水是茶峒的靈魂。我十分詫異在群山簇擁的深山區,居然有如此壯闊的水面,它足有二三百米寬,而且水質極為清純。“酉”古通“酒”,以酉名之,足見此水能醉倒八方來客。我久久佇立酉水岸畔,河對岸便是四川洪安。兩岸拉起鋼索繩纜,渡船系在鋼繩上。不見了擺渡的爺爺,小翠也不知今在何方?據當地人介紹,沈先生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放映後,有三位女子都自稱是當年的小翠。我想,可能是有許多女子的遭遇和命運與小翠相同,因而才引發出共鳴。她們的青春故事都沉落在古老的酉水裡……不知什麼時候落雨了,雨點打在水面上,如無數大大小小的珍珠在跳躍,更使人想起沈從文許多作品中對水的描寫。
讀過沈從文的《邊城》、《湘西》、《湘行散記》等著作,他一片深情地把湘西一帶的民情風俗、老幼貴賤的愛憎哀樂,寫得真實又絢麗。沈從文的筆是彩筆,寫出來的文章像畫出來的畫。畫的是寫意畫,只幾筆就點出了韻味和神韻,輕妙而空靈。我想,是這塊神奇的土地哺育了沈從文,使他名噪文壇。有了沈從文,這荒遠的邊地邊城才走近了我們,成為眾多旅行者尋覓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