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歷史
起源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稱為“角子”,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麵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
三國時期
三國時期,餃子已經成為一種食品,被稱為“月牙餛飩”。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南北朝
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中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唐代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如今的餃子幾乎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裡單個吃。又稱“偃月形餛飩”。百餃園的229種水餃,分為十大系列,有素餡類、水產類、野菜類、保健類、海鮮類等。
宋代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南宋時叫做“燥肉雙下角子”。
餃子在宋代的時候,傳入蒙古。餃子傳到了蒙古,也很快的收到了蒙古同胞奔放的性格的影響。餃子在蒙古語中讀音類似於“匾食”。餃子的樣式也由原來餡小皮薄變成了餡大皮厚。隨著蒙古帝國的征伐,扁食也傳到了世界各地。出現了俄羅斯餃子、哈薩克斯坦餃子、朝鮮餃子等多個變種。蒙古帝國給中國餃子向全世界的傳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明代的書籍也證實了這點。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可見,明代北方地區過年吃扁食已經取代原來的過年吃圓子、年糕等食物。
清朝
清朝時,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時以前(現晚上23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和“其在正月,則元日至五日為破五,舊例食水餃子五日。”隨著商業化和人口流動,南方也正在學習北方的傳統文化。如過節不吃餃子的常州出現了“大娘水餃”品牌。在廣東,一些如珠海、東莞和深圳的移民城市過年也漸漸有了吃餃子的習俗。另外福建、客家地區原本有吃餃子的習俗,但不是過年或者過節的必備品。
飲食搭配
俗話說,好吃不如餃子,味道鮮美、餡料豐富的茴香餃子一直是人們的心中的美味佳肴,尤其是逢年過節,茴香餃子更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之一。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包茴香餃子、吃茴香餃子,一種中國人獨有的幸福油然而生,節日的氣氛更是烘托的愈加熱烈了。
茴香餃子雖然好吃,但也有其不利於健康之處。一般來說茴香餃子餡多是以肉為主,肉多菜少,吃多了自然會覺得比較油膩,不但口感不適,過多攝入了油膩對人體健康也極為不利。因此很多人在吃茴香餃子的時候都喜歡蘸點醋來緩解。其實,除了蘸醋外,我們也可以在吃茴香餃子的同時喝些可以去油膩的健康飲品,同樣能收到不錯的效果。
具有去油膩效果的健康飲品有很多,如茶水、果汁等,但與茴香餃子搭配最為適宜的還是要數我國的傳統飲品酸梅湯了。酸梅湯是由烏梅、山楂等數種天然原料熬制而成,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粗纖維等營養物質,尤其是其中富含的花表素更是一種植物化學物質,可以極為有效的幫助身體排出油膩。而且酸梅湯的味道雖酸,但它卻屬於地道的鹼性飲品,肉類等酸性食物吃多了,攝取了過多的油脂,導致血液酸化。喝點酸梅湯還會有助於我們保持體內血液酸鹼值的平衡。而且酸梅湯的味道酸甜可口,比起苦澀的茶水和甜膩的果汁更為適宜搭配菜餚飲用。
