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荷

茗荷

茗荷,國內叫陽荷,為單子葉植物綱、姜目、姜科、姜屬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遇霜莖葉凋萎,耐蔭濕,有較強的抗病蟲性。食用器官為花蕾,味芳香微甘,可涼拌或炒食,也可醬藏、鹽漬,富含蛋白質、脂肪、纖維及多種維生素等。

基本信息

生長環境

喜溫,遇霜莖葉凋萎,耐蔭濕,有較強的抗病蟲性。

分布範圍

茗荷 茗荷

在日本,高知県、群馬県(露地栽培)秋田県(露地栽培)、宮城県(軟白栽培)均有栽培。

“茗荷”在中國的江淮地區多有種植,常與毛豆或鹹菜同炒,味香,當地人稱為蛇禾或舌禾,又因為此地方言繁雜,又有一種叫法與Yahoo音近,即陽荷。

主要價值

野薑 野薑

茗荷 みょうが 植物名,俗稱芽何,又稱蘘荷、野薑、蘘草,有特殊的香氣,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是日本等國家、地區居民喜食的菜餚

「茗荷」為日本香菜類代表,其藥效雖未曾明載,但傳說:「釋家的弟子因吃了美味的茗荷料理,飽食之後困眠而遺忘自身應做的事。」茗荷花、茗荷竹具有特殊香氣、色彩、辣味,是季節感明顯的香菜君王,被廣泛的利用在「小菜、湯、酢漬、油炸、醬菜」等日本有名的料理。

“茗荷”在中國的江淮地區多有種植,國內產地屬大別山地區口味最佳。有多種吃法,一般這個季節到大別山旅遊,青椒炒陽荷姜是最長吃的一道特色美食;一直被人們稱為最健康的粗纖維菜品 。

植物學史

茗荷 茗荷

一般7月中旬至9月中旬收穫。 有很多別名,嘉草(《周禮》),猼月(《史記》),蒚蒩(《說文》),芋渠(《後漢書》),覆葅(《別錄》),陽藿(《廣西志》),陽荷(《黔志》),山姜、觀音花(《浙江中藥資源名錄》),野老 姜、土裡開花、野生薑、野薑、蓮花姜,在日本又稱茗荷,應為陽荷的變音。 在中國分布於 安徽省,陝西省, 江蘇省, 江西省, 福建省, 湖北省, 湖南省, 海南省, 廣東省, 廣西自治區, 四川省, 貴州省, 雲南省。 據《本草綱目》記載,陽藿不僅可作為蔬菜食用,有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等功效,對治療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動物

基本信息

拉丁名:Lepas anatifera anatifera Linnaeus 俗名:佛腳

分類地位: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甲殼動物亞門Subphylurm Crustaceea蔓足綱Cirripedia圍胸目Thoracica茗荷科

茗荷科茗荷屬的一種。固著于海洋漂浮物上,廣布世界各大洋。身體分為具殼板的頭部和光裸的柄部 。頭部有 5 片白色殼板形成殼室,軀體包在殼室內。柄部表面光裸,粗壯,污黃褐色,長度可變。6 對蔓足。尾附肢爪狀。體每側有 2 個鞭狀突。具交接器。茗荷可成群地固著在海洋中的浮標、碼頭設施表面和海輪底面,可使航速減低,是一種常見污著動物。

形態特徵

頭前部延長形成一個肉質的柄,光裸或復以鱗片,用於固著基質。軀體在外套內,外套外面有的有鈣質板包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