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紅年

苗紅年

讀《大海詞典》,時時感到內心的一種撞擊。 誰能認出哪一隻是母的 都有出格的秀色。

苗紅年,69年生,男,浙江省嵊泗縣人。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大海詞典》,曾獲《詩刊》《星星》《詩林》詩歌獎。600餘篇(首)作品散見《詩刊》《青年文學》《星星》《綠風》《詩林》《詩神》《北京文學》《詩歌月刊》上、下《黃河詩報》《詩潮》《天津文學》《福建文學》《詩選刊》上、下《浙江作家》《歲月》《大象》《非非》《趕路《新詩大觀》《南國詩報》《詩屋》《萬泉河》《中國詩歌》《陌生》《北美楓》《新詩潮》《威海衛文學》《山花》《北方詩歌》《城市詩人》《陝北文學》《海中洲》《文學港》等,多次入選年度各類詩選或全國性詩賽獲獎。“群島”詩社,“大象”詩社同仁,第三極寫作主要成員。 
舟山當代新詩創作,注重創立海洋品牌,具有濃郁的海洋風味,可以說在中國詩壇占有一席之地。中國新時期重要創作群體——“東海詩群”中,舟山詩人占了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苗紅年便是其中一位摯著海洋詩歌創作的詩人,在新世紀,他帶著他的“大海詞典”向詩壇走來,是如此吸引我們的目光。說到詞典,使人想起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和鄒漢明的《江南詞典》。韓少功的《馬橋詞典》是小說,鄒漢明的《江南詞典》是散文。在苗紅年的《大海詞典》之前,詩歌創作者還沒有一本以“XX詞典”命名的詩集,苗紅年第一個拋出了以詩歌作為文本的《大海詞典》。苗紅年的《大海詞典》是一部用詩歌抒寫的《馬橋詞典》和《江南詞典》,這也許是這部詩集獨特的價值所在。
《大海詞典》分四輯,第一輯:海岸線上,第二輯:海納百川,第三輯:漏網之魚,第四輯:列島之戀。詩集中,《汛期》、《帆》、《浪花》、《風景》、《網》、《螺聲》、《水手》、《颱風》、《秋波》、《海殤》、《航海日記》、《致漁民兄弟》、《海蚤》、《黃魚》、《海星》、《嵊泗列島》、《枸杞島》等均為優秀之作。相比之下,前兩輯《海岸線上》、《海納百川》無論詩質還是抒寫的內涵意蘊都是《大海詞典》中亮色與閃光的部分。
作為生活在群島之上的詩人,作為漁家的後代,苗紅年用手中的筆打開“大海詞典”,這詞典中有:帆、船、水手、礁石……同時,這大海詞典也在詩人的內心打開:海殤、漁歌、葬禮、泗礁島、洛華島……作為漁家的後代,他聽到父輩太多的人與海洋的故事,他感覺到太多與大海難以割捨的情結,他咀嚼世世代代漁民面對大海生活的苦樂悲歡。他把大海當作一本“詞典”來讀。對於世代漁民來說,大海正是一本“詞典”,他們生活在大海之上,他們每天要閱讀大海這本“詞典”,只有讀懂了大海這本“詞典”,才是真正的水手與強者。從這個層面上講,苗紅年用《大海詞典》作為詩集書名,是十分貼切的。
翻閱這本《大海詞典》,既是世代漁民父兄翻閱的“大海詞典”,也是苗紅年的“大海詞典”,詩人在這裡成了世代父老兄弟的代言人。在詩人眼中:“大海像一顆葡萄在風中,撞擊/直至破碎/為自己打開通往天際的缺口”(《汛期》),“海風為愛情,鬆開了自己的腰帶”(《秋波》)。只有漁家的後代,才有這奇特的想像。他寫老水手對大海的愛:“那個垂暮的老水手/緊緊扯住帆布。像依附的蝶/醉迷著傾斜世界”(《帆》)。飛濺在海上的浪花是最為常見的事物,關於浪花,詩人寫了三首,把這習以為常的浪花寫出了新意:“那些浪花,迎風激揚/噴薄的碎屑像大海憤怒的咒罵”(《浪花》之三)。“以花的名義堅守住人間的純美與縹緲/讓大海在燃燒中退出月落的蒙昧”(《浪花》之三)。詩人寫風暴:“是一陣動亂的墨汁”(《風暴》),形象新奇且十分貼切。從中感覺到苗紅年以現代先鋒的手法寫出他的“大海詞典”,但又十分注重語言的組合、錘鍊,運用大膽的想像,營造新奇的意象。
在詩中,詩人也注重語言本身的功力:“看上去他低落的情緒比潮水退得更慢”。詩人用抒情的語言抒寫世代漁民對大海的熱愛:“載滿月光和帶魚的舟兒/靜靜地擺渡到遙遠的城市和漁村”,“在銀色的甲板上/有俯首拉網的老大/用盡周身的蠻力捕捉世界的深淺。”(《在甲板上》)
