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炎泰

舒炎泰

舒炎泰,研究生學歷,1967年畢業於天津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現為我國核領域計算機套用學術帶頭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HT-7U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項目顧問,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曾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20餘篇。

基本信息

簡介

我國核領域計算機套用學術帶頭人,現任國家重大科學工程HT-7U

舒炎泰舒炎泰
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項目顧問,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1967年天津大學無線電工程系研究生畢業。畢業後在玉門油田和長慶油田任技術員6年。在中國科學院電漿物理研究所工作至1991年,曾任研究員,研究室主任等職,是我國多個核聚變裝置控制,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負責人。1981-1984年作為訪問學者在Internet發源地美國洛山磯加州大學(UCLA)參加ARPANET等研究。1988年英國JET核聚變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1991年到天津大學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1993年-1997年任天津大學副校長。
研究方向:計算機網路與分布計算、實時計算機套用、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
在核聚變領域實時計算機套用,計算機通信網路,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系統性能評價,排隊論,模擬與仿真等主要研究領域取得多項科研成果。 代表性成果有“計算機網路系統及其性能研究”,“多功能仿真工具及系統性能評價”,“核聚變實驗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實驗電磁炮數據採集系統”,“CAMAC系統”,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套用工程” 等。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1988,1989),二等獎1項(1982),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1998),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1999)。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期刊上8篇,被SCI收錄11篇,被EI收錄29篇.

課程教學

課程名稱 授課對象 時 間
高等計算機網路 博士生, 碩士生 1999~2004
高等計算機性能評價 博士生 1997
智慧型工程學 博士生 1996~1997
計算機網路 碩士生 1999~2004
計算機新技術-實時系統 碩士生 1995~1999
排隊論及其計算機套用 碩士生 1986~1990
1992~1994
UNIX作業系統 本科生 1992

研究方向

實時計算機套用

核領域計算機套用要求實時性強,自動化程度高,信號形式複雜多樣,既有連續運行方式,也有脈衝運行方式,數據流的脈衝峰值可達GB/S級,且要求系統具有靈活性,能在強幹擾條件下可靠工作.研究內容包括:系統體系結構,並行處理,分散式系統與計算機網路;系統軟體結構,實時作業系統;實時資料庫;接口匯流排;信息處理,數據分析變換,特殊要求下的圖形,圖象(靜動)顯示技術以及數據壓縮等.
我們與有關單位合作多年,完成許多項目。舒炎泰教授是我國該領域學術帶頭人,現任國家重大科學工程HT-7U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項目顧問,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十年來我國參加歷屆IEEE核領域實時計算機套用會議代表團團長,負責研製的4個核聚變計算機套用系統曾獲中科院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一項.

計算機網路理論和性能研究

隨著全球計算機通訊網路的發展,提供保證一定質量的通訊服務(QoS)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自相似/長相關性現象的普遍存在,傳統模型不能準確描述網路業務的特性,使得現有流量控制方法不再適用,需要要研究新的模型、流量控制方法及網路管理協定,解決網路擁塞問題。由於無線計算機網的重要作用和廣泛的市場前景,圍繞無線網的特性、路由技術、網路擁塞控制和流量控制等方面正在開展研究工作。計算機網路性能評價研究是基礎,對於網路的設計、運行、改進也有很大意義。性能評價研究的方法通常有:解析、模擬仿真、測量。三種方法相輔相成,相互驗證,才能取得好的實際效果。解析方法的基本數學工具是排隊論、PETRI網論等。仿真方法是利用仿真軟體模仿信息/數據流的傳輸過程。測量方法是對網路進行實際測試,以得到模型的參數或驗證解析和仿真的結果。
1981-84年舒炎泰教授在Internet發源地UCLA開始國際合作,研究計算機網路,取得多項成果。我們在網路模型、基於預報網路控制方面的成果已在1999及2000年IEEE國際通信會議、計算機學報等處發表。十年來將排隊論理論與計算機網路研究相結合,掌握了性能評價的全面方法(仿真、測量、解析),並開發了自己的靈活仿真軟體工具。該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計算機網路研究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際合作項目(U.Ottawa, UCLA, CMU)中,已作出了貢獻,1998年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

