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書頁號:Z15-123標準編號:WS3-B-2930-98
【處方】
茵陳160g 茯苓80g黃芩80g蒼朮80g澤瀉80g厚朴(姜制)80g
白朮(麩炒)80g豬苓80g山楂80g
甘草60g陳皮40g六神曲(麩炒)40g
枳{具}子40g
【製法】
以上十三味,除茵陳外,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備用。茵陳加水煎煮二次,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成膏。將茯苓等粉末加入膏內,攪勻,乾燥,粉碎
成細粉,過篩,用水泛丸,乾燥,即得。
【性狀】
本品為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氣微,味微苦。【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分枝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4~6μm。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薄壁細胞類圓
形,有橢圓形紋孔,集成紋孔群。石細胞分枝狀,壁厚,層紋明顯。果皮石細胞淡紫紅
色、紅色或黃棕色,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約至125μm。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
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方晶成片存在於薄壁組織中。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A)。【功能與主治】
清熱利濕,通利小便。用於濕熱黃疸,周身浮腫,遍身發黃,小便赤黃、小水不利。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1~2次。【規格】 每瓶裝6g
【貯藏】 密閉,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