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茅山為一座海拔48.8米、東西狹長的自然低山。遺址分布在茅山的南坡,遺址面積近3萬平方米。發掘表明,茅山遺址主要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遺址的堆積部分可分為坡上的居住生活區和坡下的稻田遺蹟區2大塊。坡上居住生活區的文化層堆積由早到晚分別為馬家浜文化晚期—崧澤文化早期、良渚文化中晚期和廣富林文化時期等3個階段。坡下的稻田遺蹟區農耕層可分3層,其中已經發掘的農耕第Ⅰ、Ⅱ層分別與居住生活區的後2個階段堆積對應。
考古發掘
馬家浜文化晚期到崧澤文化早期的堆積僅局部進行了發掘,在編號G4的遺蹟單位中出土了數量較多可修復的陶器,還有骨木器等。其中出土的1件朱漆黑彩木雕動物合體像,由底座和上下騎座的2隻動物組成,動物造型抽象卻不失生動,為了解距今6000年前後太湖地區先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物證。
茅山遺址發掘最大的收穫是揭露了一處聚落布局和結構比較清晰完整的良渚文化中晚期坡地型遺址的聚落形態。茅山遺址良渚文化中晚期聚落,以一條基本呈蜿蜒的東西向河溝(G2)為界,分為坡上的居住生活區和坡下的稻田遺蹟區。
坡上的居住生活區又可明確分為經過特別建設的墓地區和居住區,已清理良渚文化墓葬43座,建築遺蹟3處,灰坑30座,水井2口。
坡下的稻田遺蹟區,目前已發現與稻田遺蹟相關的遺蹟有河溝1條(G2)、路(或田埂)7條、灌溉水渠1條(G3)、稻田口活動場所1塊。
G2是良渚文化中晚期聚落居住生活區和稻田遺蹟區的分界。目前已揭露的G2東西跨度106米,G2各段寬度不等、深淺也不一,應是為了起到豐水期排水和枯水期蓄水的作用。判斷G2應該同時具有防洪排水、提供生活用水和灌溉南部稻田等多種功能。
灌溉水渠(G3)位G2南側,總體走勢也呈蜿蜒的東西向。
東西 向的路發現2條。L1緊臨G2南側,應也是G2南側堤岸。L4位稻田發掘區的中北部,路土土色灰褐,路面鋪墊有細砂和少量碎陶片。L4南北兩側附近的土層也夾雜有較多碎陶片和細砂,與稻田中的土質區別明顯,推斷這一帶是稻田口的一處活動場所。
南北向的小路(或田埂)共發現5條,均位於稻田中,呈東西排列、路面鋪墊有紅燒土塊或粉末,路面寬約60—100厘米不等,高出兩側稻田約0.06—0.12米,揭露長度最長的1條近60米。小路之間間距除發掘區東側2條較寬,為約31米外,其餘的間距均在17—19米之間。可推知茅山遺址良渚文化中晚期的水稻田略呈平行四邊形的南北向長條形,單塊田塊的面積較大。
根據對遺址及周圍土壤中植物種子和矽酸體的分析並結合土質土色已初步確認茅山遺址良渚文化時期水稻田的分布範圍呈一東西向不規則的狹長條形,東西最長近700米、南北寬約50—80米,面積70—80畝。
發掘表明良渚文化中晚期水稻田已有明確的道路系統和灌溉系統,良渚先民對水稻田已有了比較先進而細緻的規劃。
此外,在屬於廣富林文化時期的稻田遺蹟農耕第Ⅰ層也發現了溝等遺蹟,並在此層上發現了零散的人腳印和一組30個清晰的大型偶蹄類動物(牛)腳印,這是國內首次在新石器時代農耕層上發現牛腳印。
茅山遺址水稻田遺址發掘規模大、遺蹟種類豐富、性狀比較清晰,並與布局和結構比較清晰完整的良渚文化聚落緊密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在良渚文化中均屬首次發現,在國內同類遺址中也甚為罕見。對於研究良渚文化時期的聚落形態、稻作生產方式,進而深入理解良渚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作用等意義重大。同時,茅山遺址稻田農耕遺蹟三疊層的發現,對於全面系統研究新石器時代中國東南地區稻作農業的起源及發展過程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