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苗族挑花製作工藝

簡介

花溪苗族挑花刺繡工藝分布在湖潮鄉、黨武鄉、石板鎮及花溪鄉,向外擴展到烏當區、清鎮市、修文縣、平壩縣等地。花溪域境地處貴州高原中部,苗嶺山脈中段,位於貴陽市南郊,距貴陽17公里。居住著漢、苗、布依等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區人口的18.63%。全境以丘陵為主,間有山丘、盆地、壩子、峽谷。

花溪苗族挑花以十字為基本針法,“數紗而繡”,不用底稿,圖案盡在心裡。先挑出圖案的外輪廓,再逐步添加內部花紋,最後填充細部,直至完成,採用“反面挑正面看”的特殊技法。

歷史淵源

苗族西遷,其中一個支系(他族稱為“花苗”)定居在格洛格桑(今貴陽)。若干年後在四月八日那天,外族入侵,首領格波綠犧牲,城池土地盡失,苗族部眾敗退到花仡佬(今花溪)等周邊地區。經過生聚,苗民在格波綠的女婿祖德勒帶領下反攻格洛格桑,由於配合失當,苗民再次敗退到花仡佬等周邊地區,祖德勒戰死,這天也是四月八日,為了紀念兩代民族英雄,苗族每年四月八日那天,要在他們主要犧牲之地——今貴陽噴水池舉行盛大的“跳花場”紀念活動。這一天苗族要身穿挑花盛裝,為了追念失去的花園,她們在服裝上挑繡有失去的城池和土地,以及在那裡生長的莊稼、牲畜以及花草樹木、飛禽走獸。背搭(苗語稱為“格棒”)上還繡有一顆敗退時沒能帶走的“苗王印”。

基本內容

花溪苗族挑花刺繡是用彩色絲線在麻質底布上挑繡出規整的圖案。底布原料有火麻和葉麻兩種:火麻布較硬宜作裙料;葉麻較柔宜作貫首服、圍腰和背扇的布料。麻質底布經砍條、剝皮、理麻、石灰水浸泡、晾曬、小車揀線、蕎灰水煮線、漂洗、捶線、晾曬、人工揀線、牽線、穿線、裹線、織布、靛染等多種工藝製作而成。

染色的藍靛由自己種植並製作,刺繡用的絲線是自己養蠶、抽絲、染制的,現在已經大多用市場上購買的。

基本特徵

花溪苗族挑花從藝術風格和製作時間上可分為早、中、後三個時期:

早期(1900年以前)底布為自織青色麻布,色彩單純雅致,以銀色調為主,白色中點綴有小面積的彩色。構圖嚴謹,圖案有幾何化、程式化的特徵。代表作有:《狗尋糧種紋衣背飾》、《太陽、河流、龍頭紋衣背飾》、《雪花紋衣背裝》、《羊辣子刺梨花衣背飾》、《牛蹄杈銅鼓紋衣背飾》等。

中期(20世紀至文革前後)底布仍多為青色麻布,也有少量青色土棉布,色彩熱烈華麗,多以紅色調為主,配以黃、綠、白等色絲線。構圖較前期活潑,圖案豐富。代表作有:《青蛙荷花浮萍紋圍腰》、《四羊紋圍腰》、《蝴蝶紋背扇》、《燈籠紋背扇》、《雞冠花紋圍腰》等。

後期(20世紀80年代以後)底布色彩和質地都呈多樣化,增加了紅、藍、黃、白、黑等色機織布,甚至使用塑膠窗紗和粗麻袋布作底布的,挑繡用的彩線除了蠶絲線又增加了十字線和毛線,構圖更加自由,圖案更加多樣化,有的藝人開始摹仿現代織物上的寫實圖案製作挑花。代表作有:《亭閣石橋燈籠紋背扇》、《四角冰花兒童圍腰》、《田園螃蟹紋圍腰》、《水爬蟲浮萍圍腰》、《牛頭雙鳥紋壁掛》(王朝珍作品)、《苗姑》(王啟萍作品)等。

主要價值

花溪苗族挑花刺繡有追念先祖、記錄歷史、表達愛情、美化自身的功能。苗族婦女能把常見的景、物高度概括為美麗的圖案,對色彩有獨特的理解,能熟練地運用對比、互補等配色原理,富於裝飾性。苗族沒有文字,花溪苗族挑花刺繡成為記錄民族歷史和傳說的載體,成為這支苗族的識別標記,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刺繡不但注重繼承藝術傳統,同時又發揮想像力,大膽地進行再創作,為美術家和收藏家所珍愛,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材料

原料主要有:1、葉麻:呈直桿狀,桿上有細微絨毛,桿頂有淡紅色小花,花蕊為橘黃色帶有白色細絨毛,葉片為桃心狀,外面為綠色,裡面為白色。2、火麻:呈直桿狀,比葉麻高且壯,曬乾後剝皮使用。3、蓼藍: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紅紫色,葉子長橢圓形,乾時暗藍色,花淡紅色,穗狀花序,結瘦果,黑褐色。葉子含藍汁,可以做藍色染料,也叫藍。4、蒿枝:兩年生草本植物,葉如絲狀,有特殊的氣味,花小,黃綠色。

製作技術、方法或過程

麻質底布經砍條、剝皮、理麻、石灰水浸泡、晾曬、小車揀線、蕎灰水煮線、漂洗、捶線、晾曬、人工揀線、牽線、穿線、裹線、織布、靛染等多種工藝製作而成。

花樣或圖案

花溪苗族挑花常見的有:豬蹄杈、牛蹄杈、牛頭、羊頭、狗頭、冰雪花、刺藜花、浮萍、荷花、稻穗、蕎子花、銅鼓、燈籠、銀杈、銅錢、太陽、青蛙、水爬蟲、螃蟹、燕子、樓閣、田園、橋樑、河流、苗王印等多種圖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