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簕[花椒簕]

花椒簕[花椒簕]
花椒簕[花椒簕]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花椒簕,幼齡植株呈直立灌木狀,其小枝細長而披垂,成齡植株攀援於它樹上,枝幹有短溝刺,葉軸上的刺較多。種子近圓球形,兩端微尖,徑4-5毫米。花期3-5月,果期7-8月。 產長江以南,見於沿海低地至海拔1500米山坡灌木叢或疏林下。東南亞各地也有。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花椒簕 花椒簕

花椒簕Zanthoxylum cuspidatum Champ.

花椒簕 花椒簕

幼齡植株呈直立灌木狀,其小枝細長而披垂,成齡植株攀援於它樹上,枝幹有短溝刺,葉軸上的刺較多。葉有小葉5—25片,近花序的葉有小葉較少,萌發枝上的葉有小葉較多;小葉互生或位於葉軸上部的對生,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斜長圓形,長4—10厘米,寬1.5—4厘米,稀較小,頂部短尖至長尾狀尖,或突急尖至長漸尖,頂端常鈍頭且微凹缺,凹口處有一油點,基部短尖或寬楔形,或一側近於圓,另一側楔尖,兩側明顯不對稱或近於對稱,全緣或葉緣的上半段有細裂齒,乾後烏黑或黑褐色,葉面有光澤或老葉暗淡無光,中脈至少下半段凹陷且無毛,或有灰色粉末狀微柔毛,則中脈近於平坦且葉有小葉較少,通常5—11片,質地也較厚而稍硬,油點不顯,或少且小,僅在擴大鏡下可見。花序腋生或兼有頂生;萼片及花瓣均4片;萼片淡紫綠色,寬卵形,長約1/2毫米;花瓣淡黃綠色,長2—3毫米;雄花的雄蕊4枚,長3—4毫米,藥隔頂部有1油點;退化雌蕊半圓形墊狀凸起,花柱2—4裂;雌花有心皮4或3個;退化雄蕊鱗片狀。分果瓣紫紅色,乾後灰褐色或烏黑色,徑4.5—55毫米,頂端有短芒尖,油點通常不甚明顯,平或稍凸起,有時凹陷;種子近圓球形,兩端微尖,徑4—5毫米。花期3—5月,果期7—8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生山野灌叢中。生境: 常綠闊葉林中, 乾旱山坡, 溝邊, 灌叢中, 河谷林下, 林緣, 林中, 路邊, 平灘地, 山谷, 山坡, 山坡林緣灌叢 , 山坡林中, 山坡疏林中, 溪邊

主要價值

種子油可作潤滑油和制肥皂。

是個多型種,有待進一步研究。

花椒簕 花椒簕

Zanthoxylum cuspidatum Champ. ex Benth. 的模式采自香港,它與早先採自印度尼西亞的本種的各部器官形態無甚差別。二者的葉有小葉多達31片,壓乾後的小葉均呈黑色且有光澤,小葉頂部向一側彎斜的長尾狀,頂端鈍頭,有凹口,基部兩側明顯不對稱,中脈凹陷,無毛,果梗甚短而粗壯。這典型的花椒簕大致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南各地。越此線以北,其葉的小葉片數目明顯減少,小葉片較大,質地較厚,兩側對稱,葉面中脈及葉軸被微柔毛;花梗較細長,此類型除葉器官外又與原產印度東北部的Z. khasianum Hook. f.很近緣。

栽培技術

栽培管理

花椒樹耐乾旱瘠薄,特別適宜於梯田地、邊隙地、荒地、果園四周等栽植。科學栽植花椒樹也是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一、擴穴施肥

初春土壤解凍後,將花椒樹根系周圍的土壤深刨30―50厘米,每株施有機肥30千克左右;4月中旬萌芽期、7月下旬采果後,每株各施標準化肥0.4千克。施肥後及時澆一遍透水。

覆膜增溫:覆膜具有保濕增溫的良好效果,一般可提高地溫3℃左右,有利於根系發育生長。覆膜應在擴穴施肥後及時進行,沿樹行將土壤整細整乾,近樹幹處略高,蓋膜面積以稍大於樹冠外緣為準。兩塊地膜的交接處用土壓實,地膜儘量展平與地面貼緊,四周用土封嚴。4月底在膜上加蓋5厘米厚的細土,可防止雜草生長,延長地膜使用壽命。

