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原文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1)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2)。
茅飛渡江灑江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5)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6)。
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7)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8)向昏黑。
布衾(9)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10)。
床頭屋漏無乾處(11),雨腳如麻(12)未斷絕。
自經喪(13)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14)!
安得(15)廣廈千萬間,大庇(16)天下寒士(17)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18)見(19)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註:此處“黑”古音為“hè”,為保持韻律一致,現也常讀作該音,兩者均可。草堂是對杜甫的謙稱也是一種讚揚。
原文注釋
1 秋高:秋深。 21 呼不得︰喝止不住。
2 三重茅:幾層茅草。三,表示多數。
3 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
4 塘坳:低洼積水的地方。
5 忍能:怎能。
6 入竹去:跑進竹林。
7 俄頃(qǐng):不久,頃刻之間。
8 秋天漠漠:秋季的天空濃雲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來了。
9 布衾(qīn):棉被。
10 嬌兒惡臥踏里裂:指稚子睡覺時雙腳亂蹬,把被裡都蹬壞了;惡臥,睡相不好。
11 床頭屋漏無乾處:整個房子都沒有乾的地方了;屋漏,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照射,“床頭屋漏” 泛指整個屋子。
12 雨腳如麻:形容雨水密集。雨腳:雨點。
13 喪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14 何由徹:怎樣才能熬到天亮呢?徹,通,這裡指徹夜、通宵的意思。
15 安得:如何能得到。
16 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蔽、掩護。
17 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當是泛言貧寒的人們。
18 突兀:高聳的樣子。
19 見(xiàn):同“現”,出現。
20 向︰漸近。
白話譯文
八月深秋,狂風怒號,(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飄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懸掛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水塘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作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止不住,只好回來,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變得漆黑如墨,天色灰濛濛的,漸漸暗下來。棉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裡蹬破了。整個屋子都沒有乾地方,但雨還是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下個不停。自從安史之亂以來,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怎么才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個個都開顏歡笑,(房子)不為風雨所動搖,安穩得像山一樣。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就算)唯獨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凍而死也甘心!
寫作特點
首先通過秋風破茅屋的過程,反映詩人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先寫狂風破屋,次寫群童搶草,再寫屋破雨漏,最後表達理想和願望,清晰、緊湊。
其次,善於通過有特徵的細節,運用精煉的語言,將他所經歷的生活,繪聲繪形地描寫出來,使人讀了仿佛身臨其境。如描寫秋風破茅屋的情形,先寫秋風怒號,接著寫怒號的狂風一層,一層,又一層揭走屋上的茅草。
最後寫茅草在空中飛舞飄落的情形,有的掛在樹梢上,有的飛過江去,有的落在水塘里。這樣,僅將狂風吹走屋上茅的情景,而且也把茅屋被吹破的過程寫了出來,寫出受凍的過程,更體現出“天下寒士”的苦難,同時也批判了當時唐王朝的腐朽。
詩文賞析
總評怒號的秋風捲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場大雨,搞得屋漏床濕。面對這苦難的處境,杜甫不只是哀嘆自己的遭遇,而是進一步聯想到像自己一樣的"天下寒士"們何時才能都解脫苦難。這種憂國憂民、先人後己的高尚情懷歷來為人們稱道。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句式長短不齊,韻腳多次轉換,給人一種參差錯落、曲折跌宕的感覺,有助於表現坎坷生活和悲涼鬱塞的心情。《唐宋詩醇》云:"極無聊事,以直寫見筆力,入後大波軒然而起,疊筆作收,如龍掉尾,非僅見此老胸懷,若無此意,詩亦不可作。"
這首詩可分為四節。第一節五句,句句押韻,詩人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並沒有抽象地抒情達意,而是寓情意於客觀描寫之中。我們讀這幾句詩,分明看見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乾瘦老人拄著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著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卷 了起來,吹過江去,而他對大風破屋的焦灼和怨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們心靈上的共鳴。
第二節五句。這是前一節的發展,也是對前一節的補充。當他自己風吹屋破,無處安身,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的時候,分明聯想到類似處境的無數窮人。
第三節八句,寫屋破又遭連夜雨的狀況。由個人的艱苦處境聯想到其他人的類似處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全詩的結尾。
第四節結尾,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而表現闊大境界和愉快情感,聲音宏亮,從而構成了鏗鏘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恰切地表現了詩人從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
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並發生過積極的作用。
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句式長短不齊,韻腳兩韻一轉,多次變換,有一種參差錯落、曲折跌宕的感覺,這有助於表現坎坷生活和悲涼鬱塞的心情。《唐宋詩醇》評價這首詩說:“極無聊事,以直寫見筆力,入後大波軒然而起,疊筆作收,如龍掉尾,非僅見此老胸懷,若無此意,詩亦不可作。”
