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建築對話:品讀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六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山東友誼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叢書名: 在青島品讀博物館叢書之二
平裝: 23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7374954
條形碼: 9787807374954
尺寸: 28.2 x 21.2 x 2.6 cm
重量: 839 g

內容簡介

《與建築對話:品讀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主要內容簡介: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迎賓館)位於青島歷史城區的中心地帶,始建於1905年六月,落成於1907年7月,德國建築師拉查洛維茨設計。初為德占時期膠澳總督的住宅,一般稱之為“總督官邸”,因總督一職大致相當於明清軍隊的提督,故民間曾呼之為“提督樓”。1932年以前,它一直是青島最高軍政首腦的住所。1924年,定名為“迎賓館”,遂成青島最著名的接待賓館。新中國成立後,它擔負著接待中外領導入的任務,1957年夏,毛澤東主席曾在此下榻。1996年,囤務院將其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開始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2001年,其文物名稱正式確定為“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與建築對話:品讀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凡吉及“總督宮邸”、“總督樓”或“總督樓舊址,之處,皆指“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
這是近代中國出現的一幢極具代表性的德困鳳格建築,具有突出的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集中體現了西方建築史上諸多風格的流變軌跡,典型反映了1920世紀之交德國乃至歐洲建築思潮的某特殊徵候,尤為可貴者,它深刻透現著東西方兩大文化體系相互對話的景深,緣此而形成的跨文化圖景令人矚目,已將藝術多樣性和文化多元化的意義引向遠方。誠如梁思成所言,它是融合東西方多種文化理念於一體的建築藝術巨製。
《與建築對話:品讀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從建築的歷史背景、建造過程、房間布局、經典藏品、藝術風格。

目錄

序 與建築對話也就是與文化對話
引論海邊的名城與博物館
古代文化史的閃光
近現代城市的文化特性
沉思博物館之魂
第一章 城市之初:總督樓創建之歷史背景
城市之名
德占青島十七年的歷史回顧
青島早期的城市規劃與建築藝術風貌
第二章 建築之路:總督樓的規劃、設計與建造過程
建築的性質、功能及象徵意義
一個前置話題:臨時官邸
總督樓創建始末
工程費用與建築材料
附:後來的變化與修繕
第三章 內部奧秘:總督樓的內部構造與房間布局
地下室
一層
二層
閣樓層
經典物品
第四章 風格之眼:總督樓的藝術淵源及風格解析
風格之眼如何開啟?
建築類型的選擇與界定
空間關係:一個準備性觀察
時空交響:風格的路標
深度迴響:方位與細節
第五章 景觀遺產:建築藝術與人文地理的交織
園林藝術特徵
人文地理環境
第六章 歲月留痕:總督樓記憶中的重要歷史人物
建築師與工程師
歷任膠澳總督
德國占領時期其他歷史人物
日本第一次占領時期的歷史人物
北洋政府時期的歷史人物
國民政府時期的歷史人物(一)
日本第二次占領時期的歷史人物
國民政府時期的歷史人物(二)
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人物
結語對話:融合東西方
參考資料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