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南吉首通往貴州銅仁的公路,經過湖南鳳凰縣的一段,大部分是在一條山谷中穿行。坐在車上的乘客,不經意間就會從兩側逶迤的山嶺上,隱約看到一些殘破的碉樓和城堡。
這些殘垣斷壁,湮沒在荒山野嶺上、荊棘雜草叢中,很少人去研究,它們是何時修建,何人所建,為何而建。
對於當地的苗族、漢族、土家族老百姓來說,它們是更具體的存在。種地、放牛的人常把殘破的城堡當作擋風遮雨的地方;修房子、修路時,這些城堡是拆取建築材料————石頭最方便的來源。他們大多聽過一些傳說:從前,曾經有一段長達幾百里的長牆把各座山頭上的城堡連結起來。當地的一些歷史資料,把它稱為苗疆邊牆。
2000年的4月,一個叫羅哲文的老人出現在這些殘垣斷壁旁,語驚世人:這是一段被遺忘的長城!
湖南省文物局及鳳凰縣立即組織人員對邊牆沿線進行考察,到目前為止,考察人員已在沿線發現了上百座殘存的碉堡,哨、卡更是不計其數。其中,在鳳凰縣吉信鎮靖疆營發現一道綿延兩個山頭的長牆殘基,長牆後有碉卡、炮台、營房,營房內殘存有清代青花瓷碗碎片。初步考察表明,這段長城遺蹟南起湖南、貴州交界處的亭子關,北至湖南花垣縣境內的喜鵲營,綿延180公里,其中大部分在鳳凰縣境內。
鳳凰美麗的風光從來就浸著血腥,“血梁赤了每一條官道同每一個碉堡。”(沈從文《鳳凰》)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這裡是民族關係相當複雜的地區,而這段被荒山野嶺和野史佚文湮沒的長城,就是一個時期民族政策的見證。對苗長城作了多年研究的原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副州長龍文玉說,這段長城是明清王朝對南方苗族鎮撫的產物。
約3000年前,苗族的先民就活動在長江中游的“荊楚”之地,唐宋以後逐漸從洞庭湖溯沅江西上,到達湘西和黔東這個歷史上稱之為“五溪”的地區,因以臘爾山為中心,故又稱“臘爾山苗”。他們與漢人毗鄰而居,苗人多生活在深山野林,漢人居住在沿河和河水流過的平原。民間流傳的歌謠:“官占城,漢占坪,苗家攆在半天雲。”苗人的不斷西遷和漢族的不斷西進是同時進行的。而湘西鳳凰一帶成了苗漢文化的交界和拉鋸地帶。
在這一地區,漸漸形成了“生苗”區和“熟苗”區,“生苗”即未受“教化”的苗人,田地不在賦稅之內,人丁不在徭役之中;“熟苗”即被強制接受漢化,加入民籍,有國家戶口的苗族。
擴大“熟苗區”,控制“生苗區”,是歷代中央王朝的共同做法。明朝政府就曾頻頻對湘西用兵,僅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即有大規模的剿苗行動30次,但幾乎每次鎮壓都遭到苗民的頑強抵抗。而不堪民族壓迫的苗人,也經常主動進犯“熟苗區”,奪回被強占的家園和田地。有位地方官在遞呈中央奏摺中說,“湘西多事”的原因有三:“官逼民反”、“開(來自江西、湖南衡陽、保靖等地的移民)逼民反”、“奸(奸商、苗奸)逼民反”。
苗人的不斷起義和騷擾,也使得明王朝統治者坐立不安。明萬曆四十三年,進士蔡復一任“分守湖北帶管辰沅兵備道參政”,駐守沅州,“親歷邊疆,度其險坦,力陳營哨羅布,苗路崎嶇,難以遏其窺覷,請金四萬有奇,築沿邊土牆”。(《古太坪廳志》)
從1615年始,大規模的長牆修築工程開始了。用工20萬個,耗白銀4萬餘兩,歷時8年之久。邊牆迤山亘水,蜿蜒曲折,西起與貴州銅仁交界的黃會營,北至乾州(今吉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之喜鵲營(在州內花垣縣境內),綿延180公里,其中絕大部分修築在鳳凰境內。邊牆高2·3米,底層基寬1·7米,頂寬1米,甚是巍峨。
修築邊牆多利用自然屏障,依山傍水修築工事。蔡復一曾說:“用石壁、天塹之類天生的界限”,以形成雙保險的防線。修邊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近石則以石頭壘砌,遠石則以土填心夯實。
1624年,180公里的邊牆完工了,它沿山越澗,人為地將臘爾山區的“生苗”同“熟苗”及漢人分開,規定“苗不入漢,漢不入峒”。邊牆的每個營哨,設游擊頭目、巡牆隊長各一名,限定時刻,率哨兵30名更迭傳籌,不分日夜雨晴,填明時刻後,順牆巡邏到前一哨所,交接明白後返回,但即使這樣嚴格的“分牆”治理,也只能使“邊疆藉以稍固”。
1628年,苗民不堪重壓憤然起義,消滅邊牆駐軍7800餘人,摧毀鎮苗的小長城,“土牆盡踏為平地矣”。
邊牆帶著它殘破的軀體進入清代。清朝初期沿襲了明朝的對苗政策,1795年,苗民爆發了大規模的乾嘉起義。對這場聲勢浩大的起義,清王朝接連派了福康安、和琳等諸多名將,調集7省40餘萬官兵合圍征剿,才把它殘酷鎮壓下去。在清王朝的重兵之下,鳳凰城外曾屍橫遍野,血染邊牆。因鎮壓苗民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軍力,清王朝由盛轉衰,這次戰爭被稱為“清朝中衰之戰”。
1799年,傅鼐向皇上奏呈《稟沿邊各路修建碉卡一案》,稱“固我藩籬,嚴其防範”。於是,又一輪邊牆修築工程開始了。
據湘西民族教育學院教師龍曉飛考證,邊卡工程先自廳城(今鳳凰縣城)開工,在城四面山樑上修築石碉、關門、卡門、哨台及圍牆。然後,又沿鳳凰至麻陽岩門的大道,建碉樓16座,保護糧道暢通。沿鳳凰河至瀘溪的地段,設碉21座,卡11座,哨台6座,作護城內線。外線木林坪起至與貴州交界的落潮井(均屬今鳳凰縣),迤邐100公里地段上,修建碉卡800餘座,在灣溪至四路口(均屬今鳳凰縣)的100餘公里地段,修土牆,挖深壕,用懸崖、峭壁聯成邊牆,碉卡相距較遠的地段,又添加石堡哨台88座,加固防線。至此,傅鼐完成了苗疆邊牆的更新換代工程。至今,在吉首至鳳凰沿線還留有無數冠以炮台、哨、卡、堡,碉、關營的地名,將它們串聯成線,就是南長城的完整藍圖,同時它又是一幅“費盡心機打不贏,輸空國庫保不住”的清王朝中衰的殘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