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色域繪畫也被視為抽象表現主義。色域繪畫藝術家用了各種繪畫方法在他們的作品上:羅斯科描繪彩色與單色用模糊不清的邊緣,使圖像更加生動。相比之下,巴內特·紐曼的畫用了很明確的彩色。紐曼的繪畫系列作品為《誰害怕紅色,黃色和藍色的I-IV》(1966年至1970年)。另一個重要變革是阿德·萊因哈特的“黑色繪”,在1954年和1967年,並且把顏色和形式值發揮到極限。有兩個展覽項目對色域繪畫也起到關鍵的作用,第一個是格林伯格在1964年策劃的展覽“後繪畫性抽象”。第二個展覽是在於1965年舉行,後來被稱為“華盛頓色彩畫家”。它包括基因·戴維斯、托馬斯·唐寧、莫里斯·路易斯、霍華德·梅林、午諾蘭和保羅·里德。
色場繪畫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達到了高峰,對信號藝術和藝術運動有重大影響。
詳細
在抽象表現主義之後的美國,藝術家掀起了一股奇妙的抽象藝術浪潮。這新一代的現代抽象藝術家試圖將藝術從過多的形上學意義中解放出來,使其成為純粹的視覺體驗,色域繪畫(Color-FieldPainting)因而被發展出來。色域畫家排拒空間深度的幻象與動勢的筆觸,經常運用幾乎覆蓋整個畫布的大片色彩。暗示著它是抹個大場域的細部圖。他們意圖減低主題與背景之間的分野,而視畫布唯一個單一的面。色域繪畫強調繪畫的平坦性,正好與形式主義的主張對應。他們要求繪畫應尊重其平面的特性本質,而不是特意的去創造一個三度空間的幻象。色彩主義可以說是色域繪畫的一個成功的分支。色彩主義(Colourism),也有人稱他們為染料繪畫家(StainPainting),染料繪畫家運用色彩來表現歡樂,他們用大片顏料上色,以視覺手法法來傳達人類生存之奇妙。色彩能影響情緒,也能超脫形象與主題之外,傳達自身的意義。
在美國領導色彩主義的海倫‧法藍肯瑟斯是染料繪畫的創始人,她使用稀釋過的顏料塗滿在整個未上底色的畫布上,如此,顏料則不會停留在畫布之上,而被畫布整個吸入,成為畫布的表層。而在不同的顏色間也呈現一種特殊的暈染效果。如此,觀畫者不會有過度的深度空間的幻想,而注意到畫布本身的質地。而她之後所發展使用的壓克力顏料(水溶性的塑膠顏料),更是畫壇上一個新的轉折點。
色域繪畫的代表畫家有:
美國著名色域繪畫畫家勞倫斯‧艾洛威(LawrenceAlloway)。
色彩主義首席海倫‧法藍肯瑟斯(HelenFrankenthaler)。
將壓克力顏料發揚光大的莫里斯‧路易(MorrisLou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