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青塘鎮

介紹關於英德市青塘鎮的地理位置,歷史,基礎設施,交通資訊,資源特產和經濟狀況。

【地理位置】

青塘鎮在英德市東面,處新豐、翁源交界點,位於東經113度20分,北緯24度11分。面積128平方公里,長20公里,寬18公里,屬丘陵盆地,是三縣交界鄉鎮物資貿易集散中心。
青塘總人口27079人,其中農業人口21884人,占總人口80.8%,非農業人口5903人,占總人口19。2%。勞動力10142人,富餘勞力3000人。此外,有華僑、港澳台胞100多人。可耕地面積28910畝,魚塘1200畝,中小型水庫6座。

【歷史】

青塘鎮新石器時期早期人類洞穴居住遺址,己列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10月,中山大學教授李見賢在青塘鎮石灰石溶岩洞區發現動物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古人類研究所和北京大學等單位教授曾到青塘鎮挖掘考證,在青塘獅子岩、黃門岩、朱屋豈、吊珠岩、仙佛岩等洞穴遺址採集到10多種動物遺骨、肢骨人類肢骨化石,還出土燒螺、骨針、骨首飾、打制石、石斧等近20種物器,估計距今8000-10000年。

【基礎設施】

塘鎮轄10個村委會,1個居民委員會。城區面積3.8平方公里,水泥鋪設一級路7.2公里。主要道路8條,總長28.5公里。有年供水量14萬噸自來水廠2座,供水網管長16公里,有容量640乾瓦水電站2座,電視轉播台2座,閉路電視遍及村鄉。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入均住房25平方米。二期程控自動電話1000 門己開通。工業衛星鎮和十年發展規劃己實施,墟鎮以南辟有10平方公里工業開發區和以西國道旁新辟300畝商業區己實現三通,招商引資政策優惠。

【交通通訊】

 
青塘鎮內106國道和1911線省道貫穿東西,南距廣州185公里,北距韶關92公里,英城75公里,到翁源龍仙45公里,新豐城48公里,佛岡具城65公里。有運輸單位92家,客貨車217輛。每日開往深圳、韶關、廣州、英德、翁源、新豐等地客車36班次。

【資源特產】

 青塘鎮森林覆蓋率達58%,青塘河發源於新豐回龍鎮,流經青塘西入翁江。城區處於106國道和1911省道的交匯點,塘水環繞,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有“寶盆”美譽。現已查明優質原煤儲量800萬噸以上,稀土礦600萬噸,磁泥300萬噸,硫鐵礦600萬噸,優質石灰石1億噸。其它自然資源和地方物產極為豐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宜於種植多種作物、果類和發展飼養業。
特產有:
青塘切粉:始制於清雍正年間,採用本地優質米手工製作,耐煮,嫩滑爽口,名聲遠揚,銷廣州、韶關、英德等地。
青塘米酒:採用瓦缸手工土法蘸造,酒度濃,味酵芬芳,浸藥殊佳。
白煤:青塘煤礦生產,熱度為4500-6000卡度,年產量14萬噸,儲量800萬噸以上。
英飛牌普遍矽酸鹽水泥,青塘水泥廠生產,規格“425”年產量80萬噸,遠銷珠江三角洲一帶。
反季節荷蘭豆、黃瓜苦瓜亦形成規模生產,年產量1萬噸,遠銷廣州、從化、江門、江西等地。

【經濟狀況】

98年,青塘鎮工農業總產值118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4120萬元,占總產值34.9%,農業總產值7680萬元,占總產值65.3%,有企業132家,其中國營5家,集體7家,個體112家,私營8家。工業有煤、水泥、石米、磚瓦、電力、木器、食品加工等行業,農業方面己形成水果、蔬菜、“三鳥”、水產等商品生產基地。
青塘模現有專業市場3113平方米,商業戶502戶。98年集市貿易成交額2643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2216萬元,城鄉居民儲蓄額1865萬元。
【文教衛生】 
青塘鎮現有中學二所,國小11所,幼稚園2所,在校學生4600 多人,兒童人學率98%以上。有鎮電影院一座,文化樓1座,娛樂場地29個,溜冰場2個。醫療保健站20個,衛生院2所。
【招商項目】
獅子岩旅遊景點:是處俟青塘墟鎮,南距從化溫泉80公里,北距南華寺80公里。是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洞穴居住遺址。與之相連的有猴公洞、清龍巖(岩內有1.8公里河流)、旗山(岩洞與獅子岩相通),它們洞中有洞,洞內有河、湖,奇觀異彩,光怪陸離。岩洞後開闊地有湧泉,可闢為游泳池;相連景觀有和尚石、細女石、金狗守石門等維妙維俏石景。極具觀賞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鎮政府決定給予投資開發者支持、方便、優惠政策。歡迎有意者前來洽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