863/CIMS主題已取得巨大成功,並已在200 企業套用。CIMS研究內容包括:CIMS(特別是流程CIMS)的體系結構,建模方法以及輔助軟體工具, 集散控制系統(DCS),可程式控制器(PCL)和先進控制平台,包括實時資料庫最佳化,實時專家系統,智慧型計算等;網路,資料庫等信息集成技術,管理信息系統,MRP-II, ERP;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等。
我們是國內較早開展CIMS(特別是流程CIMS)研究的單位,完成許多項目。承擔的蘭化化纖廠第1和2期CIMS套用工程分別於1995和1998年通過863/CIMS專家組驗收,1999年科學技術部授於“CIMS套用工程示範企業”,獲得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現正承擔863/CIMS重大套用工程--廣東科龍集團公司CIMS套用示範工程。

研究項目

27 高速寬頻無線IP網路性能與服務質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2002.1-2004.12
26 高速寬頻無線IP網路性能與服務質量研究(IBM 公司大學部SUR 2001Grant) 2001.10-2004.6
25 HT-7U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數據系統(國家重大科學工程) 2000.7-2003.12

研究工作

24. 無線接入網路教育研究 (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負責人,總體。02.1-02.12
23. 集團化CIMS工程與CIMS核心技術套用 (天津市科委重大項目),負責人,總體。01.8-03.6
22. 無線通信研究合作實驗室(Cisco公司大學部支持的天津大學與渥太華大學合作項目), 負責人,總體。01.1-02.2
21. 天津市十大企業集團CIMS套用工程研究開發 (天津市科委重大項目),負責人,總體。00.7-01.12 20. 基於自相似業務的網路(含無線網)控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負責 人,總體。99.1-01.12
19. 天津市CIMS套用示範工程研究開發實施 (天津市科委重大項目),負責人。89.9-01.9 18. 基於自相似業務的網路控制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總體。99.4-01.4
17. 天津市CIMS套用示範工程(863/CIMS),負責人。98-00
16. 廣東科龍集團公司CIMS套用示範工程(863/CIMS重點),天津大學方負責人,總體。98-00
15. 基於網路自相似業務模型的佇列系統性能評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負責人,總體。97-99
14. 蘭州化纖廠CIMS工程(863/CIMS項目),負責人之一,總體。94-98
13. 天津大學計算機校園網路,領導人,參加總體設計。95-97
12. HT-7超導核聚變裝置控制,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863/聚變裂變混合堆項目),總體設計,部分軟體開發,性能評價(測量、仿真、分析)。90-96
11. 裝配規劃、柔性裝配線設計及控制策略集成開發環境的研究(863/機器人項目),課題參加人(第二)。94-96
10. 谷氨酸發酵計算機最佳化控制(八五攻關項目),負責人,總體。91-93
9. 中科院電漿物理所計算機網路,負責人,總體、軟體設計。85-91
8. 中科院合肥分院計算機網路,負責人之一,總體設計。89-91
7. 英國歐洲聯營JET大型核聚變控制與數據採集系統的性能評價及模擬,負責 建立模擬軟體包,提出各種改進方案並進行仿真。88
6. 303EMG實驗電磁炮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負責人,總體、軟體、部分硬體。88-89
5. HT-6M 核聚變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負責人,總體、軟體、部分硬體、性能評價及改進。84-87
4. HT-6B 核聚變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負責人,總體。軟體、部分硬體。84-85
3. 美國洛山磯加州大學 81-84
(1) 小型計算機通信網,負責人之一,軟體開發。
(2) LAMEX磁鏡數據採集系統,負責人,總體、主要軟體開發。
(3) 蘭腔裝置數據採集系統,負責人,軟體開發。
2. 模擬磁帶記錄器回放的CAMAC系統,負責人之一,方案、總體、控制器。76-81
1. CT-8核聚變裝置控制、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方案,負責人之一。74-81

科研成果

1. 9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二等獎“蘭州化纖廠CIMS工程”。
1. Obtained the second-class award from Chinese Petroleum Chemistry Ministry since “CIMS project of Lanzhou chemical fiber factory”in 1999.
2. 98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多功能仿真工具及其在性能評價中的套用”。
2. Obtained the third-class award from the Chinese Education Ministry since “A simulation tool with multiple fun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1998.
3. 89年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303EMG實驗電磁炮(數據採集與處理)”。
3. Obtained the first-class award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ince “303EMG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in 1989.
4. 88年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型托卡馬克HT-6M核聚變裝置及實驗系統(數據採集與處理)”。
4. Obtained the first-class award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ince “The medium-size HT-6M fusion device and experiment system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system)” in 1988.
5. 84年中科院科技成果二等獎“模擬磁帶記錄器回放CAMAC系統。
5. Obtained the second-class award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since “CAMAC system for analog tape recorder playback” in 198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