除了在健康方面酸梅湯是茴香餃子的完美搭檔外,酸梅湯還與茴香餃子同樣是我國的傳統飲食代表。早在周代就已經有了酸梅湯的雛形出現,到了清朝酸梅湯更成為歷代皇族的日常保健飲品。而酸梅湯被九龍齋自宮中流傳到民間後,同樣受到了百姓們的歡迎,成為了京味傳統美食的代表之一。因此,吃茴香餃子就酸梅湯不但有益健康,更是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飲食文化精髓所在。
象徵意義
餃子,早已不僅僅是一種美食,還是中華美食的代表。它的每一個部分,無一不蘊涵著中華民族文化,是每家平常時候,更是在三十晚上必備的美食,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訴求。
菜餡—即財到之意故為財到餃。財到:即財到了、財神到、既有接財納富之意。蔬菜餡,即為素餡、菜餡,謂之財到。
甜餡—即添財之意故為添財餃。添財:即增加、增添之意。即為甜食或為湯圓、月餅等;更與天才諧音,謂之添財。
菜品特色
做法簡單
所需材料
茴香、肉餡(豬肉)、蔥、姜、五香粉、鹽、雞精、香油、生抽、餃子皮、水、色拉油
做法
皮的做法
1.和面:最常見的是小麥粉,有的地方用蕎麥粉。用涼水。在盆中揉成麵團後,放置20分鐘,讓麵團“餳餳”(水充分的滲入麵粉顆粒)。如果水偏多,則和好的面偏軟容易包,但煮的時候易破;反之如果水偏少,面硬,擀皮費事,包亦費勁。好的口感一般要求面要和得硬一些,有軟餅硬餃子之說。
2.制皮
【擀】:把餳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搓成直徑2-3厘米的圓柱形長條。把柱條揪(或切)成長約1.5厘米左右的小段——餃子。把餃子用手壓扁。再用擀麵杖擀成直徑適度(4-7厘米)的、厚約0.5-1毫米的、中心部分稍厚些的餃子皮。擀皮時,案板上要撒些乾麵(浮面),以防粘到板上。由於擀皮相當花時間,今日許多手工麵店都有出售機器做好的餃子皮。使用機制餃子皮通常須用手蘸水方能捏合。
【捏】:用擀麵杖擀餃子皮似乎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在鄉村地區,大多採用手工捏的方法。捏時,先將餃子揉成扁圓形,然後一邊用雙手手指捏壓,一邊鏇轉。捏成後,皮呈碗狀(而擀的皮呈平面狀),且所帶乾麵較少,所以更易包。缺點是捏皮比擀皮耗時多。
餡的做法
1、茴香洗淨後先控水份,將蔥姜剁碎後放入肉餡里。
2、在肉餡里調入適量的鹽、雞精、生抽、五香粉。再用燒熱的色拉油潑香,拌勻之前放入香油,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3、將控去水份的茴香切碎,放入肉餡里。用筷子將餡攪拌均勻,也是順一個方向拌勻。
4、然後開始包餃子。
5、坐鍋水,鍋開後下餃子即可。
注意:
餃子餡主要分肉餡、素餡、葷素餡,買回來的肉餡做之前要先加少量水拌一下,然後加入蔥花,薑末,花椒麵或五香粉,味素,鹽,少量醬油,料酒之類的,不嫌膩的話還可以加些植物油,但如果肉餡夠肥,就可以省了,之後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後調節鹹淡。喜歡的話還可以加香油,看個人口味了.攪好的肉餡稍放一會兒就可以包餃子了。還可以用這方法做牛肉餡羊肉餡等。
葷餡最好用排刀剁的方法。因為肉類呈味物質存留在細胞內,手工剁肉,肉受到機械性擠壓不均勻,肌肉細胞破壞少,部分肉汁仍混合或流散於肉餡中,而機器絞肉餡,由於受到強力且發熱產生高溫使肉變性,細胞內呈味物質如胺基酸,肌苷酸隨血液大量流失。
素餡不能用排刀剁,改用刀切,刀剁將蔬菜葉綠素全剁到砧板上,刀切則減少許多,一般刀切下,維生素存留一半,而刀剁則存留不足25%,所以,刀切不宜太細小,如韭菜以0.5公分以上為宜。
水餃素餡一般用生肉,更營養衛生,益於身心。生肉餡需加高湯(或水)俗稱:打水,目的使肉餡鮮嫩,包出的餃體豐滿。有些人打肉餡不加水,煮出的餃子口感“乾柴”,有些肉頂破皮,加水量每斤3兩至半斤,肥餡略少,瘦肉餡略多。加水應在調味品加了以後,否則調料品不能滲透入味,水分也吸不進去。加水時逐步加,須一個方向攪,打好可放入冰櫃凍一小時,使用時才加蔥花。
營養價值
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