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辛、微苦,性溫。
歸經
歸肺、胃經。
功效
疏風解表,消腫止痛。
主治
用於外感發熱,瀉痢腹脹,腳氣腫痛,毒蟲螫傷。
相關配伍
治赤白痢:末利花葉搗車前草汁,和蜜一匙,頓服一升,日三。(《龍門石窟藥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性
茉莉又名:末利,抹歷,沒利,末麗。直立或攀援灌木,高達3米。小枝圓柱形或稍壓扁狀,有時中空,疏被柔毛。葉對生,單葉,葉片紙質,圓形、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12.5厘米,寬2-7.5厘米,兩端圓或鈍,基部有時微心形,側脈4-6對,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細脈在兩面常明顯,微凸起,除下面脈腋間常具簇毛外,其餘無毛;葉柄長2-6毫米,被短柔毛,具關節。聚傘花序頂生,通常有花3朵,有時單花或多達5朵;花序梗長1-4.5厘米,被短柔毛;苞片微小,錐形,長4-8毫米;花梗長0.3-2厘米;花極芳香;花萼無毛或疏被短柔毛,裂片線形,長5-7毫米;花冠白色,花冠管長0.7-1.5厘米,裂片長圓形至近圓形,寬5-9毫米,先端圓或鈍。果球形,徑約1厘米,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我國南方各地廣為栽培。原產印度。
藥材性狀
葉多捲曲皺縮,展平後呈闊葉卵形或橢圓形,長4-12cm,寬2-7cm,兩端較鈍,下面脈腋有黃色簇生毛,葉柄短,長2-6mm,微有柔毛。氣微香,味微澀。
相關論述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表。治外感發熱,腹脹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