一本《大海詞典》,顯示出詩人的多種風格,如《漁謠·葬禮》、《愛情》等,便有民謠特色。詩集中還有一首值得品味的迴文詩《回輪》,用舊體詩詞寫迴文詩的有,用新體寫迴文詩則很少,苗紅年在此作了一種探索。值得一提的是詩集中一首抒寫1959年呂泗洋特大海難的詩《海殤》。“有多久了,我曾以家屬的身份前來祭奠/進入回憶之城/懷念的浪濤低下頭顱。”“懷念的浪濤低下頭顱”,寫出了詩人悲傷的心情。詩人仿佛看到:“我草繩纏身的兄弟/在風暴和大黃魚群之間/為活下來/掙扎著”。詩人也看到:“不能逾越的兇險/化作一浪高過一浪的洶湧”,“一群魚不見了蹤影,一千多個兄弟追隨而去”。
詩集中詩人也寫大海上平常的事物,其中,寫得較成功的有《沙子》《舵》等詩,《沙子》一詩調動了多種手法,寫實、敘事、隱喻,詩的內涵十分厚實。“無論前景如何/呆在一起/意味著擺平惡風險浪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有時,我站得比它們高/卻被影子拖垮,被潮水般的流言淹沒”。讀這樣有質感的詩句,是令人嘆服的。
作為群島的子民,苗紅年也孜孜不倦的為海島家園歌唱,第四輯《列島之戀》中的《小漁村》、《花鳥島》及嵊泗十景等便是這樣的作品,我們感受到詩人的赤子情懷。
讀《大海詞典》,時時感到內心的一種撞擊。我想起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關於詩說過的話:“重要的不是詩的語言的語法結構和規則,而是這語言所“說”出(蘊含)的精神能量,這種蘊含的精神能量,終為鐘聲”。是的,是一種鐘聲,這鐘聲將哲學思索,詩歌審美凝聚成一體的媒介。鐘聲的撞擊,其實就是思想的撞擊,這樣,就不能理解成我們讀許多詩人詩作帶來的內心撞擊,讀《大海詞典》帶來的內心的撞擊。
讀完苗紅年的《大海詞典》,我們感到苗紅年是一個歌唱大海的赤子,他以自己的作品,證明自己是海洋詩歌創作上的一個實力詩人,而他的《大海詞典》則是浙江海洋詩歌的一個新的開拓與探索。我相信這些飽含深情的詩篇已不是一句句普普通通的大海“母語”,詩人在“詞語”的娓娓而道中完成的是對自我,或者說是對海洋、故鄉、生命的歸依。比之其他海洋詩人的寫法,苗紅年的詩更顯得清晰明朗、淋漓盡致、自然淡定、開闊隨性。從物化到人化、從戲說到寫實、從意象到精神,他從來沒有刻意地去追求那些時髦的寫作文風,也沒有依賴句式的變異、意向的衍生或想像力的極度揮發而強加給讀者更多的空穴來風。顯然,詩人在寫作中已意識到把詩歌寫作作為一件純粹的事情來做,而這些真情流露的詩歌又這多么像大海里的朵朵浪花,帶著脈絡可尋、情智交融、悲憫關懷的人文主義精神氣質,摒棄了沉悶陳腐、飄浮膚淺、牽強附會的虛偽寫作,在這裡昭顯了詩人對“度”的恰當把握能力,而那些貌似隨意詼諧的敘述,卻從來沒有放棄過思想上的深邃。
《島與鳥》
文/苗紅年
島和鳥只有一筆之差
此時,我覺得它是只正在孵化的鳥蛋
雲朵掀動潔白的羽毛
停下來,世界安靜的不知所措
這時候的島有了被破身的嚮往
它把自己的胸脯挺的老高
蔚藍之上。二隻海鷗追逐戲耍
誰能認出哪一隻是母的
《正午》
正午使一朵野百合
挖空心思。它寬大伸曲的葉子
像剛剛糾集的警訊
噢,等待只不過是在虛度年華
一隻虎形蜘蛛慢騰騰地
從腹中抽出絲線
劇烈地震顫,世界構築的重心
有時抵不過一隻蜜蜂輕盈的觸及
《波浪》
眼前沒有給我帶來失落感,那些灰褐的城牆
倒塌之後。它的碎裂讓我分不清
是來自折斷的錨纜還是廝磨的耳語
像極了,風正在無垠的操場上一起集隊
我的孩子們--你們許下的應允
都是我半途上急需修築的家園
連一朵沉睡的浪花
都有出格的秀色。她推著春天不停向前
巨大的喘息淹沒了
被鷗鳥緊咒的礁石
《魚骸》
在死的縮影里描寫
一團白天
我相信,我們撫摸的力量
只不過是清晨里的一縷陽光
它的一頭繫著比黑夜更隱深的酷刑
這拋棄在沙灘上的魚骸
誰能保證它會突然張口
用猙獰的笑,讓世界呈上一張漏洞百出的供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