全篇可分為四段。從開頭至“塘坳”為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從“南村”至“嘆息”為第二段,寫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從“俄頃”至“何由徹”為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從“安得”至最後為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敘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後一段是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敘,為後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是杜甫自傷貧困的“歌”,作於上元二年(761)秋八月。安史之亂中,杜甫歷經坎坷,被俘復逃離,為官又棄官,“三年飢走荒山道”,輾轉來到成都。上元二年春天,知命之年的杜甫求親告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邊蓋起了一座草堂,總算有了一個暫時的棲身之所,並靠故交嚴武的接濟,過上了稍稍安定的生活。不料到了八月,怒號的秋風捲走了杜甫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場大雨,弄得屋漏床濕。仕途多蹇、衰老貧困的詩人感慨萬千,寫就了這首感人至深的詩篇。
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杜甫的這首詩正是這樣。面對苦難的處境,杜甫不止於哀嘆自己的遭遇,而是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免受其苦。並且表達出寧苦己以利人的高尚情懷。這種先人後己的精神境界,激勵和感染了無數的讀者。宋代詩人鄭思肖《杜子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圖》就寫道:“雨捲風掀地欲沉,浣花溪路似難尋。數間茅屋苦饒舌,說殺少陵憂國心。”
1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度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八月的秋空,遼遠高闊,誰料想忽然颳起一陣狂風,怒吼著,霎時間把我茅屋上的幾層茅草都給掀掉了。茅草飛越了江水,散落在江對岸,有的高掛在林梢,有的沉落在塘坳。
起句交代時間,然後用五個開口呼的平聲韻腳,句句押韻,給開篇就帶來一股氣勢。“風怒號”三字,寫出秋風來勢猛,聲音大,速度快,力量強。“卷”有連底刮跑的意思,不僅富有動感,而且滿含濃烈的感情色彩。詩人好不容易蓋起茅屋,剛剛定居,秋風卻好像故意和他作對,使他不得安居,這怎能不令詩人萬分焦急?“掛罥”,懸掛,纏繞。“坳”,低洼之處。
2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南村的一群頑童欺我年老無力,竟忍心當面作起了盜賊,公然抱起茅草,躲入竹林里。我唇焦口燥,不能再繼續呼喊了,回家來扶著拐杖,空自嘆息。這裡又從天地寫到人。前三句寫群童大搖大擺地當面“行搶”,後二句寫自己的無可奈何。前後一對照,群童頑皮無賴、詩人體衰無力的神態躍然紙上。“忍能”句表現的是詩人焦躁憤慨的心情,決不是真的給群童加上盜賊的罪名。用詩人《又呈吳郎》詩中的話說,即“不為困窮寧有此”!詩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窮,就不會對大風颳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這一切,都是結尾的伏線。“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願望,正是從“四海困窮”的現實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3
3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過了一會兒,狂風停息,黑雲如墨,秋空陰沉迷濛,一下子就昏暗了。蓋了多年的布被冷硬如鐵,嬌兒的睡相不好,被裡被他雙腳亂蹬,都蹬破裂了。正當詩人無奈和嘆息時,天色又變了,這是風雨的前兆。“俄頃”兩句,以飽蘸濃墨之筆,渲染出暗淡愁慘的氛圍,烘托出詩人的心境。“布衾”兩句,寫生活的窘困,被子用了多年,又破裂了,已不足以禦寒,隱含著詩人難以為家的隱痛和不安。“俄傾”,不久,頃刻之間。
4 床頭屋漏無乾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茅屋漏雨,床頭被淋濕了,屋子裡沒有乾的地方;而雨仍密密麻麻,不肯停歇。自從變亂以來,我就很少睡眠;在這樣漫長的夜晚,濕漉漉的,如何才能捱到天亮?這一段雖是些瑣事的絮叨,卻能讓人清晰地想見詩人獨坐床上、仰天長嘆的悽苦情景。“自經”兩句,一縱一收。一縱,從眼前的處境擴展到安史之亂以來的種種痛苦經歷,從風雨飄搖中的茅屋擴展到戰亂頻仍、殘破不堪的國家;一收,又回到“長夜沾濕”的現實。“喪亂”,指安史之亂。
5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怎么才能得到千萬間高樓大廈,讓普天下貧寒的人們都得到庇護,個個歡樂開懷;無論風雨如何吹打,房屋都安穩如山!這幾句推己及人,想到百姓的困苦,提出使貧寒者“俱歡顏”的理想。詩句情感愉快,境界闊大,聲音宏亮,鏗鏘有力,從詩人自己痛苦生活的體驗中,迸發出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著讀者的心靈。“安得”句,是欲得而不能的一種想像。“大庇”,全部遮蓋、保護起來。“寒士”,本指貧窮的讀書人,這裡泛指所有貧寒的人們。
6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唉,什麼時候,我眼前能突然見到這樣的房屋?到那時,即便惟獨我的房子破漏,讓我受凍甚至凍死,我也心甘情願!詩人從安居推及人情,大有民胞物與之意。他寧願凍死,以換取天下窮苦者的溫暖。對比白居易《新制布裘》詩的“安得萬里裘,蓋裹周四垠。穩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那只是推身利以利人,尚不及杜甫的“寧苦身以利人”。詩人博大的胸襟、崇高的理想,至此表現得淋漓盡致。不過,詩人慾以“吾廬獨破”為代價,幻化出“廣廈千萬間”,這與其說是詩人“不愛一身而愛天下”,倒不如說是詩人激憤鬱結之情的體現。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因曾任檢校公布員外郎也被稱為杜工部。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天寶中到長安,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為叛軍所俘;脫險後授官左拾遺。後棄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拾遺、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三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 杜公祠堂凡有數處,自成都﹑夔州﹑耒陽外,又存四祠。"四祠指江原﹑鄜州﹑同谷﹑劍門諸祠。今耒陽有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杜甫墓、杜工部祠、杜陵橋、杜陵書院等遺址,在杜甫遺址的基礎上辟有杜甫公園。杜甫遺願要歸葬首陽山,但其次子宗武因窮困無力做到,只好暫時掩埋於耒陽,死後四十三年方由其孫杜嗣業扶柩歸葬於河南洛陽偃師首陽山下,在首陽山下也有杜甫墓。今陝西省西安城南長安少陵塬有"杜工部祠",為明代創建,解放後全面修整,闢為"杜甫紀念館"。還有成都杜甫草堂,現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歷代僅杜甫墓、杜公祠題詠多達六十餘首。 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聖”。他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隱,杜牧)。存詩1400多首,另有散文、賦20餘篇,收於《杜工部集》中,其最著名的作品為“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