二、葉面噴肥

用3%的磷酸二氫鉀和0.5%的尿素混合溶液,每年葉面噴肥6次,開花期噴第一次,花後10天噴第二次,間隔10天再噴第三次,7月上、中旬和果實採收後各噴一次。

修剪復壯:夏季結合採收花椒,及時進行修剪。對衰弱樹剪除部分大枝及病蟲枝,秋季再抽去多餘的大枝,最後每株保留5―7個主枝,同時適當疏除冠內密集枝,疏枝量一般不超過25%,並縮剪部分弱枝到壯芽處;中庸樹的中短枝一般不短截,以疏為主,並注意保護頂芽,對長果枝適當短截,保留大芽。

三、採收

採收時間及方法:花椒果實成熟期一般在立秋至處暑前後。花椒成熟時,果皮呈紫紅色或淡紅色,果皮縫合線突起,少量開裂,種子黑色光亮。可聞到濃郁的麻香味,這是最適宜的採收時期,採收果實一般是用手摘或剪子剪。

病蟲防治

一、生活習性
花椒蚧殼蟲在渭北每年發生1代。以2齡若蟲在芽基、被刺、枝杈處結白色繭越冬。繭:橢圓形,長2-3mm。2月下旬至3月上旬為出繭盛期。初出若蟲在嫩芽基部群巢危害,待嫩芽逐漸長大,初葉分生,若蟲也隨之漸漸分散到芽頂和幼葉背面取食,致葉片、芽頂扭曲,造成落花落果,嚴重時,造成枝梢乾枯,甚至整株枯死。4月下旬雌蟲羽化,雌雄多在晴天下午的4-5時進行交配,雄蟲有多次交配的習性。雌蟲結卵囊產卵於葉背,一頭成蟲產卵多達300餘粒,一般140粒左右。5月上中旬若蟲大量孵化,且呈堆狀聚集葉背危害。7月上旬第一次脫皮,10月上中旬開始向芽基部、枝杈處遷移,11月上旬結繭越冬。該蟲主要靠風力傳播。
二、防治技術
1、化學防治:
(1)出繭若蟲防治:2月下旬至4月中旬,用1000倍速朴希加2%洗衣粉或600倍多來寶,1200倍威力殺滅進行樹體噴霧,均能起到良好的殺蟲效果。
(2)卵期可用800-1000倍水胺硫磷或1000倍滅多威加1/2“助劑”(或特效王)葉面噴霧。
(3)若蟲期即6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選600倍蚧死淨加1000倍高氯菊酯加1/2“助劑”或用1000倍吡蟲啉加800倍敵敵畏加1/2“助劑”防治。
(4)越冬期可用80-100倍融殺蚧蟎(生物農藥)或3-5度石硫合劑進行樹體噴灑,消滅若蟲。
(5)水源缺乏或交通不便的地塊,可在若蟲出繭期,將毒死蜱、金毛肥、助劑、水配成1:1:0.5:5的混合液進行樹幹塗環,環寬3-5cm,能起到提早控制若蟲和花椒蚜蟲危害。
2農業措施:
(1)春季蟲口密度過大時,可人工敲打蟲害枝致蟲落地,隨之結合春耕耙耱,消滅落地雌若蟲。
(2)卵期可人工摘除埝碎卵囊,能殺死大量卵和若蟲,有效降低蟲口。
3、防治時應注意的問題:
(1)花椒蚧殼蟲蟲體微小,借風傳播,因此應注意防前蟲情調查,細緻檢查,加強聯防、協防,堅持防治到位,堅持群防群治。
(2)該蟲危害部位隱蔽,故在噴藥時,必須細緻周到。
(3)多使用無公害、低殘留農藥,嚴禁或限制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嚴格按農藥使用濃度操作,花椒採收前20天停止用藥。

花椒屬植物

花椒屬(Zanthoxylum L.),芸香科,約250種,分布於東亞和北美,我國有50餘種,南北均產之,其中有些種類的果實入藥或為香料,如花椒Z. simulans Hance,有些種類的木材很有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