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艾葉、黃芩各15g,黃連、茯神、桑耳、代赭石、厚朴、白茅根、白芷、阿膠各30g,白朮21g。
用法
上藥研為粗末,每次15g,加生薑5片,水煎,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
妊娠胎漏下血。
附註
附方1 艾葉湯
組成 艾葉炭30g,蒲公英15g,蒲黃15g。
功用 理氣止血,開郁調經。
主治 功能性子宮出血,證屬肝鬱血熱者。症見經來無一定時間,月經量時多時少,忽來忽止,或淋漓不淨,或經來不暢,經色鮮紅,其質粘稠,夾有血塊,伴有下腹疼痛,乳房脹痛,有時胸悶脅脹,情志抑鬱,心煩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
出處 《婦科病妙用中藥》
附方2 艾葉湯
組成 艾葉一兩(微炒),當歸(去蘆並土)一兩,乾薑一兩(炮),木香半兩,訶黎勒(煨,去核)半兩。
主治 虛冷下痢白膿。
主治 《保幼大全》
附方3 艾葉湯
組成 艾葉30個,魚鰾(用香油將魚鰾炸黃)30g,荊芥15g,黃酒0.5kg。
主治 瘋狗咬傷。
出處 《中華傳世醫方 下1、2》
附方4 艾葉湯
組成 艾葉15g。
主治 痛經。
出處 《家庭保健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