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希恩的三層次文化模型

假如你向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或雇員詢問有關他們外在行為模式的問題,那么你就會接觸到支持企業文化外顯部分的第二層文化―價值觀和原則。 如果將銀行和廣告公司的文化加以比較,我們會發現,在銀行的文化中,成功來自嚴格的財務控制、保守謹慎和對管理等級制度的尊重。 第三層次是文化的本質―基本假設,行為和價值觀都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的艾德·希恩教授提出了一種十分著名的文化模式。希恩認為,企業文化是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起來的。他指出,文化是一系列運行良好並相當有效的基本假設。通常企業文化由三個層次組成:

1、行為準則(物質形態層次)

2、價值觀和原則

3、基本假設

具體內容

行為準則或物質形態是企業文化的外顯部分,包括實物布局、辦公環境、著裝要求、標語、噪聲標準和心理氣氛等方面。儘管內部文化的這一層次對外部成員來說是最顯而易見的,但這些“物質形態”卻揭示了企業的一些重要特徵,如果你不是這種文化中的一員,就很難理解它們的真正內涵。

假如你向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或雇員詢問有關他們外在行為模式的問題,那么你就會接觸到支持企業文化外顯部分的第二層文化―價值觀和原則

如果將銀行和廣告公司的文化加以比較,我們會發現,在銀行的文化中,成功來自嚴格的財務控制、保守謹慎和對管理等級制度的尊重。相反,廣告公司的文化則可能將個人的自我想像視為成功的來源,因此,不太重視權威和意見的交流。在這兩類企業中,那些過去發生的事都能體現出企業的價值觀,進而反映出企業文化。

第三層次是文化的本質―基本假設,行為和價值觀都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例如,銀行可能有一種固有的假設,即顧客期望他們的錢能以高度嚴格的方式來管理。反之,廣告公司則可能假設它的顧客要求一個富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環境,他們甚至敢向聖牛提出疑問。

許多企業還沒完全意識到,僅僅變更決策制定結構,並不會使決策制定的過程發生變化,除非企業文化也發生相應的改變。換句話說,在一個過去實行等級制的企業中,倘若文化還紮根於原來的那種命令加控制的體制,就很難授權他人制定一些決策。

另外,假如員工發現企業口頭上的變化與實際的財務舉動相矛盾,諸如拿不出額外的錢進行培訓,或不肯出錢支持員工為滿足顧客需要自主決策等,那么他們很快就會斷定,企業根本沒發生任何變化。

如果員工的親身經驗告訴他們,管理並不象教科書上所說的那樣,如老闆不肯把制定決策的權力授予他們,等等,員工就會繼續對決策抱著無動於衷的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