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粲

荀粲(209—238)是三國時期魏國人,是曹操的高參荀彧家族的成員。他崇尚道家學說,主張“言不盡意”,認為語言不能完全表達意義和思想。《論語》里曾經記載子貢的話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可以理解為他不曾聽到過孔子關於人性和天道問題的議論。荀粲根據這句話得出結論:“然則六籍雖存,固聖人之糠秕”(《荀彧傳》注引何劭《荀粲傳》,《魏志》卷十)。“六籍”即六經,“糠秕”即糟糠,比喻粗糙的廢物。他的意思是說,既然聖人沒有談論過關於人性與天道的深奧道理,那么聖人思想的精華就沒有包含在儒家經典所記錄的聖人言論之中,而是在經典的文字之外,所以那些保存下來的儒家經典只不過是聖人丟棄的糟粕而已。
荀粲的兄長們都是儒家學說的擁護者,因此他的觀點遭到一位兄長荀俁(yǔ)的反對。荀俁認為,既然《易傳》里說聖人用卦象表達自己的意思、用卦辭表達自己的話語,那么聖人的微言大義怎么不能了解呢?在他看來,經典文字型現了聖人之意,因此可以通過經典文字把握聖人之意。荀粲回答說:“蓋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舉也。今稱立象以盡意,此非通於意外者也;繫辭焉以盡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則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蘊而不出矣”(同上)。就是說,微妙的道理並不是卦象所能表達的;《易傳》里說“聖人立象以盡意,繫辭焉以盡言”,可是卦象所表達的並不包括它已經表達的意思之外的意思,卦辭所傳達的也不包括它已經傳達的語言(聖人之言)之外的語言;這樣說來,卦象所表達的意思之外的意思,以及卦辭所傳達的語言之外的語言,實際上都蘊藏在聖人的心裡而沒有表現出來。在他看來,卦象所表達的意義並非聖人之意的全部,而只是聖人之意的一部分,經典文字所傳達的言論也非聖人之言的全部,而只是聖人之言的一部分;而且聖人的精微之意和深奧之言根本就不是卦象符號和經典文字所能表達的,因此說“言不盡意”。這種言不盡意說就是他把儒家經典視為糠秕的理論根據。
荀粲的言不盡意說所強調的,是卦象符號表達意義的功能和經典文字傳達語言的功能都是非常有限的,他根據這個觀點把儒家經典說成是聖人遺留的糟粕,明顯地表現了對儒家經典的蔑視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