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漢語詞語]

茅屋[漢語詞語]

茅屋,意為用茅草蓋的房屋。詞語出處為《左傳·桓公二年》:“清廟茅屋。” 杜預 註:“以茅飾屋,著儉也。”

基本信息

茅屋[漢語詞語] 茅屋[漢語詞語]

【詞目】茅屋

【拼音】máo wū

【詞性】名詞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

【解釋】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的簡陋房子。

運用示例

茅屋 茅屋

詩聖杜甫曾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 杜甫《春日江村》詩之一:“茅屋還堪賦,桃源自可尋。”

唐 姚合 《將歸山》詩:“聞道舊溪茆屋畔,春風新上數枝藤。”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惟茅屋數間,在太行山下,四圍皆松柏,絕無居人。”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六·雞上木》:“日午吹煙絕,吟聲出茅屋。”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二:“他自己連茅屋都沒得住的,東飄西盪,你到那裡去找他?”

相關詞語

茅棚、茅庵、茅屋采椽、茅門、茅菅、茅殿、 茅廬

常用詞組

茅屋采椽

máo wū cǎi chuán

ㄇㄠˊ ㄨ ㄘㄞˇ ㄔㄨㄢˊ

謂住所簡陋。《漢書·藝文志》:“墨家者流……茅屋采椽,是以貴儉。” 顏師古 註:“采,柞木也。字作棌,本從木。以茅覆屋,以採為椽,言其質素也。” 簡陋之居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